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

更新时间:2022-01-18 浏览次数:6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在某段上,分别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各数字的意思是     (   ) 

    A . 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 . 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 . 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D . 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 2. 如图所示,大一新生在头顶矿泉水瓶进行站军姿训练。若大学生和矿泉水瓶都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矿泉水瓶对大学生头部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 . 矿泉水瓶受到的重力与大学生头部对矿泉水瓶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 矿泉水瓶对大学生头部的压力与大学生头部对矿泉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矿泉水瓶对大学生头部的压力是由于矿泉水瓶发生了弹性形变
  • 3. “新华网甘肃酒泉电,随着天宫一号于2011年10月29日21时16分发射升空,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在同一发射架上升空,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技术的国家.”对上面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 天宫一号运行一周的位移为零 B . 29日21时16分表示时间 C . 研究天宫一号的运行姿态时不能把它看成质点 D . 从发射到交会对接时间内,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位移相等
  • 4. 由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 = ma可知(   )
    A . 质量m与合外力F成正比,与加速度a成反比 B . 合外力F与质量m和加速度a都成正比 C . 加速度的方向总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D . 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加速度不会消失
  • 5. 伽利略是第一个提出并研究加速度概念的科学家,哲学家罗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加速度的重要性,也许是伽利略所有发现中最具有永久价值和最有效果的一个发现”。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大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 .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 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 6. 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一端通过较链固定在C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用力F拉绳,开始时 , 现使∠BCA缓慢变小,直到 . 此过程中,轻杆BC所受的力(   )

    A . 逐渐减小 B . 逐渐增大 C . 大小不变 D . 先减小后增大
  • 7. 某同学推一物块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设物块在这条直线上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到某参考点的距离为x,物块运动的一x图像如图所示,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关于该物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块运动到x = 2.0m处时的速度大小为4m/s B . 该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0m/s2 C . 该物块从x = 1.0m处运动到x = 2.0m处所用的时间为s D . 该物块从x = 1.0m处运动到x = 2.0m处所用的时间为3s
  • 8. 如图甲所示是由两圆杆构成的V形槽,它与水平面成θ角放置。现将一质量为m的圆柱体滑块由斜槽顶端释放,滑块恰好匀速滑下。沿斜面看,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已知滑块与两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β=120°,则(   )

    A . μ=tanθ B . 左边圆杆对滑块的支持力为mgcosθ C . 左边圆杆对滑块的摩擦力为mgsinθ D . 若增大θ,圆杆对滑块的支持力将增大
二、多选题
  • 9.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认识符合史实的是(    )
    A .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 .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 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尔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 . 笛卡尔认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 10. 如图所示,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相对车厢静止于竖直车厢壁上,当车的加速度增大时(   )

    A . M受静摩擦力增大 B . M对车厢壁的压力不变 C . M仍相对于车厢静止 D . M受静摩擦力不变
  • 11.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B . 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2:3 C . 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2:3 D . 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10m
  • 12.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斜面顶端安有光滑滑轮,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A、B并跨过滑轮,起初A悬空,B静止与斜面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上的一点,使A从竖直缓慢移动到虚线位置,在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B始终保持静止,则(   )

    A . 绳子对A的张力一直减小 B .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增大 C . 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D . 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三、实验题
  • 13. 某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支架上,弹簧的下端固定一水平纸片(弹簧和纸片重力均忽略不计),激光测距仪可测量地面至水平纸片的竖直距离h。

    1. (1) 该同学在弹簧下端逐一增挂钩码,每增挂一个钩码,待弹簧时,记录所挂钩码的重力和对应的h;
    2. (2)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作出h随弹簧弹力F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可得未挂钩码时水平纸片到地面的竖直距离h0=cm,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结果都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 14.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 (1) 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选填“5和6”、“6和7”或“7和8”)
    2. (2) 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3) 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5. 质量为40 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某人用绳子沿着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方向拉着物体向右前进,绳子的拉力为200 N,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取10 m/s2 , sin 37°=0.6,cos 37°=0.8。
    1. (1) 求此时物体的加速度;
    2. (2) 若在拉的过程中突然松手,求此时物体的加速度。
  • 16. 一列长为100m 的列车以v0=20m/s的正常速率运行,当通过1000m 长的大桥时,列车必须以v1=10m/s的速度运行,在减速与加速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均为 0.5m/s2 , 求列车因为过桥而延误的时间.
  • 17. (2021高一上·湖北期中) 如图所示,斜面上放有一重为80N的物块,其光滑上表面上有一个重为32N的小球被轻绳拴住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斜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求:

    1. (1) 绳子的拉力;
    2. (2) 斜面对物块的弹力;
    3. (3)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
  • 18. 质量为M=10kg的B板上表面上方,存在一定厚度的相互作用区域,如图中划虚线的部分,当质量为m=1kg的物块P进入相互作用区时,B板便有竖直向上的恒力f=kmg(k=51)作用于物块P,使其刚好不与B板的上表面接触;在水平方向,物块P与B板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已知物块P开始自由下落的时刻,B板向右运动的速度为. 物块P从开始下落到刚到达相互作用区所经历的时间为设B板足够长,B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为保证物块P总能落入B板上方的相互作用区,问:

    1. (1) 物块P从起始位置下落到刚好与B板不接触的时间 t ;
    2. (2) 物块B在上述时间t内速度的改变量;
    3. (3) 当B板刚好停止运动时,物块P已经回到过初始位置几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