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2-01-31 浏览次数:7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2.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下列中药传统制作技艺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白芍切片 B . 研磨珍珠粉 C . 厚朴去皮 D . 烧制血余炭
  • 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金刚石 B . 氧气 C . 氯化钠 D .
  • 4. 下列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加热液体 C . 添加酒精 D . 熄灭酒精灯
  • 5.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 B . 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负两极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6. 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氧气 C . 焦炭 D . 氧化铜
  • 7. 在一定的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克)

    2

    30

    20

    10

    反应后的质量(克)

    m

    39

    5

    16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反应过程中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3:5 D . 丁可能是单质
  • 8.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有利于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B . 丁的化学式为H2O C . 反应中每消耗44g二氧化碳,同时生成32g甲醇 D . 丙丁的分子个数比1:2
  • 9.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变化观:醋的酿造和铁丝燃烧都是氧化反应 B . 微粒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C . 守恒观:3g碳和10g氧气混合点燃,一定生成13g二氧化碳 D . 分类观:二氧化锰既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
  • 10.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比较镁条燃烧前后固体的质量 B . 除CO2中的CO: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 . 区分软水和硬水:取样,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振荡 D . 比较黄铜片和纯铜片的硬度:相互刻画
二、填空题
  • 11. 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1. (1) 氢气分子
    2. (2) 氮原子
    3. (3) 氯离子
  • 12. 依据如图,根据“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思维方式,回答问题:

    1. (1) 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部分信息,其中“40.08”所表示的含义是
    2. (2) 图2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n的值为
    3. (3) 钙元素属于(选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4. (4) 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 13. (2021·长春) 水是一切生命体存在所必须的物质,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活中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 (2) 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 (3) 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4. (4) 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 14. 下表是农安县的部分空气质量日数据(空气质量指数 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

    序号

    日期

    城市

    AQI指数

    主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1

    2021-12-15

    农安

    125

    臭氧8小时

    轻度污染

    2

    2021-12-13

    农安

    59

    二氧化硫

    3

    2021-12-09

    农安

    73

    颗粒物(PM10

    4

    2021-12-03

    农安

    38

    5

    2021-12-01

    农安

    46

    1. (1) 该数据中出现的主要污染物中,与酸雨形成有关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 (2) 由数据可知,AOI指数越(选填“大”或“小”),空气质量级别越优。
    3. (3) 除数据中出现的污染物外,下列物质也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填序号)
      A . 二氧化氮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碳 D . 氮气
    4. (4) 冬季取暖期间,我县主要以“煤”作为供暖燃料,对比数据可知,已经对空气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你的合理化建议是
  • 15. 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 (1) 北宋画家用墨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保存至今,体现了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2. (2) 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由于它们的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
    3. (3) 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CuO发生了(选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三、综合题
  • 16. 做对比实验的原则之一:将所要研究的对象设置为变量,同时控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其他诸多因素要完全相同,在“一异多同”中对比得出正确结论。

    1. (1) 实验A,为验证CO2含量的多少,实验时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加1毫升澄清石灰水,再向空气样品中滴加,分别振荡、观察浑浊程度;
    2. (2) 实验B,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
    3. (3) 实验C,得出有关分子的性质是
  • 17. 化学实验需要不断改进与创新,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煅烧石灰石并检验气体产物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 (1) (实验一)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二)铁丝燃烧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主要原因是
    3. (3) (实验三)同时打开弹簧夹K1、K2 , 一段时间后,D烧杯中的现象体现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F中的现象是,同时关闭K1、K2 , E中多孔塑料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用字母a、b、c对下图排序)。

  • 18.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回答下列各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①选用的装置是,②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先在试管中加入氯酸钾,再检验装置气密性      B.若用E,收集前集气瓶内要装满水

      C.为节约药品集气瓶内有气泡就开始收集 D.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3. (3) 用B装置制取CO2 ,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若用装置甲收集CO2 , 具有的优点是(写出一条即可)。
  • 19. “大单元”整合是一种新的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结合铁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探究一: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探究二:A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需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原因是;B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依据C实验的现象可判断出Fe的活动性比铜;A、B、C三个实验,体现了大多数金属具有的三点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
    3. (3) 探究三: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画出③中的实验装置图
    4. (4) 探究四:图为冬季人们常用的“暖贴”,其成分如下:

      (提出问题)使用暖贴时为什么会很快产生热量呢?

      (猜想假设)猜想一:活性炭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猜想二: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速率。

      (进行实验)下表是2g铁粉、5g水与不同量活性炭、不同量食盐均匀混合后,在10分钟内温度上升的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活性炭/g

      食盐/g

      温度上升值/℃

      1

      0

      0

      0.1

      2

      0.2

      0

      22.0

      3

      0

      0.1

      3.1

      4

      0.2

      0.1

      56.3

      (解释与结论)

      ①对比实验1和3,得出的结论是

      ②欲得出结论“活性炭与食盐同时存在会大幅度加快铁生锈速率”,需要对比。(填实验编号)

    5. (5) (反思与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 暖贴在使用前要密封保存 B . 暖贴使用后剩余物可以回收利用 C . 利用铁生锈的原理,铁粉还可用于食品保鲜 D . 铁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