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01-28 浏览次数:8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2021·梧州) 2021年5月29日,“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直冲云霄,飞船与火箭分离后,再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完成了“送货上门”服务,飞船直冲云霄中,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 的;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一起运动,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 的。
  • 2. 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3.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物体长度为cm。

  • 4. (2021八上·兰陵期中) 如图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的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声音的,当筷子不动,用不同的力吹管时,改变了声音的

  • 5.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为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球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若每隔0.02s拍照一次,并测得ab间的距离是1.80cm,则乙球的平均速度m/s。

  • 6.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4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 7. 如图是商场里的试鞋镜.小飞站在试鞋镜前看见鞋的像是由光的形成的,鞋的像和鞋的连线与镜面(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当他走近试鞋镜时,鞋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8. 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形象直观的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甲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填物理量名称);乙图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20s末,两车相距m。

  • 9. 如图三幅图片是有关声现象的三个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撒一些黄豆在鼓面上,通过黄豆跳起的高度来反映鼓面振幅的大小,这种物理实验方法叫 
    2. (2) 如图乙所示,用抽气机抽气,听到振铃声越来越弱,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由此现象可推理出:
    3. (3) 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长钢尺(足够长)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然后用一样大的力拨动钢尺,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声音的音调变 了(选填“高”或“低”)。
二、作图题
三、单选题
  • 12. 单位换算常采用“等量代换”,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 25cm=25cm×0.01=0.25m B . 25cm=25cm×0.01m=0.25m C . 25cm=25×0.01m=0.25m D . 25cm=25×0.01=0.25m
  • 13. (2021·凉山) 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 . 18.125cm B . 18.1cm C . 18.13cm D . 18.12cm
  • 14. (2021八上·陇县期中) 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B . 由图像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 C . 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 D . 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小时
  • 15. (2021八上·余干期中)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 . 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 . 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 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 16. (2021·枣庄)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 . 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 .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 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 17. (2021八上·大邑期中)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声音的音调比乙高 B . 丙声音的响度比甲大 C . 甲声源发声时振动幅度比乙大 D . 甲声源发声时每秒内振动次数与丙相同
  • 18. 一款新药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面对一些突发流行病,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 19. (2021八上·获嘉期中) 小伟自制了一个小孔成像演示仪,如图所示,在一个圆纸筒的两端分别用半透明纸和黑纸封住,并用针在黑纸的中心刺出一个小孔。小伟将有黑纸的一端正对着竖直放置的“ ”形状的LED光源,则他在半透明纸上观察到的像的形状是(  )

    A . B . C . D .
  • 20. 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镜面反射的光一定是平行的 B . 电影银幕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 C . 漫反射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 黑板用久了会“反光”,是因为光线射到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
  • 21. 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

    A . 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 B . 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 C . 经过3s,笔尾的像与笔尾相距20cm D . 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
四、实验题
  • 22. (2021八上·兰陵期中)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

    1. (1) 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于平面镜上。一束光EO贴着纸板A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OF沿时针方向转动;
    2. (2) 某时刻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其反射角等于
    3. (3) 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
    4. (4) 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
  • 23.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 (1) 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与水平桌面重直的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填“点燃”或“没点燃”)的蜡烛B。移动B,发现A烛焰的像出现在B“身上”,如图甲所示,说明他在器材选择上存在的问题是
    2. (2) 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蜡烛(填 “A”或“B”)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且它们的连线与镜面
    3. (3) 小明想确定家中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他将笔尖紧贴镜面A。如图丙所示,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说明(填 “A”或“B”)是反射面。
五、计算题
  • 24.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需路过一家书店。小明从家出发,以4m/s的平均速度骑行5min到达书店,然后又以5m/s的平均速度骑行至学校。若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1000m,求:
    1. (1) 小明家到书店的距离。
    2. (2) 小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
  • 25. 为了监测超速行驶的违法行为,公路上常常设置有超声波测速仪,如图为某公路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能发射和接受超声波。当行驶的小轿车距离测速仪sOA=60m时(如图甲),测速仪向小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追上”小轿车时,小轿车刚好运动到B点(如图乙)。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0.4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求:

    1. (1) 0.4s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2. (2) 小车运动的路程sAB
    3. (3) 小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