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2-04-20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活动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烤肉 B . 剪纸 C . 酿酒 D . 呼吸
  • 2. 下列物质是化合物的是(   )
    A . 铁粉 B . 牛奶 C . 石油 D . 氯酸钾
  • 3. 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 . 森林着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C .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D .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 4. 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分子变大 B . 花园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不同 D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高锰酸钾粉末 B . 点燃酒精灯 C . 检查气密性 D . 加入大理石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 二氧化碳可以做气体肥料 C . 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甲烷的助燃性 D . 自热火锅的热量主要来自于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
  • 7. 核污水中的氚是指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氢原子,下列示意图能符合题意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

    A . B . C . D .
  • 8.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并将滤渣晾干(不考虑操作中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液中只含有硫酸铝 B . 滤渣的质量等于Al粉的质量 C .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
  • 9.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 证明铁、铜、银金属活动性 C . 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 D . 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 10. 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丙烷的化学式为C3H6 B . 丙烷由碳、氢原子构成 C . 丙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9:2
  • 11.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为22 g B .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 . 8g W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g D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12. 某些含磷洗涤剂含有Na5P3O10,会使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过量繁殖而造成水体污染.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1 C . +4 D . +5
二、填空题
  • 13.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2个硅原子
    2. (2) a个氢氧根离子
    3. (3) 七氧化二锰
    4. (4) 构成氯化钠的粒子
  • 14. 通过“碳捕捉”(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碳封存”(将二氧化碳封存起来)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1. (1) 碳捕捉

      ①脱碳法:煤燃烧前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发生的反应之一为CO+H2OCO2+(请将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然后在高压下将CO2进行分离捕集。

      ②吸收法:用石灰水进行化学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碳封存

      ①地质封存:将二氧化碳封存在地质层800m以下,使二氧化碳处于高密度的液态或超临界状态(气态和液态的共同体),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过程

      ②海洋封存:将捕获的二氧化碳直接注入深海,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以生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 15. 某自来水的水源地是一个大型水库,小华同学开展了一次净化水的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对所取水样进行过滤,除了滤纸和如图提供选择的仪器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 (2) 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异味,再次过滤。
    3. (3) 为了检验所得滤液是否为硬水,取样加入,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进行判断。
    4. (4) 将所得滤液蒸馏得到蒸馏水,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请在方框内完成水电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 16. 如图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5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 (1) 5种微粒共属于种元素;
    2. (2) C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
    3. (3) C与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 (4) 氟原子的中子数为
三、综合题
  • 17. A、B、C、D、E、X、Y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和X为单质,B、C、Y为氧化物,Y为黑色物质,D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X的化学式为
    2. (2) 物质D和物质E的组成元素中含有相同的元素(填元素符号)。
    3. (3) 实验室用物质B和物质Y反应可以得到铜,该反应发生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4. (4)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实验室有如图下列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 (2)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装置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若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二氧化碳从导管口(填“a”或“b”)进入。
  • 19. 某同学为了探究氧化铜(难溶于水)是否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设计实验如下:
    1. (1) [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是否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①在试管中加入2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

      ②取1g氧化铜粉末放入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 (2) [实验二]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待实验一第1步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2mL5%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结论: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3. (3)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没有改变。

      在实验后,该同学将反应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量,得到黑色固体质量为1 g。

      结论:氧化铜的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4. (4) [实验结论]综上所述,证明了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写出该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同学画出如图,表示有、无催化剂时,生成物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四、计算题
  • 20. 某高钙片的使用说明书部分内容如图所示。取10片高钙片研磨成粉末,放入烧杯中,往烧杯中注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稀盐酸足量,且高钙片中除碳酸钙外,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测得烧杯中物质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 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3. (3) 请据此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