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松江区仓桥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2-01-18 浏览次数:6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 人正常学习的环境响度为90分贝 B .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千克 C .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150克 D . 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0.4小时
  • 2. 住宅小区内的楼道灯,晚上通常是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它的声控开关的工作状态主要是依赖楼道内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声速
  • 3. 笛子演奏者演奏乐曲时用手指按压笛孔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速度
  • 4. 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 . 烛焰 B . 月亮 C . 钻石 D . 镜子
  • 5. 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它提示减弱噪声的方法是(   )

    A . 在传播路径中减弱噪声 B .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 在传播介质中减弱噪声
  • 6. 我们坐在电影院里,从各个座位上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   )
    A . 银幕发出了光 B . 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C . 银幕产生了镜面反射 D . 银幕是光源
  • 7. 被誉为“上海之根”的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于2017年底正式对外开放。如图所示的一池碧波映出的美景是光的什么现象形成的(   )

    A . 光的直线传播 B . 光的色散 C . 光的折射 D . 光的反射
  • 8. 下列现象中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 水中倒影 B . 月食 C . 手影 D . 小孔成像
  • 9. 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 . 光有能量 B . 光的反射 C . 光的折射 D . 光沿着直线传播
  • 10. 游泳池的水深4米,跳台离开水面的距离为10米,则跳台的像离开水面的距离为(    )
    A . 10米 B . 4米 C . 14米 D . 6米
  • 11. 一束光线射向平静的水面,若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度,反射角为(   )

    A . 30° B . 60° C . 70° D . 90°
  • 12. 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

    ⑴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⑵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

    ⑶将敲击后的音叉插入水中,水波的振动反映音叉的振动;

    ⑷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A . (1)与(3) B . (2)与(4) C . (2)与(3) D . (1)与(4)
  • 13.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保持入射光线位置不变,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 只将平面镜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 . 只将光屏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 . 只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小于90°) D . 只将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小于90°)
二、填空题
  • 14. (2020八上·松江期中) 测量首先要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比较标准,这个标准叫做;另外,测量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15. 物体所含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宇航员将质量为50克的矿石从月球带回地球,矿石的质量;一块冰融化成水后质量;一根弹簧被拉长后质量;一支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质量(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6. 光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m/s。
  • 17. 以下测量工具中,测量长度的是;测量质量的是;测量时间的是(选填序号)。

    A.秒表    B.磅秤   C.刻度尺    D.皮卷尺   E.电子天平  F.沙漏

  • 18.        
    1. (1) 记录测量的结果,必须在数值后面加上
    2. (2) 正常人体脉搏跳动70次约需1
    3. (3) 一套眼保健操的时间约5
    4. (4) 一瓶“农夫山泉”饮用水的质量约为550
  • 19. 现在“低碳”概念开始高频率地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中了。人们开始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如:坐电梯上下一层楼能产生0.218千克碳排放,少开空调一小时能减少0.621千克碳排放,少用一吨水能减少0.194千克碳排放……如果我们能少开一小时空调、节约用水一吨,共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千克,合克。以上语句中涉及到的我们已学的物理量有
  • 20. 如图所示身高1.6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米处,像高(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米,人向镜面前进0.5米,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镜之间的距离为米。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大小的木板放在平面镜后面0.3米处,如图所示,她(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 21. (2020八上·松江月考) 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4秒后听到回声,已知海水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为1500米/秒,则海底的深度为米。这种方法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选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
  • 22. 如图所示,一束与平面镜成6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是度,经平面镜反射后,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度。若这束光线逐渐向法线靠拢直至与法线重合时,反射角变为度,此时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度。

  • 23. 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在实验时我们经常使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来完成实验,如:在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利用方法;为了方便地研究光的传播,物理学上引入“光线”的概念,利用方法;
  • 24. (2020八上·龙口期末) 如图所示,有三个音叉发声的波形图分别是A、B、C。请判断,响度相同的两图是;音调相同的两图是

  • 25. 如图所示,人和动物都有不同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如人能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在65~1100赫左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在20~20000赫左右。频率超过20000赫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赫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图表所列的人或动物中,发声频率范围和自身听觉频率范围比较接近的有;不能发出超声波的有;能发出自己听不到的声音的有

  • 26. 在图所示实验中,这个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毫米,所测物体的长度是厘米。

  • 27. 图为研究 的实验装置,其中ON为法线。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此现象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此现象还可以说明。若把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角度,则在小门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31. 如图所示,利用打点计时器,甲、乙两条纸带分别记录了甲、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1. (1) 打点计时器是测量的工具,打点计时器的振针每秒上下振动次,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秒;
    2. (2) 甲、乙两位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拉出的纸带分别如图 (甲)、(乙)所示,其中甲纸带中从A点到H点的时间间隔为秒,拉动时快慢不变的是纸带,同学拉纸带较快(选填“甲”或“乙”)。
  • 32. 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 (1) 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选取的A、B两支蜡烛的长度应(选填“相同”或“不同”).
    2. (2) 在观察A的烛蜭的像时,眼睛应在(选填“A”或“B”)一侧通过镜面观察.
    3. (3) 该实验中用代替镜子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
    4. (4) 实验中,若用一张黑纸完全遮住B侧的镜面,将(选填“能”或“不能”)继续在镜中观察到烛焰的像.
    5. (5) 在本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操作的目的(选填“得到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 33. 做“研究影响摆球摆动周期的因素”的实验,现有如下的器材:较长的细线若干、已知质量的铁球若干,铁架台(配有夹子)、刻度尺、钟表。下表是一组同学相互合作实验记录的数据

    实验次数

    摆线长度(米)

    摆球质量

    (千克)

    摆动幅度

    连续摆动次数

    摆动时间(秒)

    摆动周期(秒)

    1

    1

    0.02

    一拳宽

    30

    60

    2

    1

    0.03

    一拳宽

    30

    60

    3

    1

    0.05

    一拳宽

    30

    60

    4

    1

    0.02

    一拳半宽

    30

    60

    5

    1

    0.02

    两拳宽

    30

    60

    6

    0.5

    0.03

    一拳宽

    30

    42

    7

    0.5

    0.03

    一拳半宽

    30

    42

    8

    0.5

    0.03

    两拳宽

    30

    42

    ____

    9

    0.4

    0.03

    一拳宽

    30

    39

    1. (1) 请计算实验次数8的摆动周期
    2. (2) 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2、3,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摆线长度和摆动幅度相同时,摆动周期与摆球的质量(填“有关”或“无关”);
    3. (3) 分析比较实验次数 1、4、5或6、7、8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 (4) 分析比较实验次数,还可得结论:在摆球质量和摆动幅度相同时,
    5. (5) 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的科学家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