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生态系统

更新时间:2021-11-30 浏览次数:124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七上·江北期中) 菜青虫的体色与其生活的环境极为相似,对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 2. (2021七上·江北期中) 有一种鸟,其习性是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生活.例如有一片原始森林(如图甲),在周围没有人类活动时,这种鸟可以在该森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有关部门为发展生态旅游,在该森林内开辟一条如图乙所示的观光小路.对这一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从生态角度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种鸟的活动范围将更大,数量会更多   B . 该鸟类的生存空间将缩小,可能威胁到它的生存   C . 因为小路宽度很小,该鸟类的生存空间没有变化   D . 旅游开发有利于经济发展,鸟类的减少或消失不会影响当地的环境,无需考虑
  • 3. (2021七上·义乌期中)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的国家之一 B .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 . 生物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 4. (2021七上·金华期中) 以下自然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性的是(   )
    A . 落叶阔叶树秋天落叶 B . 青蛙在气温8℃以下进入冬眠状态 C . 家养宠物改人工饲料 D . 四季鲜花都能在温室中开放
  • 5. (2021八上·诸暨期中) 下列关于动植物对气候的适应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减少水分蒸发,沙漠中的植物叶子变得很小,甚至变成针刺状 ②沙漠中的植物根系都很短,这样可以减少水分流失 ③热带草原上的斑马用迁徙的方法度过干旱季节 ④狮子用夏眠的方法度过高温干旱季节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 6. (2021七上·慈溪期中) 下列各组属于同种生物性状差异的是(   )
    A . 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B . 小萌的双眼皮和小狗的双眼皮 C . 人的身高和体重 D . 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
  • 7. (2021七上·金华期中) 小明爸爸从种子市场买来了一种优良的“8424”西瓜种子,经过精心培育、合理施肥、适时治虫,西瓜开花结果,但是结的果实总是长不大,很多只有拳头大小。而邻居家的另一种西瓜长得非常好。对此现象,小明所作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 . 种子品种有问题 B . 化肥对结果实有影响 C . 杀虫剂对结果有影响 D . 气候不适宜
  • 8. (2021九上·平阳期中) 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甲是分解者 B . 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 C . 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 . 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 9. (2021八上·鄞州月考) 一片草原中养殖了一群绵羊,草原上同时还有狼和野兔,假如狼全部灭绝,这片草原将出现(   )

    ①兔子增多    ②兔子减少    ③草量减少   ④绵羊减少

    A . ①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③ D .
  • 10. (2021七上·西湖月考) 下列环境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 . 热带雨林 B . 沙漠 C . 农田 D . 校园
  • 11. (2021七下·鄞州期末)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元宝枫是重要的红叶观赏植物。进入秋季,日平均温度降低、昼夜温差增大,叶色逐渐褪绿变红。黄刺蛾幼虫、天牛幼虫均可以取食元宝枫叶片。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元宝枫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 B . 黄刺蛾幼虫与天牛幼虫之间是竞争关系 C . 幼虫取食叶片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 D . 影响叶片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
  • 12. (2021七下·奉化期末) 珠峰可看作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即使是落在那里的食物也难以被降解为无机物,与此关系最直接的原因是(  )
    A . 缺少紫外线 B . 缺少水 C . 缺少绿色植物 D . 缺少微生物
  • 13. (2021七下·奉化期末) 图示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表示消费者、乙表示生产者 B . 丙表示肉食性动物或杂食性动物 C . 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 D . 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则图示表示森林生态系统
  • 14. (2021七下·奉化期末)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 宁波市植物园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多种种群集合体属于群落 B . 宁波市区域内鸟的集合体属于种群 C . 一个养有各种鱼类的鱼缸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D . 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大于群落所占有的空间范围
  • 15. (2021七下·海曙期末)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B .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 . 鹰既是二级消费者,也是三级消费者 D . 能量沿着食物链(网)循环流动
  • 16. (2021七下·海曙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了生态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统一发展的自然系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习总书记提到的“山水林田湖草”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 B . 各种生态系统的总和是生物圈,它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 C . 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D . 我们应该科学统筹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湖和治草等
  • 17. (2021七下·余姚竞赛) 水晶球样的生态球(如图)常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 2一3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水藻。妙在小鱼、水藻都是活的。下列关于生态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生态球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水草 B . 该生态球与外界隔绝,所以小鱼、水藻一直能繁衍下去 C . 该生态球必须放在有光照的地方才能使小鱼、水藻存活 D . 该生态球食物链简单,较易遭到破坏
  • 18. (2021七下·余姚竞赛)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 . 生活在一块稻田里的所有生物 B . 某一块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C . 肺炎患者肺部全部的双球菌 D .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 19. (2021·鄞州模拟) 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温州市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主要保护珍稀濒危鸟类——黄腹角雉,还有一级保护动物云豹等共8种;另外保护区内的植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南方红豆杉、莼菜等4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黄腹角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 B . 黄腹角雉的细胞无细胞壁,红豆杉的细胞有细胞壁 C . 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黄腹角雉是一个种群 D . 整个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群落
  • 20. (2021·金华模拟) 丽水首个5A景区缙云仙都,她是浙南腹的江南秘境,恍若人间桃园。景区内有樟树、茶树、桂花、杉树、银杏及其它多种生物。仙都景区内的所有生物构成( )
    A . 种群 B . 群落 C . 生态系统 D . 植被
二、填空题
  • 21. (2021七上·江北期中) 避役会随环境改变体色,这种适应方式称为。某些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这种适应方式称为
  • 22. (2021八上·鄞州月考) 如图表示是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根据图回答:
    1. (1) 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了一个。(填“种群”或“群落”)
    2. (2) 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3. (3) 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4. (4) 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能有哪些积极的行动?。(写出一条即可)
  • 23. (2021七下·鄞州期末) 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中,生产者是
    2. (2) 此图中共有条食物链,它们彼此连接形成食物网。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3. (3) 有毒质DDT沿着食物链积累。该生态系统中,DDT积累得最多的生物是
  • 24. (2021七下·奉化期末) 浙江某地的沿海滩涂上种植了上千亩秋茄林。秋茄的果实(如图甲)还长在树上时,里面的种子就已经开始萌发。当果实成熟落地时,种子能快速生根扎地,防止被潮水带走。

