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四校联考...

更新时间:2022-01-31 浏览次数:5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B . 《天工开物》——“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 C . 《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 . 《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 2.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铁丝在O2中燃烧 D . 过滤
  • 3.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Al3+     ④

    A . ①表示2个氢分子 B . ②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 . ③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 由④可知铕的原子序数为63
  • 4. 达菲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品之一,其主要制作原料是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莽草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 . 莽草酸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C .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克 D . 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2:5:40
  • 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 木炭、红磷均能在氧气中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 .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 . 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6.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有三种氧化物 B . 甲物质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 C . 生成的丙、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 . 图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丁
  • 7. (2018九上·海南期末) 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W

    X

    Y

    Z

    反应前质量g

    2

    22

    34

    0

    反应后质量g

    2

    40

    待测

    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 . 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C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 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
  • 8.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括号内的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CO(CO2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

    B

    H2O(H2O2

    加入少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过滤

    C

    CaCl2(CaCO3

    加足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干燥

    D

    CuO(C)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 . A   B . B   C . C   D . D
  • 9. 工业上利用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硫酸,其反应方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①②③均需要较高的温度 B . 反应③④属于化合反应 C . ①③④中硫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D . 只有①②③发生了氧化反应
  • 10. (2015九上·德州期末) 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 . 50 g B . 100 g C . 150 g D . 200 g
二、填空题
  • 11.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用语填空并解释下列的现象
    1. (1) 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2. (2) 用氢气做“零污染汽车”的燃料;(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 (3) 在汽车排气管安装高效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常见的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4. (4) 燃放烟花时常发出耀眼的白光(其中含有镁粉):。(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三、综合题
  • 12. 如图是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请根据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①中加入焦炭时要将其粉碎,其目的是
    2. (2) 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3. (3) 反应②中H2和CO在催化剂和高温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合反应,请写出反应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4. (4) 若要使反应②中的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H2和CO的质量比为
  • 13. 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是我们身边重要的物质。
    1. (1) 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实验。

      ①关于A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时红磷应足量

      B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 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 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②B图试管1中的气体为;C图中净化水的方法是和吸附。

    2. (2) 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碳及含碳物质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Y不能为稀硫酸

      B X可以是酒精

      C 反应①一定是化合反应

      D 反应②可以是吸热反应

  • 14. (2019八下·绥滨期中) 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1.48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 15. 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回答:

    1. (1) 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待收集完氧气后,应先从水槽中撤出玻璃管,再停止加热的原因是
    3. (3)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16.
    1. (1)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甲图中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
    2. (2) (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2 , 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作出猜想)猜想I:CO;

      猜想Ⅱ:CO2

      猜想Ⅲ:

    3. (3)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①实验时装置A处的现象是

      ②若B中无明显现象,D处的气体能点燃,则猜想(填序号)成立。

    4. (4)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取一定量碳粉和4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玻璃管+固体)

      m1

      m2

      B+C(广口瓶+混合液)

      m3

      m4

      若猜想Ⅱ成立,则理论上(m4-m3(m1-m2)(填“>”“<”或“=”)。

    5. (5) 若猜想Ⅲ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碳粉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
    6. (6) (交流反思)实验开始前缓缓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