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辽源市友好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7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0年6月21日,我国迎来一次日环食的天象奇观。本次日环食最大的特点就是食分(月亮遮住太阳视直径的比例)达到了0.99以上,太阳整个圆面有超过99%的面积被遮住,只留下一圈金边,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此次“日环食”的形成所涉及的天体有(   )

      ①星云 ②恒星 ③行星 ④卫星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 (2) 下列关于图中发光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由炽热的固体组成 B . 靠反射恒星的光发亮 C . 质量比行星大 D . 外表呈云雾状
  • 2.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左右深度的地下城中,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1) “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
      A . 安全的宇宙环境 B . 适宜的温度条件 C . 适中的日地距离 D . 稳定的太阳光照
    2. (2) 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   )
      A . 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 B . 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 C . 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D . 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
    3. (3) 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横波无法传播,纵波能够传播 B . 位于莫霍界面以下的上地幔上部 C . 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 D . 上层为硅镁层,下层为硅铝层
    4. (4) 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为岩石圈 B . 乙为地幔 C . 丙为岩浆源地 D . 地核最厚
  • 3. 中国第一块、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在成都成功下线。据了解,一块长1.6米、宽1.2米的“发电玻璃”,它的光电转化效率高达17.8%。即便是在光线很弱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光电转化产生电能,被誉为“挂在墙上的油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利用“发电玻璃”发电,具有的特点是(   )
      A . 土地占用多 B . 设备投资少 C . 可分散布局 D . 受气温影响大
    2. (2) 有光就能发电,弱光性能好,这一特性可能使“发电玻璃”畅销于(   )
      A . 青藏高原 B . 黄土高原 C . 四川盆地 D . 新疆
  • 4. 下图所示的三叶虫又名“燕子石”,是近年奇石市场的新成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三叶虫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
      A . 温暖的海域 B . 寒冷的海域 C . 温带陆地 D . 热带陆地
    2. (2) 下列事件与三叶虫诞生时的地质时期相对应的是(   )
      A . 蓝细菌大爆发 B . 蕨类植物繁盛 C . 无脊椎动物繁盛 D . 脊椎动物繁盛
  • 5.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时进入图示②层至地面所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情况是(   )
      A . 不断升高 B . 不断下降 C . 先下降后升高 D . 先升高后下降
    2. (2) 图示大气圈层中(   )
      A . ①层大气层内常见云雨现象 B . ②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C . ③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D . ④层大气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 6. 下图为在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里所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冬春季节,菜农常在大棚内墙上悬挂光亮镜面膜,对其悬挂位置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南墙,提高棚内温度 B . 北墙,增加棚内光照 C . 南墙,增加棚内光照 D . 北墙,提高棚内湿度
    2. (2) 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 B . 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 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D .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 7. 下图为中纬度某沿海地区海洋与陆地间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若此时为夜晚,则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
      A . B . C . D .
    2. (2) 若此时为夏季晴朗的白天,则图示气流运动最强烈的时间段是(   )
      A . 4-7时 B . 12-15时 C . 17-20时 D . 21-24时
  • 8.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 . O→P→M→N→O B . P→O→M→N→P C . M→N→P→O→M D . N→M→O→P→N
    2. (2)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的等温面与等压面的是(   )

