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2-01-25 浏览次数:12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 1. 一位中学生说:不管哪个老师,只要在黑板上无心写错一个字,全班同学如获至宝地大做文章,让老师很难堪,好像一个错字暴露了他根本不足以当老师似的。看见老师腼腆尴尬的模样,大家幸灾乐祸。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②要以恰当方式向老师提出意见 

     ③作为老师不能犯知识性的错误 

     ④作为学生要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2.   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规定,学生有扰乱课堂秩序、打骂同学等行为的,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教师依法实施教育惩戒(    ) 
    A . 会阻碍良好师生关系的维系 B . 使教师教学风格都趋向严厉 C . 会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D . 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3. 九年级的鹏宇关注时事,周末写完作业后拿起手机浏览“学习强国”。爸爸一看到他拿起手机就说:“马上就要中考啦,手机有啥可看的,多花时间复习功课。”鹏宇心里有说不完的委屈。对于这种现象,你给父母的建议是(    ) 

     ①父母与我们交谈时,不要自以为是,要多用商量的口吻沟通 

     ②父母要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我们,不要干涉我们的生活 

     ③为了家庭氛围能够更加和谐,父母说话时要多迁就顺从我们 

     ④父母应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我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爱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下面是某校教师的“花式催作业”: 

     物理老师:“作业千万条,物理第一条;学习放一旁,亲人泪两行。” 

     生物老师:“改革春风吹满地,十月月考要争气。细胞分裂细背诵,风起再大也不虚。” 

     道法老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攻坚政治上来。” 

     同学们纷纷直呼老师们太有才了,极大地调动了大家写作业的积极性。这告诉我们(    ) 

     ①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读懂其良苦用心 

     ②理解老师,主动参与学习有助于我们不断进步 

     ③主动走近老师,一定能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④认识到老师风格不尽相同,尊重接纳老师的差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都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②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③教师自古以来就是最高贵的职业 

     ④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6.   2021年1月7日,新闻报道“中国成功构建全球首个跨越4600公里的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喜欢物理的李川看到新闻后,就量子技术实现保密通信的问题,向物理老师提出了疑问。老师查阅了很多资料。帮李川解决疑问,并鼓励他今后遇到难题可与老师共同讨论。这表明师生之间(    ) 
    A . 平等相待,相互体谅 B . 智者为上,长者为尊 C . 教学相长,亦师亦友 D . 彼此尊重,无话不谈
  • 7. 下列名言、古语或俗语与对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①“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他人评价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②“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③“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生命是短暂的、独特的 

     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百善孝为先,我们孝敬父母要及时 

     ⑤“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我们应该照抄照搬别人学习的好方法 

    A . ①⑤ B . ③⑤ C . ②④ D . ②③
  • 8. 台灯下,母亲的一杯热牛奶让你备考的心田轻泛暖流;讲台上,老师的谆谆教诲让你受益匪浅;课桌旁,同学埋头做题的身影唤起你的竞争之心;书本中,知识灯塔正驱散着前行的黑暗……求学路漫漫,此刻,回首本学期的经历。你对未来应有的期许是(    ) 

     ①珍视亲情,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好老师 

     ③与同桌生活上比高低,学习上拒绝合作    

     ④制订求学目标 并为之努力奋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我的鼻子很高,头发微卷,有点像外国人;我性格外向,喜欢交朋友;我兴趣广泛,尤其喜欢到野外郊游;我喜欢唱歌,我爱笑……这就是我。这表明(    ) 
    A . 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独特性 B . 生命的独特性只体现在外貌、性格和兴趣上 C . "我"和别人没有什么差别 D . 所有人的生命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 10. 小明在帮妈妈收拾东西的时候,偶然看到妈妈的《怀孕日记》。日记中详细地记录了妈妈当年做了多少检查,经历了多少辛苦,有多少担忧,又有多少喜悦和期待……从妈妈的怀孕经历,小明看到生命是(    ) 
    A . 独特的 B . 来之不易的 C . 不可逆的 D . 短暂的
  • 11. 5000年中华文明的浩瀚星辰,时间长河涤荡尘埃,血脉传承绵延至今,精神纽带浩荡飘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不缺乏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下列说法与此不符的有(    ) 
    A . 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的精神文明不断积累和丰富 B . 生命不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C . 中华优秀精神基因已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D . 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在精神上继承人类文明
  • 12. 祖国边陲,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在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随后,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危急时刻,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王焯冉的英雄事迹告诉我们(    ) 
    A . 挽救他人生命比珍爱自己生命更重要 B . 承担危及自身生命安全的责任是不值得的 C . 要学会敬畏生命,关怀和善待他人的生命 D . 他不懂得生命至上,应该为自己的生命着想
  • 13. 孔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中国古人就是在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畏惧之心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 B . 我们有对生命的敬畏,才会很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走向道德的生活 C . 中国古人比现在的中国人道德素质高 D . 如果我们没有敬畏之心,就有可能践踏生命、违法乱纪
  • 14. “家是什么?家是你累了,你受欺负了,你哭了,你不如意了,你失败了……都可以无所顾忌地回来的地方。” 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家是不会让人烦恼的地方      ②家庭是一个亲属生活的组织 

