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黄浦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生物...

更新时间:2022-02-22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高三上·成都开学考)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

    A . 纤维素 B . 胰岛素 C . 叶绿素 D . 甲状腺素
  • 2. (2017高一上·河北开学考) 在电子显微镜下,细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A . 核糖体和拟核 B . 线粒体和内质网 C . 核糖体和细胞膜 D .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 3. 使用低倍镜10×下用目镜测微尺测量草履虫,虫体长占2格,目镜不变转换高倍镜后虫体长为8格,则高倍物镜放大倍数为(   )
    A . 20倍 B . 40倍 C . 80倍 D . 160倍
  • 4. 赖氨酸和天冬氨酸分子结构如图。不考虑R基时,两者可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基团组合是(   )

    A . ①⑤ B . ②⑥ C . ③⑤ D . ③⑥
  • 5. 某动物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经过2个细胞周期后,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A . 10条 B . 20条 C . 40条 D . 80条
  • 6. Na+的跨膜运输会使细胞内pH发生改变,引起洋葱表皮细胞花青素颜色由浅紫色逐渐变为深蓝色。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后,颜色的改变过程减缓。据此推测,Na+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
    A . 自由扩散 B . 渗透作用 C . 协助扩散 D . 主动运输
  • 7. 一般而言,预防病毒感染性疾病,接种疫苗是比较有效的策略。疫苗的制备通常需要培养病毒,下列最适合培养丙肝病毒的是(   )
    A . 鸡胚胎组织 B . 动物细胞培养基 C . 肝细胞 D . 噬菌体
  • 8.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L是细胞壁,N是细胞质基质 B . M中溶液的起始浓度与蔗糖溶液的浓度不同 C . M的颜色变深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D . 一定范围内,蔗糖浓度越高,N的空间越大
  • 9. 下列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 胃蛋白酶 B . 抗体 C . NaHCO3 D . 神经递质
  • 10. (2016·上海) 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

    ①酒精

    ②乳酸

    ③CO2

    ④H2

    ⑤ATP.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 11. 研究发现阳离子通道Piezo2可以感受压力,在机体触觉形成、本体感觉和运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感觉神经元细胞膜上的Piezo2打开后(如图),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是(   )

    A . 变为外负内正的兴奋状态 B . 变为外正内负的兴奋状态 C . 仍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状态 D . 仍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状态
  • 12. 药物“呋塞米”可使血压降低,下列对其生理作用的推测合理的是(   )
    A . 使交感神经兴奋 B . 使心率加快 C . 使尿液量增加 D . 使主动脉收缩
  • 13. 图显示一次减数分裂中,某染色单体的基因序列出现改变,该改变属于(   )

    A . 倒位染色体畸变 B . 缺失染色体畸变 C . 倒位基因突变 D . 缺失基因突变
  • 14. 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这两类细胞中差异最小的是(  )
    A . 蛋白质组成 B . mRNA种类 C . 细胞形态和功能 D . DNA碱基序列
  • 15. ABL基因某条链的序列由TAC(编码酪氨酸)突变为TGC导致某种遗传病。根据下列所附的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推测病变基因在这一位点的氨基酸应该是(   )

    A . 酪氨酸(UAC) B . 半胱氨酸(UGC) C . 甲硫氨酸(AUG) D . 苏氨酸(ACG)
  • 16. 研究发现,猪不易患糖尿病与猪胆酸有关。已知,猪胆酸的消耗与GLP-1的分泌呈正相关,而GLP-1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功能。据此推测,猪的血糖升高时(   )
    A . 猪胆酸消耗增加,抑制GLP-1的分泌 B . 猪胆酸消耗增加,促进GLP-1的分泌 C . 猪胆酸消耗减少,抑制GLP-1的分泌 D . 猪胆酸消耗减少,促进GLP-1的分泌
  • 17. 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在雌蕊的柱头上,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表1。据表得出的结论是(   )

    2,4-D(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g)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A . 2,4-D浓度超过25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 . 2,4-D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一致,具有两重性 C . 2,4-D浓度与无籽番茄平均重量之间呈正相关 D . 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可能在25~30mg/L之间
  • 18. 椎实螺螺壳的方向有左旋和右旋,右旋(D)对左旋(d)为显性,子代表现型受其母本基因型控制,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在图所示的杂交过程中,以下关于F1和F2的表现型叙述正确的(   )