      A . B . C . D .
  • 9. 下图为我国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2. (2) 增加④环节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 修建机井 B . 修建水窖 C . 植树造林 D . 跨流域调水
  • 10. 下图为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盐度随纬度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三条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
      A . a—海洋表面平均温度、b—海洋表面平均盐度、c—年降水量 B . a—海洋表面平均盐度、b—海洋表面平均温度、c—年降水量 C . a—海洋表面平均温度、b—年降水量、c—海洋表面平均盐度 D . a—年降水量、b—海洋表面平均温度、c—海洋表面平均盐度
    2. (2) a曲线值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水温下降 B . 降水减少 C . 陆地径流增加 D . 海洋面积增加
  • 11. 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诗中所说的“春江潮水”,指的是(   )
      A . 洋流现象 B . 风暴潮现象 C . 潮汐现象 D . 涌浪现象
    2. (2) 与“春江潮水”现象的形成最密切相关的是(   )
      A . 月球的引力 B . 海风的吹拂 C . 江河水的涌入 D . 太阳的引力
  • 12. 马来西亚的姆鲁国家公园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园内有全球罕见的“石灰刀石林”,片片尖耸直立的刀山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石灰刀石林”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A . 流水侵蚀 B . 风力侵蚀 C . 冰川侵蚀 D . 海水侵蚀
    2. (2) 姆鲁“石灰刀石林”的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林,其根本原因是(   )
      A . 地下水系发育更多 B . 植被更少,土壤更薄 C . 气温更高,降雨更多 D . 地形起伏更大
  • 13. 2019年年初,我国北方多次受冷空气影响,渤海海冰发展迅猛。根据国家海洋局利用卫星遥感在2019年1月17日对海冰的监测显示,渤海海冰面积约为26180平方千米,对海上航行、渔业生产和海上作业造成严重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海冰时能够(   )
      A . 监测海冰面积的动态变化 B . 分析海冰发生的原因 C . 预测海冰面积发展的趋势 D . 控制海冰灾害的发生
    2. (2) 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的特点有(   )

      ①探测范围大 ②可进行空间分析 ③能够获取监测的三维坐标 ④获取信息快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4. 《梦溪笔谈》中记载: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古同“殒”)……此地气之不同也。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文中“地气”主要是指(   )
      A . 热量 B . 水分 C . 光照 D . 土壤
    2. (2) 推测岭峤、并汾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分别为(   )
      A .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B . 常绿硬叶林、温带草原 C . 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 D .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 15. 上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下图中甲为上海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乙为上海城区与郊区分布示意图。根据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比较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值大小
    2. (2) 若甲图代表白天海陆之间的等压面状况,则M代表,N代表(填“陆地”或“海洋”)的等压面状况。
    3. (3) 分别写出乙图中P1、P2、P3、P4四点的风向。
    4. (4) 若在郊区P1、P2、P3、P4等地建设有大气污染物的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丹霞地貌,指红色砂岩、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雅丹地貌是在极干旱地区一些干涸的湖底,主要在定向风吹蚀作用下,形成彼此相间排列的垄岗、堡丘、土柱(墩)、凹地等景观组合。

    材料二:图1为我国某地雅丹地貌景观图,图2为我国著名的丹霞、雅丹地貌分布图。

    1. (1) 简述我国雅丹地貌、丹霞地貌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 (2) 描述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3. (3) 图1中的雅丹地貌,垄槽相间、平行排列且高程相近,分析该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
  •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水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产生的涨落现象。钱塘江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下图为我国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潮差大的河口建筑堤坝、闸门和水轮发电机厂房,将海湾(或河口)与外海隔开围成水库,对水闸适当地进行启闭调节,使库侧水位与海侧潮位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上图示意潮汐位能发电站的原理。

    1. (1) 分析我国钱塘江口农历八月十八潮位高的原因。
    2. (2) 与风力发电相比,潮汐能发电有何优势?
    3. (3) 浙江省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潮汐能电站。试简述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开发“潮汐能”的原因。
  •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7月下旬以来(7月21日至11月13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鄂湘赣苏皖浙闽七省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江西中东部地区偏少8成以上;七省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普遍偏高1~2℃,湖北东部的部分地区偏高2~4℃;七省区域平均气温为24.2℃,较常年同期偏高1.4℃,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其中湖北、湖南、江西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安徽为第三高,福建、江苏为第四高。

    材料二:下图为2019年10月以来安徽省气象干旱监测图。

    材料三:下图为2019年7月下旬以来南方七省气象干旱面积逐日变化图。

    1. (1) 据材料二描述2019年10月以来安徽省干旱程度空间分布规律。
    2. (2) 简析2019年7月下旬以来鄂湘赣苏皖浙闽七省大部分地区干旱严重的自然原因。
    3. (3) 列举7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干旱带来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