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2-04-20 浏览次数:6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星火燎原 B . 披荆斩棘 C . 死灰复燃 D . 釜底抽薪
  • 2. “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下列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 .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 B . 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C . 少开私家车,倡导绿色出行 D . 将秸秆就地焚烧
  • 3.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化学药品时,应注意安全。酒精运输车须张贴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 4. (2021·广州)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来自空气的是(   )
    A . 填充气球用到的氦气 B . 制硝酸用到的二氧化氮 C . 炼铁用到的一氧化碳 D . 做饭用到的天然气
  • 5. 2021年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开展30周年,本次宣传周的主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 B . 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 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杂质
  • 6. 锶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的值为8 B . 锶属于金属元素 C . 锶原子的质子数为38 D .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锶离子Sr2-
  • 7. “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碳在充分燃烧 B . 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 C . 制糖工业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D . 金刚石硬度大能裁玻璃,石墨有导电性可做电极
  • 8. (2021·广州) 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A . 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 B . 对比①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 C . 对比③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本实验用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替代白磷,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
  • 9. 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下列关于尿素的说法正确的(   )
    A . CO(NH22属于氧化物 B . C,O,N,H 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1:4 C . C,O,N,H 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6:14:1 D .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0.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被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观察固体颜色

    B

    一氧化碳和氢气

    燃着的木条

    C

    软水和硬水

    用肥皂水

    D

    水和酒精

    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2020九上·宝安期末)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X 的化学式是 AgS C . 该反应的现象是 Ag 的表面发生颜色变化 D .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 12. (2021·白云模拟) 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碳酸钙粉末产生的 质量多 B . 块状碳酸钙产生的 质量多 C . 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D . 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块状碳酸钙需要时间短
  • 13. 金刚石和石墨是常见的碳单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g金刚石和1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 B . 金刚石和石墨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 . 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 D . 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都不能燃烧
  • 14. 下表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装置

    操作与现象

    结论

    A

    静置一段时间后,烧杯①中液体变红色。

    氨分子很小,且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向集满CO2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振荡后发现塑料瓶没有变瘪。

    CO2难溶于水。

    C

    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集气瓶,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内有黑色颗粒状固体。

    铁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D

    朝一个密闭的易拉罐内装着的干燥面粉鼓气,罐内发生爆炸

    面粉具有可燃性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5. 化学源于生活,化学使世界更美好。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氢能 B . 核能 C . 石油 D . 风能
    2. (2) 氢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含有石墨烯的催化剂,可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一个烟头可能引起一场火灾,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燃烧的条件)是,火灾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城市家庭使用的燃料大多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 “宏观-微观-符号”三维表征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特征之一。
    1. (1) 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

      ①由8个硫原子构成的硫分子

      ②2个碳酸根离子

      ③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3PO4 , 则磷酸钙的化学式为

    2. (2)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B . 氯化钠 C . 足球烯(C60 D . 一氧化碳
    3. (3) 下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表示的物质属于(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二氧化碳在大气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图1是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其中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丙的化学式为
    2. (2) 实验室CaCO3→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3) 列举甲的一种用途是的反应属于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 (4)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5. (5)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简易CO2捕捉器流程图,图中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捕捉CO2的原理;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填化学式)。
三、科学探究题
  • 18. 2021年12月9日下午,小明观看完“天宫第一课”后,对王亚平老师的泡腾片实验非常感兴趣,想起自己在补充维生素C时也用过泡腾片,于是把一颗维生素C泡腾片药片丢入水中,发现药片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出于好奇他开展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维C泡腾片是一种较新的药物剂型,主要成分有:维C(C6H8O6)、碳酸氢钠(NaHCO3)、柠檬酸(C6H8O7)。维C泡腾片利用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反应做泡腾崩解剂、置入水中,即刻发生泡腾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状如沸腾,故名泡腾片。

    【提出猜想】假设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N2、O2

    1. (1) 小明认真思考后认为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N2 , 因为
    2. (2) 【进行实验】

      小明将气体通入中,观察到现象,证明该气体是CO2

    3. (3) 【反思评价】

      为了验证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中间,反应结束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其原因是。由此他得出凡是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时,反应装置应该在容器内进行。

      小明继续查阅资料,得知:泡腾片在消毒剂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二氧化氯泡腾片是其中一种消毒泡腾片。

    4. (4) 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5. (5) 我国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在丙方框虚线框内把微粒示意图补充完整

  • 19. 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催化剂的参与。
    1. (1) 化工生产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
    2. (2) 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①B中产生的气体是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B中又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滤渣质量为ag

      ②淀粉的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③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拓展】

      ④该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表:

      实验编号

      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20mL

      淀粉0.5g

      a

      20mL

      二氧化锰0.5g

      b

      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若a>b,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⑤温度升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会加快,某同学取足量5%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加热,如图2所示,可实验中带火星的木条往往难以复燃,请解释原因

四、实验题
  • 20.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为了制取较大量氧气,并便于多次添加过氧化氢溶液,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2. (2) 利用E来收集气体,要等到时,才能开始收集。为防止在使用排水法收集O2时操作不正确导致倒吸,而影响发生装置,需在A与E装置之间连接一种称为“安全瓶”的装置,如图可用作“安全瓶”的装置是(填序号①或②)。

    3. (3) 若用F装置收集CO2时,发生装置应连接在(填“a”或“b”)端。若使用注射器来代替仪器Ⅰ,则其优点是
    4. (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需制备1.6gO2 , 不计实验损耗,至少需要消耗g高锰酸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