    A . 均为左旋 B . F1左旋,F2左旋右旋都有 C . F1均为左旋,F2均为右旋 D . F1右旋,F2左旋右旋都有
  • 19. 图中实线表示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在一定时间内,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20. 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其中“方法与现象”和“观点或结论”相匹配的是(   )

    选项

    方法与现象

    观点或结论

    A

    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

    动植物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C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D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

    DNA是遗传物质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综合题
  • 21. 结核杆菌是一种专性需氧菌,是引起肺结核的罪魁祸首。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肺结核病日趋严重。在2018年的调查中发现全球51%的结核病患者细菌利福平(一种抗生素)耐药检测为阳性,为了筛选新的抗结核药物,进行了下述研究。

    实验一:结核杆菌的筛选和鉴定。步骤如图。

    1. (1) 罗氏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为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和孔雀绿(可抑制杂菌生长)。实验中步骤②的目的是
    2. (2) 获取单菌落时,使用(工具)采用法将菌液接种在罗氏固体培养基上。
    3. (3) 以下关于结核杆菌及其筛选和鉴定中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结核杆菌细胞内只有一种核酸 B . 完成步骤①后,应对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进行振荡培养 C . 可根据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形状、颜色、边缘及表面来鉴别结核杆菌 D . 罗氏培养基中的蛋黄可为结核杆菌提供生长因子
    4. (4) 实验二:特效药物筛选

      近年来,德拉马尼、贝达喹啉和普利土曼3个药物已经获得监管部门的上市批准。通过药敏试验研究这三种药物对肺结核的疗效,结果如图。A、B、C、D分别为浸过无菌水、相同浓度的德拉马尼、贝达喹啉和普利土曼的滤纸片。

      MIC是药敏试验中评价药物药效的常用指标,其定义为某种药物对测试菌的最低抑制浓度。据图判断,三种药物中MIC最小的是

    5. (5) 贝达喹啉是结核杆菌腺苷三磷酸合成酶抑制剂。试述其抑菌机理:
  • 22. 果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具有甜度高、对血糖指数(GI)影响小的特点,常以果葡糖浆的形式添加于奶茶、饮料、饼干、面包等甜味食品中。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摄入高果糖饮食会增加肥胖及糖尿病风险。

    1. (1) 在饮食中增加高果糖糖浆,正常肠道绒毛(如图A)的形态会发生如图B样的变化,该现象说明高果糖饮食会       
      A . 促进细胞分裂 B . 促进细胞分化 C . 促进细胞死亡 D . 促进营养吸收
    2. (2) 为进一步明确果糖对肠道绒毛营养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基础能量消耗相同的小鼠分为甲、乙、丙三组进行实验,甲组喂食普通食物、乙组喂食不含果糖的高脂食物、丙组喂食等热量的高果糖高脂食物。得到如下图实验结果。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       

      A . 高脂饮食会导致体重显著增加 B . 高果糖饮食促进体重增加的幅度比高脂食物更显著 C . 单纯高脂食物对血清甘油三酯影响不显著 D . 喂食果糖能有效促进甘油三酯的吸收
    3. (3) 研究发现,在缺氧绒毛细胞内,果糖代谢中间产物F1-P与葡萄糖代谢中间产物F1 , 6-BP都会影响PKM2活性,两者关系如图1 C所示。下列调节关系与其类似的是       
      A . 甲状腺素与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B . 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调节血糖 C . 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调节体温 D . 交感神经与肾上腺素调节血压
    4. (4) 图1C中PKM2被激活后,可以将糖代谢中间产物PE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DP分子,从而形成丙酮酸和ATP。则就其功能而言,激活的PKM2最可能是       
      A . 激素 B . 载体 C . 递质 D .
    5. (5) 研究表明,高果糖饮食可以增加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的肿瘤大小,且与F1-P的高水平积累有关。请结合图1及题干信息,阐述膳食果糖促进肿瘤组织增长的分子机理:
    6. (6) 我国研究人员发现,来自天然植物的含笑内酯(MCL)可有效激活PKM2,根据以上分析,在动物实验中MCL的使用可以(促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 23. 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种神经遗传病,其遗传方式有多种类型,病情严重者可见小腿和大腿下1/3肌萎缩,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图为CMT单基因遗传病家庭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