    1. (1) 秋茄的繁殖方式为生殖。
    2. (2) 秋茄花开花后(如图乙)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A两个重要的过程。
    3. (3) 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秋茄种子这种特殊的发育方式是对滩涂环境的
  • 25. (2021·定海模拟) 如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

    1. (1) 请写出理论上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2. (2) 近年来,世界多地发生“蝗灾”,导致当地生态平衡的破坏。这是由于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限度。
  • 26. (2021九下·海曙月考) 浙江某地的沿海滩涂上种植了上千亩秋茄林。秋茄的果实(如图甲)还长在树上时.里面的种子就已经开始萌发。当果实成熟落地时,种子能快速生根扎地,防止被潮水带走。

    1. (1) 秋茄的这种繁殖方式为生殖。   
    2. (2) 图乙为秋茄的花,其花蕊的结构示意如图丙,其中发育成果实。
    3. (3) 秋茄种子这种特殊的发育方式是对滩涂环境的
  • 27. (2021七下·余姚竞赛) 如图是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内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  成分;
    2. (2) 生态系统中蛇获得能量最终来源于
    3. (3) 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的数量会处于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 28. (2021·鄞州模拟)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危害农作物的昆虫,目前对我国部 分地区的农业已造成一定灾情。

    1. (1)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细菌,可以用来防治草地贪夜 蛾,这两种生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2. (2) 如图所示为一种防治方法:将草地贪夜蛾爱吃的草种在农作物(如玉米)的四周,并释

      放捕食蝽去捕食草地贪夜蛾,进而降低灾情。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3. (3) 草地贪夜蛾对农田生态系统会造成毁灭性破坏,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却影响相对较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就越弱。
  • 29. (2021·南湖模拟) 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自启动以来,成效明显,“水清、气净、景美、鱼游”美丽水景离我们越来越近。下表为南湖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生物

    金鱼藻

    水蚤

    小鱼

    食物来源

     

    金鱼藻

    金鱼藻、水蚤

    金鱼藻、水蚤、虾

    1. (1) 虾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 (2) 与虾存在竞争关系的是
    3. (3) 写出表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0. (2021·上虞模拟)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①~⑤表示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图中 (填“甲”、“乙”或“丙)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 (2) 上图中表示呼吸作用是 (填数字)
    3. (3) 一般情况下,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三、解答题
  • 31. (2021九上·平阳期中) 某校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通过对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观察,绘制出了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见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注:√表示被捕食的生物与动物间存在捕食关系

