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1-12-14 浏览次数:86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三上·湖州月考)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质检测时,经微生物培养和分离后可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初步鉴别菌种类型 B . 配制尿素固体培养基时,将尿素用过滤灭菌的方法加入全营养LB培养基中 C . 若要培养霉菌,可用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制备培养基并调pH偏碱性再灭菌 D . 将分离纯化的菌种用接种环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封口后,直接置于4℃冰箱保存
  • 2. (2021高二上·沈阳期中)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可以大量繁殖 B . 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它是一种严格需氧的微生物,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为醋酸 C .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发酵,如酵母、毛霉、曲霉等 D . 乳酸菌是一种厌氧型微生物,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CO2 , 从而用于制作酸奶和泡菜
  • 3. (2021高二上·沈阳期中)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接种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 . 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连续划在固体培养基表面 C .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D . 都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 4.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分离出的微生物需要用鉴别培养基进行鉴定,下列不是鉴别培养基的是(   )
    A . 加入酚红的培养基 B . 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 C . 加入伊红—美蓝的培养基 D . 加入纤维素粉的培养基
  • 5.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以下关于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能分解尿素的原因是能合成蛋白酶 B . 分离该种细菌时以尿素作为唯一碳源 C . 环境中含有大量的尿素诱导该细菌产生了分解尿素的特性 D . 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培养该菌后不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 6. (2021·山东) 含硫蛋白质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硫化氢导致生活污水发臭。硫化氢可以与硫酸亚铁铵结合形成黑色沉淀。为探究发臭水体中甲、乙菌是否产生硫化氢及两种菌的运动能力,用穿刺接种的方法,分别将两种菌接种在含有硫酸亚铁铵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如图所示。若两种菌繁殖速度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乙菌的运动能力比甲菌强 B . 为不影响菌的运动需选用液体培养基 C . 该实验不能比较出两种菌产生硫化氢的量 D . 穿刺接种等接种技术的核心是防止杂菌的污染
  • 7. (2021·北京) 社会上流传着一些与生物有关的说法,有些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些违反生物学原理。以下说法中有科学依据的是(  )
    A . 长时间炖煮会破坏食物中的一些维生素 B . 转基因抗虫棉能杀死害虫就一定对人有毒 C . 消毒液能杀菌,可用来清除人体内新冠病毒 D . 如果孩子的血型和父母都不一样,肯定不是亲生的
  • 8. (2021·北京) 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某同学拟从中分离出葡萄球菌。下述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 . 使用无菌棉拭子从皮肤表面取样 C . 用取样后的棉拭子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 D . 观察菌落的形态和颜色等进行初步判断
  • 9. (2021高三上·苏州开学考) 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药敏程度实验方法如下图: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抗生素Ⅲ的效果大于抗生素Ⅰ B . 为了获得上述结果,应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C . 抑菌圈中离纸片越近的菌落对抗生素Ⅳ的抗性越强 D . 抑菌圈中出现菌落的原因可能是病原菌中出现了能抗抗生素Ⅳ的突变株
  • 10. (2021·成都模拟) 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微生物,可以通过选择培养及鉴别培养来进行筛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从样品中筛选所需要的微生物时只能使用固定培养基 B . 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能筛选出具有相应抗性的微生物 C . 尿素分解菌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D . 纤维素分解菌能分解纤维素,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 11. (2021·成都模拟) 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室里可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对物体表面或空气进行消毒 B . 实验室里不可吃东西,离开时一定要洗手以防被微生物感染 C . 接种环、接种针等用具应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部位灼烧灭菌 D . 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 12. (2021·成都模拟) 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纤维素酶中C1酶和葡萄糖苷酶都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 B . 在液体选择培养基中直接加入刚果红可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C . 增加样品液中纤维素分解菌浓度时往往利用固体选择培养基 D . 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进行产纤维素酶的实验
  • 13. (2021高三上·“山水联盟”开学考)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叙述正确的是(   )
    A . 微生物都可以用LB液体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B . 苹果青霉应该在弱酸性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C . 微生物的培养基都需要有碳源和氮源 D . 用稀释涂布的方法进行细胞计数通常会使计数偏多
  • 14.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椰毒假单胞菌是一种耐温性极强的细菌,对人体的肝、肾等器官会造成较大危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椰毒假单胞菌的单菌落 B . 利用豆芽汁配制的天然培养基是培养椰毒假单胞菌最适宜的培养基 C . 培养椰毒假单胞菌时可将接种好的培养皿倒置于4℃冰箱中 D . 利用涂布分离法测定椰毒假单胞菌的密度较实际值低
二、实验探究题
  • 15. (2021高三上·杭州期中)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筛选并分离出土壤中高效降解尿素的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制备尿素培养基的过程中,对其中不耐热的尿素溶液一般将其转入G6玻璃砂漏斗中进行灭菌,采用的方式可以加快此灭菌过程。该实验需同时配置培养基作为对照,以此验证尿素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
    2. (2) 利用固体培养基,采取方法可分离出单菌落,目标细菌能分解尿素的原因是其能产生,它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的原因是
    3. (3) 已知氨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淡红色络合物。为了定量测定所分离的微生物对尿素的降解能力,可选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并利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培养液NH3的含量。步骤如下:第一步,将培养液过滤和脱色处理后,用纳氏试剂显色处理。用光程为1cm的比色杯在570nm 处测定光密度值。若光密度值偏低,应选择(A.增大光程,光波长不变 B.增大光程,光波长增加C.减小光程,光波长不变D.减小光程,光波长增加)处再次测定光密度值,直到数据适宜为止。