    1. (1) 据图判断,CMT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           
      A .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 .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2) 若1号不携带CMT致病基因,则致病基因位于           
      A . 常染色体 B . X染色体 C . Y染色体 D . 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
    3. (3) 经过基因诊断,1号个体携带有CMT基因,则1号的基因型是,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个致病基因。
    4. (4) 则3号与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A . 0 B . 25% C . 50% D . 100%
    5. (5) 对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分析得知,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患者某蛋白中第205位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为丝氨酸,由此造成蛋白功能异常。则造成这种异常的基因突变类型最可能是           
      A . 基因中插入一个碱基 B . 基因中替换了一个碱基 C . 基因中缺失一个碱基 D . 基因中替换了一个密码子
  • 24. 有些人体内缺乏足够的乳糖酶(LCT),无法充分消化牛奶中的乳糖,会导致喝奶后产生腹泻等不良反应。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培育出了可产低乳糖牛奶的拉克斯牛,培育过程如图所示,A~C表示操作步骤。(图中胚胎成纤维细胞是由胚胎干细胞经分裂分化后产生的一类仍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1. (1) 通过步骤A获取重组质粒T时,除需要限制酶BamHI外,还需要等酶的参与。实现步骤B常用的方法是,步骤C中的技术被称为
    2. (2) 动物基因工程中常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而在拉克斯牛的培育过程中选择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此举有何意义:
    3. (3)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还不能直接将重组细胞1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必须获取重组细胞2后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你认为原因最可能是       
      A . 重组细胞2的细胞核才具有全能性 B . 重组细胞2的核DNA与重组细胞1不同 C . 重组细胞2中核基因的表达情况与重组细胞1不同 D . 卵细胞较大,便于操作
    4. (4) 下列对拉克斯牛的分析中正确的有       
      A . 拉克斯牛体内的神经、肌肉和乳腺细胞中均含有乳糖酶基因 B . 除乳糖酶基因外,拉克斯牛的核基因与图中黑白花奶牛相同 C . 对图中拉克斯牛进行克隆繁育,无法获得雄拉克斯牛 D . 导入了乳糖酶基因的重组细胞2,一定能培育出拉克斯牛
    5. (5) 科研人员发现,拉克斯牛所产的牛奶除乳糖含量低之外,还含有高活性的乳糖酶,可用于生产工业用乳糖酶。在此生产过程中,用于将乳糖酶与乳清蛋白分离的操作技术是
  • 25. 盐地碱蓬,多分布在潮间带及内陆盐碱地。黄河入海口的盐碱地中有大片的盐地碱蓬分布,每到秋天,盐地碱蓬液泡内会积累大量的甜菜红素使其植株变红,形成“红海滩”的景观。研究者就低温及35‰盐度(高盐海水盐度)两个因素单一及复合胁迫(处理过程如图)对盐地碱蓬幼苗色素含量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见表。

    表 不同处理组光合色素指标

    CT

    T1

    T2

    T3

    叶绿素a

    4.11±0.11a

    3.11±0.14c

    3.44±0.42b

    2.97±0.11d

    叶绿素b

    2.37±0.23a

    1.83±0.12c

    2.05±0.14b

    1.32±0.13d

    类胡萝卜素

    1.98±.0.13a

    1.96±0.14a

    1.55±0.21b

    1,57±0.11b

    *同行数据不同字母表示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1. (1) 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作用为。在光反应中电子的最终供体为
    2. (2) 下列关于盐地碱蓬液泡及甜菜红素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盐地碱蓬的叶肉细胞中具有液泡 B . 盐地碱蓬具有液泡的细胞不能分裂 C . 甜菜红素是一种脂溶性的色素 D . 甜菜红素能提高盐地碱蓬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从而抵抗高盐胁迫
    3. (3) 根据表中数据,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A . 低温条件对盐地碱蓬叶绿素的影响程度比类胡萝卜素高 B . 低温胁迫和高盐胁迫协同降低盐地碱蓬叶绿素含量 C . 盐地碱蓬对高盐胁迫的耐受力强于低温胁迫 D . 低温、高盐复合胁迫也会降低南方碱蓬、平卧碱蓬等其他碱蓬属植物叶绿体色素的含量
    4. (4) 研究者后续找到了盐地碱蓬的一个耐盐基因SsSOS1,该基因决定一种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能使盐地碱蓬具有更强的Na+运输能力。已知潮汐侵袭会导致潮间带的盐度高于绝大部分内陆盐碱地。SsSOS1基因在不同生境盐地碱蓬的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如图。

      耐盐植物在盐碱地中的生存策略包括泌盐(排出多余盐分)、积盐(升高细胞中的渗透压)两种策略。请结合图信息,比较SsSOS1基因在不同生境、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结合其对两类生境的适应性,分析盐地碱蓬属于泌盐植物还是积盐植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