        被捕食的

    动物    生物

    植物

    食草

    昆虫

    蜘蛛

    青蛙

    吃虫

    的鸟

    食草昆虫

    蜘蛛

    青蛙

    吃虫的鸟

    猫头鹰

    1. (1) 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 (2)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猫头鹰体内的碳元素究其 根源来自   (填序号)。
      A . 食物中的碳  B . 矿物燃料中的碳   C . 生物遗体中的碳 D . 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3. (3) 根据表中的食物关系,该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
  • 32. (2021·婺城模拟) 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示意图,反映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图中的昆虫、食虫鸟属于
    2. (2) 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的是     
      A . 农作物→昆虫→食虫鸟 B . 光→农作物→昆虫→食虫鸟 C . 农作物→昆虫→食虫鸟→细菌和真菌 D . 光→农作物→昆虫→食虫鸟→细菌和真菌
    3. (3) 当农田周边的树木被乱砍滥伐,鸟的数量骤减,昆虫数量剧增而造成农作物减产,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 (4) 该农田由于遭受虫灾,农民喷洒了大量的DDT。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33. (2021·婺城模拟) 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大幅度的减少白色污染。可降解吸管以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该类吸管用后经处理粉碎后撒入池塘,作为肥料,右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

    1. (1) 该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 。
    2. (2) 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损失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3. (3) 该池塘生态系统比海洋生态系统更易受到毁灭性的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就越弱。
    4. (4)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把动植物遗体、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对自然界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34. (2021·婺城模拟) 如图a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全过程,图b表示某海岛生态系统食物网,图c表示某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图中,甲乙丙丁里代表非生物质和能量的是
    2. (2) 图b所示的食物网中,海藻中的能重遇过条食物链传递给大黄鱼;
    3. (3) 假设由于某种原因虾类数量大量减少,短时间内底栖动物、海藻的数量将发生变化。一段时间后,各类生物又恢复原样,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4. (4) 图c中A、B、C构成了图b含海龟的一条食物链,其中B代表
  • 35. (2021·丽水模拟)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等害虫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

    1. (1) 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因素;
    2. (2)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3. (3) 该农田由于长时间大量施用农药而导致三化螟的抗药性大大增强,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结果;
    4. (4) 若大量捕杀青蛙,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5. (5) 小涛爸爸种植的水稻植株生长缓慢、植株弱小、叶片发黄。经农技员诊断,是因为缺少某种肥料引起,为缓解上述症状,可适量施加。(填肥料名称)
四、实验探究题
  • 36. (2021七下·浙江期末)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天香公园湖内生态系统进行了探究,他们将下面几种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绘制成如下表格。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生物种类

    鸭子

    河蚌

    小鱼

    水蚤

    消化道内食物

    河蚌、小鱼、水蚤

    水蚤、小球藻

    水蚤

    小球藻

    1.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表中缺少的成分是
    2. (2) 根据表中的信息,该生态系统有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3. (3) 如图表示其中含河蚌的一条食物链中4种生物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则c对应的生物是

    4. (4) 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生态系统能量的根本来源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37. 制作生态瓶:请选用以下材料中的部分材料,制作生态瓶,并加以分析。

    备选材料与用具:白色不透明牛奶瓶、绿色透明大雪碧瓶、无色透明大可乐瓶、消毒过的石英砂(完全不溶于水)、无农药污染的河泥、清水、金鱼藻、杨树带叶枝条、米虾(植食性)、孔雀鱼(杂食性)、壁虎等。

    1. (1) 若要制作一个能较长时间相对稳定的生态瓶,所采用的材料中应选用为容器。
    2. (2) 在石英砂和河泥中,选用,因为它不仅能提供矿物质,而且还具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3. (3) 将清水注入瓶中时,一定要(选填“注满”或“不注满”),然后再放入和米虾或孔雀鱼。
    4. (4) 做好的生态瓶要常摆放在____。
      A . 背阴的实验台上 B . 向阳的窗台上 C . 家里的柜子中 D . 自己的书桌里
  • 38. 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2. (2)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能量只能单向流动的原因是
    3. (3) 2016年4月22日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世界地球日”,170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签署了全球性的气候新协议——《巴黎协定》,要求于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的净零排放。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减少途径(用图中序号表示)的碳排放量。
    4. (4) 作为签约国,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与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下做法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是(填序号)。

      ①购物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

      ③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交换、捐赠旧的书籍和衣物

  • 39. 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将A、B瓶置于有光的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回答:

    1. (1) 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应选择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2. (2) 通过该实验探究能得出“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这个结论吗?(选填“能”或“不能”)。
    3. (3)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流动的。
    4. (4) 在A,B,C三个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瓶。
  • 40. 如图所示,图甲表示1940~1960年某地降雪天数,图乙表示在同一时间内该地区白色老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

    1. (1) 生活在雪地的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现象,是长期的结果。如果降雪推迟,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的。
    2. (2) 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色老鼠的数量,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白色老鼠的数量。从 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是逐步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鼠的毛色起定向选择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