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8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表示火星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和地球相比,火星(   )
      A . 与太阳距离更近 B . 体积质量更大 C . 存在更多液态水 D . 表面温度更低
  • 2. 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的黑色斑点,其数量多少可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黑子数量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峰年。下图为第22-24个太阳活动周期黑子数量的变化观测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测第25个太阳活动峰年的时间最接近(   )
      A . 2025年 B . 2035年 C . 2045年 D . 2055年
    2. (2) 在太阳活动峰年(   )
      A . 太阳风活动增强 B . 地球两极难见极光 C . 日地距离会缩短 D . 空间通信更加畅通
  • 3.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科学家通过研究地层中的信息以此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判断图示各地层形成年代的早晚主要依据(   )

      ①地层中的化石②地层的走向③地层的厚度④地层中的岩石年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 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可能形成于(   )
      A . 寒武纪 B . 泥盆纪 C . 白垩纪 D . 第四纪
  • 4. 下图为1941年抗日军政大学的学生一起在陕西延安宝塔山下打排球的历史照片。延安当地土层深厚,地表崎岖不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延安当地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
      A . 黄土地貌 B . 丹霞地貌 C . 雅丹地貌 D . 喀斯特地貌
    2. (2) 延安当地地表崎岖不平主要受制于(   )
      A . 流水侵蚀 B . 风力沉积 C . 流水沉积 D . 风力侵蚀
  • 5.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地处内华达山脉西麓,其标志性的U形峡谷(下图)形成于距今约1万年前的第四纪冰盛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公园内U形峡谷的形成源自(   )
      A . 海水作用 B . 冰川作用 C . 流水作用 D . 风力作用
    2. (2) 该公园内与U形峡谷相伴生的地貌景观可能还有(   )
      A . 溶洞、峰林 B . 沙丘、风蚀柱 C . 冰斗、刃脊 D . 海滩、海蚀崖
  • 6. 臭氧层是地球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下图为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地球大气臭氧层(   )
      A . 位于对流层内 B . 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辐射 C . 位于平流层内 D . 其内的臭氧浓度分布均匀
    2. (2) 地球大气平流层的主要特点包括(   )

      ①空气运动以水平方向为主②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③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多④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要比地球表面剧烈的多,其赤道附近中午温度可达127℃,夜晚最低可达-183℃。下图为月球和地球表面的辐射过程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和月球相比,地球表面的辐射过程要复杂的多,主要原因是地球(   )
      A . 存在大气层 B . 存在高级生命 C . 存在液态水 D . 地表形态复杂
    2. (2) 和地球相比,月球表面白天温度要高很多,原因包括月球上在白天基本不存在(   )

      ①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③太阳辐射④大气反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8. 下图为一地理兴趣小组设计的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实验最可能模拟的是(   )
      A . 水的三相变化 B . 大气受热过程 C . 地球内部结构 D . 热力环流原理
    2. (2) 该模拟实验选择在一个较为密闭的箱体内进行,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
      A . 避免外界气流干扰 B . 保持相对恒温环境 C . 减慢冰块融化速度 D . 减缓热水降温速度
  • 9. 下图为北大西洋洋流示意。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为(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 纽芬兰岛附近海域能够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主要得益于(   )
      A . 海水盐度高 B . 海水密度小 C . 海岸线曲折 D . 寒暖流交汇
  • 10. 下图所示板状根现象常见的植被分布区,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板状根现象常出现在(   )
      A . 常绿阔叶林 B . 亚寒带针叶林 C . 落叶阔叶林 D . 热带(季)雨林
    2. (2) 图示板状根现象常出现的植被分布区(   )
      A . 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B . 终年高温,降水丰沛 C . 夏季短促,冬季漫长 D . 终年温和,气候湿润
  • 11. 土壤剖面是指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这些土层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下图为森林土壤典型剖面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丙土层为(   )
      A . 母岩层 B . 淋溶层 C . 淀积层 D . 母质层
    2. (2) 丙土层的显著特点是(   )
      A . 有机质含量高且呈灰黑色 B . 由分解的植物残体堆积而成 C . 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组成 D . 有机质含量低而且色泽较淡
    3. (3) 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土壤多为红壤,与当地红壤发育最为密切的成土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气候 C . 岩石 D . 微生物
  • 12. 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种自然灾害路径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路径图示意的自然灾害为(   )
      A . 寒潮 B . 海啸 C . 台风 D . 沙尘暴
    2. (2) 应对该自然灾害,合理的做法包括(   )
      A . 及时收听查阅相关预警信息 B . 停靠在岸的船只尽快驶向外海 C . 到海拔较高处搭建临时住所 D . 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地带躲避
二、综合题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模型。

    1. (1) 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据图指出岩石圈的范围。
    2. (2)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由多个圈层构成,据图指出这些圈层的名称。
  •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滨浴场是爱好游泳的人们喜爱的去处,通常表层海水温度超过20℃时才适宜人们游泳。我国海岸线绵长,海滨浴场众多。下图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葫芦岛(40°42′N)、西沙海域(16°49′N)的表层海水月均温度统计。

    1. (1) 描述葫芦岛海域的海水温度季节变化特点。
    2. (2) 描述西沙海域的海水温度季节变化特点。
    3. (3) 比较葫芦岛和西沙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长短差异,并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陆地与海洋之间因昼夜温度差异导致的海风和陆风,再如北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语句,则为山谷风效应所致。下图是热力环流形成示意。

    1. (1) 依据图示信息,指出以下两地间的大气物理状况差异。

      ①近地面A、B两地接受热量的差异。

      ②上空A′、B′两地的空气密度差异

      ③近地面B地、上空B′地的气压差异。

    2. (2) 指出“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中的风向变化周期,并据此推测北京市区与北京北部的地势差异。
  •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明同学暑假在宁夏中卫研学旅行期间看到,当地农田表层常常铺盖一层10-15cm厚的砂石层。小明同学通过农民了解到,这是为适应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抗旱耕作方式一砂田。砂田种植的作物产量较高,品质优良。下图为当地砂田种植的西瓜,下表为小明通过互联网查到的当地裸田和砂田多年平均蒸发量、4月末种植前裸田和砂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统计。

    土壤深度

    裸田土壤含

    砂田土壤含

    裸田多年平均蒸

    砂田多年平均蒸

    (cm)

    水量(%)

    水量(%)

    发量(mm)

    发量(mm)

    10

    7.2

    12.5

    50.2

    38.3

    20

    11.1

    13.7

    30

    13.2

    15.8

    40

    14.0

    16.2

    1. (1) 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分下渗的影响。
    2. (2) 指出砂石覆盖层对水分蒸发的影响,并说明原因。
    3. (3) 比较4月末当地裸田和农田土壤含水量差异,归纳农田增加砂石覆盖层后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