      第二步,用蒸馏水配制,与纳氏试剂反应后,用比色计测定,并制作以氨浓度与光密度值的

      第三步,将培养液过滤后,进行脱色处理,用纳氏试剂显色处理。

      第四步,样品测定与计算。

  • 16. (2021高二上·沈阳期中) 研究人员欲从土壤中筛选高淀粉酶活性的细菌(目标菌),并对其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细菌筛选过程中,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至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除碳源外,该培养基还含有氮源、水、无机盐和
    2. (2) 进行微生物菌种纯化时,为得到单菌落,最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是
    3. (3) 从土壤中筛选目标菌时,加碘液染色后,平板上出现了A、B和C三种菌落(如图1所示)。如果要得到淀粉酶活力最高的菌株,应该选择(填“A”“B”或“C”)菌落进一步纯化。A菌落经检测其为硝化细菌,据此说明A菌落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且没有形成透明圈的原因是

    4. (4) 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了三种淀粉酶,其酶活性与反应温度和pH值有关(如图2和图3所示),假如要选择一种耐酸耐高温的淀粉酶进行后续研究,应该选择淀粉酶(填“甲”“乙”或“丙”),理由是

  • 17. (2021高二上·云南月考) 戴口罩、勤洗手是预防常见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为衡量某免洗洗手凝胶的清洗效果,研究人员检测了凝胶洗手前后,手部细菌的含量。凝胶洗手前的检测流程见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配制培养基,通常包括计算、称量、溶解、调pH、分装、灭菌等环节,其中调pH的过程(填“需要”/“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为检验培养基是否灭菌彻底,可。   
    2. (2) 为统计洗手前手部细菌的数量,应选择的接种方法是(填“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除该方法外,还可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但所得数据往往比前者。   
    3. (3) 根据上图所示的步骤得出的实验结果可信度较低,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请给出两点建议:①,②。   
    4. (4) 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至少填两项)等菌落特征初步判断培养基上菌种的类型。为了计算洗手前手部单位面积的细菌数量,除上图所给的信息外,还需要知道。   
  • 18. (2021高三上·河南月考) 为了提高牛粪中的纤维素降解效率,筛选牛粪发酵菌剂的优良菌种,研究人员从牛粪中对纤维素降解菌株进行初步分离,获得了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并测定其纤维素酶活力,再结合菌落形态等特征进行菌种鉴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取新鲜牛粪样品10g,加入装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上,在37℃下振荡培养2~3d,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2. (2) 吸取锥形瓶中的培养液1 mL,加入盛有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匀进行稀释,依次稀释到108倍稀释度。取不超过mL的105、106、107倍稀释度的稀释液分别涂布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上,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
    3. (3) 用接种环挑取颜色、形态不一的单菌落,使用法接种到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上继续培养,重复2~3次,直至得到较纯的菌株。再挑选单菌落于增菌培养基中培养24h,吸取2µL点种到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中培养48h后,将培养基用溶液覆盖,10min后,倒去该溶液,再加入NaCl溶液,15 min后倒去NaCl溶液,测定透明圈的直径(H)和菌落直径(C),若数值大,则说明菌体增殖速率快,若比值大,则说明菌体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强。
    4. (4) 对筛选出的菌株还要进行鉴定和酶活力测定,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温度为25℃,其他条件均为最适的情况下,
  • 19. (2021·蚌埠模拟) 苹果汁、苹果酒、苹果醋等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品。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如图所示是在苹果酒的基础上制作苹果醋的流程图。苹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溶液来鉴定。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答“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原因是
    2. (2) 过程②常用的醋酸菌是可以在食醋中获得,分离和纯化该微生物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根据物理性质,纯化微生物常用的培养基为

      第二步:采用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第三步:接种。

      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3. (3) 某同学计划统计食醋中该发酵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涂布,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三、综合题
  • 20.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回答下列(1)、(2)小题:

     

    1. (1) 回答与黄酒制作有关的问题:

      氨基甲酸乙酯(EC)作为一种潜在致癌物,广泛的存在于发酵食品和酒精饮料中。在各种发酵酒中,黄酒面临的EC超标问题更为突出,利用酸性脲酶消除其前体物质尿素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①获取含有酸性脉酶菌的土样,加入制备成土壤悬液,并对土壤悬液中的酸性脲酶菌进行扩大培养。从适合使用的角度分析,该酸性脲酶菌应对富含的发酵液有很好的耐受性。
      ②常用于分离菌种的方法是,经过酸性培养基的初筛培养后,还要在添加酚红的中性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复筛,应该挑选(填“有红色圈的菌落”或“无红色圈的菌落")为目标菌株,最后将其接种在中,4℃冰箱中保藏。
       ③酸性脲酶菌的产酶能力受到许多因素影响,除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温度、pH外,在摇床培养时还应考虑。从酸性脲酶菌中提取脲酶,需要经过、取上清液等步骤获得粗酶提取液,进一步纯化后制备成固定化酶。若发酵液在一次流经酸性脲酶凝胶反应柱后,尿素含量仍高于产品标准,在不增加柱高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措施来改进生产工艺流程。
    2. (2) 烟草花叶病毒是导致烟草生产经济损失的主要病毒,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50%~70%。常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烟草品系来解决病毒感染问题。
      ①为控制病毒感染,可取部位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原因是
      ②为了获得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一种抗病毒基因),先要分离得到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分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和相应的核苷酸序列,再利用获得该目的基因。依据基因工程原理,用对含抗病毒基因的DNA片段和Ti质粒进行处理,使它们的两端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从而避免基因片段自连接,获得更多适用的
      ③用含有抗病毒基因的农杆菌侵染烟草带有伤口的叶片时,通过调控(写出一点),可提高转化效率。为检验抗病毒基因是否转入成功,从分子水平上可通过检测;从个体水平上可检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