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1-14 浏览次数:7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滨州) 下列变化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
    A . 光合作用    B . 冰雪融化    C . 煤炭燃烧    D . 葡萄酿酒
  • 2.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 . 稀有气体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氮气
  • 3. (2020·邵阳)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 . 1滴水中大约有 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
  • 4.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固体取用 C . 量筒读数 D . 加热液体
  • 5. (2019·吉林)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丝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 B .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 . 氢气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6. (2019·盐城) 医疗上利用二氧化硅(SiO2)光纤传输的激光治疗肿瘤等疾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A . -1 B . -2 C . +2 D . +4
  • 7. 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大量钒钢,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是(   )

    A . 钒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钒的中子数为50.94 C . 钒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D . 图中x=23
  • 8.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 SO2、CO2是空气污染物 B . 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是氧化物 C . 冰水混合物和氧气均是纯净物 D . Au、Hg、F是金属元素
  • 9.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 .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 . 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 . 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 10. (2020九上·高邮期中) 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3)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关于地塞米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塞米松属于氧化物 B . 地塞米松由 4 种元素组成 C . 地塞米松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2:3 D . 地塞米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1. 学习化学要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5mL水和5mL稀盐酸混合后得到10mL的液体 B . 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更旺,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 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二者化学性质不同 D .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 12. (2021九上·岫岩期中)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④ 2Fe3+ 和3N 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⑤碳-14 (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

    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

    A . ①②⑤ B . ②③⑤ C . ②④⑥ D . ②⑤⑥
  • 13. 清代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强水”(含硝酸)的条目下写到“性最烈,能蚀五金”。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其中银和浓硝酸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12:7 B . 反应生成的丁、戊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 . 甲物质由原子构成
  • 14. 某反应2A+3B=2C+4D中,已知3.2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 32 B . 48 C . 64 D . 96
二、多选题
  • 15. 下列实验方案与结论不相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说明瓶中含有纯净的氧气

    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说明只有二氧化锰存在时,过氧化氢才会分解产生氧气

    说明水的状态变化是物理变化

    A . A   B . B   C . C   D . D
三、填空题
  • 16.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两个磷原子
    2.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 (3) 硫酸亚铁中的阴离子
    4. (4) 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5. (5) 硫化钠
    6. (6) 氢氧化铝的化学式
  • 17. 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 甲是
    2. (2) 在水、汞、氯化钠三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 (3) 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该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4. (4) 自来水厂的自来水,感官指标为无异色和异味,这表现的是自来水的性质(填“物理”或“化学”);该自来水加入肥皂水并搅拌,产生大量浮渣,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18.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都是碳单质。1mm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石墨烯具有非同寻常的导电性,强度能超出钢铁数十倍,有极好的透光性。石墨烯将成为硅的替代品,用来生产超级计算机和新能源电池。

    1. (1) 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利用石墨烯的性。
    2. (2) 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
    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 . 石墨烯与硅的性质完全相同 B . 石墨烯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 . 1mm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说明碳原子很小
    4. (4) 由碳元素还能组成其它的单质。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体现了碳的化学性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常会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色素和异味。
  •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 (2) 镁在空气中燃烧
    3. (3)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4. (4) 加热铜片
  • 20.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问题:

    1. (1) 8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 (2) 不同元素之间的最本质区别是不同;
    3. (3) 表中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元素;
    4. (4) 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写出其对应的离子符号);
    5. (5) 1号元素、7号元素与8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6. (6) 11﹣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相同。
  • 21.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所示的实验都与碳有关,回答有关问题:

    1. (1) 实验Ⅰ中夹有红热木炭的坩埚钳应(填“缓慢”或“快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2. (2) 为了证明实验Ⅰ的生成物,接下来的操作是;实验现象为
    3. (3) 实验Ⅱ中试管A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
    4. (4) 如图2所示,先将a、c两支相同的大试管中充满红棕色的NO2气体,然后分别向a、c两支试管中加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的石墨和活性炭,塞紧胶塞,经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22. A、B、C、D、E、F、G、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E、F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G在D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 (1) 写出物质C的名称
    2.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反应③:
    3. (3) B在反应②中所起的作用是
    4. (4) 写出D的一个用途
  • 23. 结合如图信息,回答问题。

    1. (1) 仪器X的名称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实验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其原因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进入口是(填“a”或“b”)。
    3. (3) 在收集了氧气的集气瓶中,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生成的SO2有毒,为了防止SO2扩散到空气中,可在集气瓶内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SO2═M+H2O。其中M表示的化学式为
    4. (4) 若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可选择(填字母编号)。
    5. (5) 装置C可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某同学想用无水醋酸钠(CH3COONa)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制取甲烷(CH4)气体。

      (查阅资料)

      a.甲烷是一种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常温下与空气不反应。

      b.实验室里制甲烷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Na+NaOH Na2CO3+CH4↑。

      根据资料,你认为该同学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可以用F装置收集CH4 , 原因是,收集CH4的合适时机是

四、计算题
  • 24.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以获得营养。
    1. (1) 葡萄糖(C6H12O6)由种元素组成(填数字)。
    2. (2) 葡萄糖(C6H12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 (3) 葡萄糖(C6H12O6)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其质量分数为
    4. (4) 9g葡萄糖(C6H12O6)中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 25. 实验室用31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来制取氧气,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1.4克。请计算:
    1. (1) 生成氧气为克?
    2. (2) 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
    3. (3) 生成等质量的氧气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