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1-11-30 浏览次数:6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 . 物理课本的厚度约6 cm B . 八年级学生百米跑用时约100 s C . 人体正常体温约37℃ D . 八年级学生步行的速度约3 m/s
  • 2. 如图,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典礼上,我国空军加受油机梯队表演“轰油6”空中加油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 .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运动的 C .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歼击机都是静止的 D . 以歼击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 3. 小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的一闹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的实际时间是(  )

    A . 8时20分 B . 4时50分 C . 3时50分 D . 4时10分
  • 4. (2017·江西模拟)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 5. 下列物态变化中是凝华现象的是(  )
    A . 初春,冰雪消融 B . 盛夏,洒水降温 C . 深秋,浓雾弥漫 D . 严冬,白雪皑皑
  • 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小 C .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D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 7. 如图是超声波清洁器,通电后清洁器开始工作,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其发出“磁磁”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至20000Hz之间 C . 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 . 人听到的“磁磁”声是清洁器发出的超声波
二、实验题
  • 8.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且可绕ON转动,ON垂直镜面,此时E、F在同一平面上。

    1. (1) 若将纸板F向后转动一定的角度,同学们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 (2) 使入射角变大,可以观察到反射角随着 ,而且反射角总是入射角。
  • 9. 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以下问题。

    1. (1) 该实验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倾角较小,其目的是(填“缩短”或“增加”)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的误差。
    2. (2) 小车通过ABC三个位置时停表对应如图所示,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m/s,小车通过BC段所用时间是s。如果记时操作不熟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填“大”或“小”)。
  • 10. 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 (1) 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
    2. (2) 按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 (3)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选填“小于”或“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 (4) 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b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示的两条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
    5. (5) 液化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或两者兼用的方法实现,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所用的燃料就是液态的氢和氧,将气体燃料液化最大的好处是
  • 11. 小师妹内功心法已练至第三层,师傅送她逍遥古琴。小师妹希望早日练成号称“琴音十三绝”的本门绝技,好早日与大师兄琴萧合并,笑傲江湖!她在练习时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于是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师姐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她们找到了下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并进行实验:

    编号

    规格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雪山蚕丝

    55

    1

    B

    雪山蚕丝

    55

    0.5

    C

    雪山蚕丝

    80

    1

    D

    神羊肠衣

    0.5

    1. (1)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她们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2. (2)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3. (3) 在验证猜想二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4. (4) 选择编号B和C两种规格的琴弦,(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三,原因是
  • 12. 小明夏天利用冰箱探究不同液体的凝固点。他在两只透明的杯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水和食盐水,然后将它们同时放入冰箱冷冻室内,每隔一定时间打开冰箱观察它们的状态并记录温度。
    1. (1) 打开冰箱门时,(冰箱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遇冷而形成“白气”,此现象是属于(填物态变化名称)。
    2. (2) 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一部分水已经开始结冰,而盐水却完全处于液态。由此可知杯子中水的温度应该(高于/等于/低于)0℃,盐水的凝固点应该(高于/等于/低于)水的凝固点。
    3. (3) 细心的小明还发现冷冻室内结有厚厚的霜,这是由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这个过程需要(吸热/放热)。
三、填空题
  • 13. 10m/s =km/h;45min =h;105nm =m。
  • 14. 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均向东运动,他们运动的图像如图(a)、(b)所示,由图可知,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选填“快”或“慢”);甲同学的速度为 m/s ,以甲同学为参照物,丙同学向(选填“东”或“西”)运动。

  • 15. 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特征。图中是同一台声波检测器检测到的甲、乙两个发声体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的响度大。

  • 16.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主要利用了知识;当一束光斜射到镜面上时,反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17.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一支用后未甩的体温计示数是38.5℃,一位粗心的护士把它消毒后给病人测体温。如果被测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7.5℃,体温计的示数是。如果被测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9℃,那么体温计的示数是
  • 18.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在此过程中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小水珠会出现在车窗(选填“内侧”或“外侧”).
  • 19. 在测量中,读数环节时完成下列填空。

    1. (1) 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铅笔的长度是
    2. (2) 图乙中,秒表的示数是。1 h= s;
四、作图题
  • 20.       
    1. (1)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上,请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

    2. (2) 根据图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请作出反射面。

    3. (3) 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五、计算题
  • 21. 图示为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 

    1. (1) 若驾车匀速通过和谐大桥用时 ,则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h ?
    2. (2)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匀速行驶的汽车通过和谐大桥最快需要多少时间?
  • 22. 小丽在国庆放假期间骑自行车去广州动物园。去动物园的整个过程分为两段,第一段是长为4km,速度为8m/s。第二段长为2km,她的速度为4m/s。求小丽:
    1. (1) 第一段行驶的时间;
    2. (2) 全程的平均速度。
六、综合题
  • 23. “区间测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公路实行。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题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30 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 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 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 km/h;

    1. (1) 李明坐在这辆行驶的轿车中,他看到远处的监控装置正在向他靠近,说明以为参照物,监控装置是运动的,但是以为参照物,监控装置是静止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2. (2) 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选填“会”或“不会”)判为超速。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从监测点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是km/h,轿车(选填“会”或“不会”)判为超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