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凌海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

更新时间:2022-04-02 浏览次数:5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 1. 青春期是人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们的身体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    )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②头发、脸型的变化

    ③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

    ④性机能的成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 (2017七下·漳州月考) 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这些规则和界限主要包括(    )

    ①道德规范   
    ②法律法规  
    ③纪律  
    ④“帮派”约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明明上中学后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真正独立了。他的下列想法中正确的是( )
    A . 真正独立的人在装扮上要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B . 真正独立的人一定要“酷” C . 真正独立的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D . 真正独立的人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不会寻求他人的帮助
  • 4. 平日沉默寡言的岳阳同学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提出一个新颖的解题方法,老师和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她鼓掌,她感受到了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和欣赏。自此以后,她的发言越来越踊跃,性格也越来越阳光。这表明(    )

    ①自尊和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②她陷入了虚荣的误区

    ③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④告别自卑就能走向成功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5. 袁隆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努力,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依靠坚强的意志,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终于研制出高产杂交水稻,解决了困扰世界的难题,更解决了中国十三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这说明(    )
    A . 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B . 遇到的困难越大,取得的成功就越大 C . 一切科学工作者都是意志坚强的人 D . 一切科研都只有在艰苦的条件下才能取得成功
  • 6. 每年的三月是学雷锋月,学校志愿者们都会行动起来,发动爱心捐款、擦洗公交车站、慰问儿童福利院;等等,这些爱心举动,看似微不足道,却闪现着"至善"的光辉,彰显着人性的价值。这( )

    ①体现了"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

    ②弘扬了"我为人人"的传统美德

    ③营造了"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④体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7. 下列能传递情感正能量的事件有(    )

    ①"时代楷模"人物事迹发布会

    ②"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

    ③"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主题演讲比赛

    ④学校组织"五好少年"评选活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8. 全职妈妈可能因为带孩子而非常焦虑,但如果把每个孩子看作是上天送给父母的礼物,而父母正是在和孩子的“斗智斗勇”中看到自己人格上的不足,得到第二次成长的机会。意识到这点,就不会再为孩子的顽劣而焦虑了。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 . 改变认知评价 B . 转移注意 C . 合理宣泄 D . 放松训练
  • 9.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里有一集叫"我想做好事",可是大头儿子每次帮助别人最后都是帮倒忙,惹了不少麻烦,那么我们关心别人时应注意(    )

    ①适时运用可能被接受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关心

    ②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确认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关心

    ③如果没有被接受,则调整方式,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

    ④有偏见,以自我为中心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0. 韩信受胯下之辱,后来成为大将军;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大败吴国;司马迁受到酷刑,写就《史记》……这启示我们( )

    ①生活中某些负面情感尽管不那么美好,如果能正确对待对我们的成长也有一定的意义

    ②负面情感比正面情感好

    ③学会承受负面情感,我们可以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

    ④学会承受负面情感,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11题10分,12题8分,13题6分,14题10分,15题6分,共40 分)
  • 11. 小明升入中学后发现自己发生了很多变化。

    变化一∶小明的个头长高了,不但喉结突出,还长了胡须。

    变化二∶小明总觉得自己长大了,做起事来我行我素,还觉得爸爸妈妈的话"真烦人"。同时他开始喜欢关注社会热点,并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

    变化三∶小明近来的情绪总是大起大落,因为身边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烦恼,不知道怎样解决。

    1. (1)  根据以上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小明已进入人生的哪个时期?
    2. (2) 为帮助小明解决这一时期的烦恼与困惑,请你给他提四条建议。
  • 12. 有这样一所学校,实行男女生分班制,就是把男生女生分开,不编在同一个班级里。假如你的学校也这样分班,你是否赞成?为什么?
  • 13. 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相继推崇"止于至善"为校训,旨在要求学生力争做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追求最高道德境界的人、立意高远的人。

    "止于至善"是古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数学考试成绩下来了,小洁的成绩不好,她的心情很糟。回到家里,她便拿起平时最喜爱的集邮册逐页欣赏,她的情绪逐渐愉悦起来。

    材料二∶当家长、老师批评自己后,如果心里有气,可以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家长、老师,我会怎样做呢?

    材料三∶一对夫妇上街买菜,被小偷窃走 200 元钱。妻子回家后气恼不已,而丈夫却大笑道∶"花 200元钱加强我们的防盗意识,值! "

    1. (1)  以上三则材料,各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调节情绪?
    2. (2)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15.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
    1. (1) 上述材料说明什么习惯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2. (2) 除了这一习惯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体味美好情感?
三、分析说明题 (20 分)
  • 16. 材料一∶孔子说∶"行己有耻。"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材料二∶电影《焦裕禄》中有这样的镜头∶焦裕禄一到兰考,正值无数灾民"大逃亡"。此情此景,使这位新上任的县委书记百感交集,他对县委一班人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了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知耻和痛心。"正是这位有着"知耻"之心的县委书记,抱病带领全县干群奋力拼搏,终于征服了风沙、盐碱和洪涝这三大灾害。真可谓∶"知耻者,近乎勇。"为官知羞,惠及于民。

    1. (1)  什么是"行己有耻"?青春的我们需要"行己有耻"吗?
    2. (2)  为什么要"行己有耻"?
    3. (3)  知耻之心、"羞恶之心"对青春的我们有哪些作用呢?
    4. (4) 行已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行己有耻"的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