     ③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④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5. 近年来,有些年轻人购买住房时遵循“一碗汤的距离”的原则,即子女和父母两家之间的最佳距离是“煲好一碗汤给父母送过去刚好不凉”,从而能够保障“常回家看看”。这些年轻人的做法表明(    ) 
    A . 只有在经济上帮助父母,才是孝敬父母 B . 孝敬父母体现在点滴行动中 C . 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 D . 孝亲敬长就要对父母百依百顺
  • 16. 当前,家风建设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个人的成长有没有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影响和决定了他们的一生。下列家风,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有(    ) 

     ①重视学习,崇尚知识            ②讲究道德,诚实守信 

     ③男女平等,尊老爱幼            ④勤俭持家,尊重劳动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7.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有了家庭的稳定才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下列做法能体现你是家庭小小“黏合剂”的是(    ) 
    A . 帮助弱势者,转移双方矛盾 B . 充当裁判官  指责错误一方 C . 成为倾听者.帮助双方调解 D . 担任搭桥人  指出缺点所在
二、请你辨析(8分)——辨别分析,感悟明理! 
  •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鼓励学校(家委会)和社区等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 

     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有同学认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加家务劳动影响学习。 

     也有同学认为: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应该主动分担家务劳动。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上述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10分,共18分)──置身情境,表达心声! 
  • 19.   2021年9月,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1年 “最美教师”先进事迹。肖向荣 万步炎、林占熺、万荣春、赖勋忠、陈明青、张莎莎、马建国、次仁拉姆、王隽枫等个人和滇西支教团队都是来自教育一线的教师和群体。  
    1. (1) 请结合教师的工作特点,说说为什么要广泛宣传、展示“最美教师”的事迹。 (两个方面) 
    2. (2) 作为学生,我们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向老师致敬?(两个方面) 
  • 20.   2021年4月17日,在浙江打工的河南汉子彭永辉听到救火的求助,立刻和工友跑向着火点。这时着火的三层民房已经火光冲天,浓烟从楼中弥漫而出。彭永辉没有犹豫,径直冲向楼梯,那里已经被大火与浓烟包围。隐约间,能听到一阵阵孩子的哭声。第一次进入火场的彭永辉对房间内的情况一无所知,没有找到被困男孩,只能退出来。但楼上男孩一阵阵的哭声,直往彭永辉心里钻。他浸湿手中的手套,深吸一口气,再次向三楼冲去。好在这回,彭永辉在窗边看到了孩子,一把抱起后冲出房间,身后的墙皮与设施在那个瞬间掉落。 

     “冲进火场救人”事件被报道后,大家都称彭永辉为英雄。对于这个称呼,彭永辉表示:“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只是一个想过平凡日子的普通人,两个孩子的父亲。”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什么我们要敬畏生命,崇尚生命至上?(两个方面) 
    2. (2) 我们如何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三个方面) 
四、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第21小题10分)──奋力耕耘,实践创新! 
  • 21. 材料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把家庭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切实抓好,千千万万个家庭才会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材料二:观察漫画。 

     

     2020年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某校七年级(1)班召开品味中秋团圆,畅谈和谐家庭”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活动: 

    1. (1) 家风代代传:请列举一条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2. (2) 和谐共创建:谈谈你对构建和谐家庭的看法。(两个方面) 
    3. (3) 家和万事兴:生活中的亲子冲突,你认为应该怎样化解?(两个方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