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文德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1-12-09 浏览次数:8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总分60分)
  • 1. (2021·浙江) 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 . 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 . “天下为公” D . “郡”“国”并行
  • 2. (2020高一上·清远期中) 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
    A . 相权有所分散 B . 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 . “外朝”参议要政 D . 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 3. (2019高二下·吉林期末)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   )
    A .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 4. (2020·新课标Ⅰ) 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
    A . 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 B . 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 C . 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 D . 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 5. (2020·浙江) 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
    A . 推翻了君主制度 B . 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C . 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 D . 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
  • 6. (2020·江苏) 美国1787年宪法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司法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1789-1795年在任)情愿回纽约去当州长,也不愿意继续留任。据此判断,当时美国(   )
    A . 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 B . 最高法院未获得各州认可 C . 联邦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D . 权力部门间存在尖锐矛盾
  • 7.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刚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之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 . 总统制是时代发展趋势 B . 新旧势力斗争十分激烈 C . 专制传统已被完全根除 D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8. 1939年晋察冀根据地所作歌曲《选村长》歌词中说:“今天要选一个好村长,能吃苦能耐劳,又积极又坚强,抗日工作积极干,不分男和女,只要热心肠,不选那些滑头鬼,不选那些白脸黑心狼。”这反映了晋察冀根据地(   )
    A . 重视丰富民众文娱生活 B . 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明显 C . 关注民众民主意识提升 D . 统一战线工作有所收缩
  • 9. (2021高二上·焦作月考) 据统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有无产阶级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工农业劳动模范,武装部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这表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 . 得到全体人民支持 B . 建立在全国普选基础上 C . 参加代表来源广泛 D . 奠定民主政治建设基础
  • 10. 据《秦集史》记载:“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这说明商鞅变法的成功是因为(   )
    A . 借鉴了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 B . 秦国的经济文化落后 C . 开创了政治经济文化新制度 D . 东方诸国的改革失败
  • 11. 1910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实行开设议院,组织内阁,编订宪法条款。”这反映了(   )
    A . 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 B . 清朝改变了反动本质 C . 三民主义的革命要求 D . 革命有广泛群众基础
  • 12. 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会议专门印发了《苏联在二三十年代是怎样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经济的》等参考材料,同时指出,我们应该研究日本、西德(联邦德国)、南斯拉夫等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的情况,很好地借鉴他们的经验。由此推断,中央工作会议(   )
    A . 完成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B . 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C . 转变了经济发展的思路 D . 认可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 13. “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材料的依据应该是(   )
    A . 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B .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C . 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三省六部制 D .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 14. 974年,宋太祖在殿试时对举人们说:“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甚无谓也。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畴昔之弊矣。”据此可知,宋太祖主持殿试的目的是( )
    A . 提供公平公正环境 B . 抑制门阀士族势力发展 C . 开创新的科举形式 D . 限制特权阶层参加科举
  • 1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 .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 16. (2019·天津) “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
    A . 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 . 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 . 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 . 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 17. 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   )
    A . 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 B . 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 C . 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 D . 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
  • 18. 下表为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演变情况(部分)。这一制度的演变(   )

    建国初期

    按资历进行晋升

    19世纪30年代

    以党派关系分配政府职务

    19世纪末

    以功绩制为核心进行改革

    A . 反映出三权分立体制的完善 B . 保证了政府的清廉 C . 提高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 D . 削弱了总统的权力
  • 19. 根据1915年的《文官高等考试令》后所附的《文官考试第二试、第三试科目表》,文官高等考试共分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物理、数学等23个专科;1919年颁布《文官高等考试法》,将考试专科由23个增至33个,主要增加了机织、染色、窑业、酿造、商业等专科,同时将第一试科目改为仅试国文一道。这表明了( )
    A . 经济类专科考生备受国家重视 B . 文官考试更注重通才知识考生 C . 考试科目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 D . 传统文化在考试中的地位降低
  • 20. 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其中一条规定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
    A . 剥夺了共产党参政议政的权力 B . 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C . 有利于政府选拔人才参与政治 D . 加强了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
  • 21. (2021高二上·嫩江月考) 1982、1983年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先后进行了机构改革,并按照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方针,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建立了老干部的离休、退休制度,开始废除实际上长期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这些措施(   )
    A . 坚持了党管干部的原则 B . 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C . 增强了行政机关的活力                  D . 进一步完善了公务员制度
  • 22. 周初的革命者从牧野之战“前徒倒戈”的事实中,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反映周初(   )
    A . 儒学居于统治地位 B . 出现敬天保民观念 C . 盛行功利主义思想 D . 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 23. 《汉书》《后汉书》等记载了两汉时期许多奉公守法的官吏事迹,他们在理讼中一方面坚持执法严明,秉公而断;另一方面又崇尚仁政,仁恕断狱。这说明了汉代(   )
    A . 实际以法家为统治思想 B . 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 C . 司法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D . 儒法结合思想渗透入司法
  • 24. 《唐六典》规定:诸外任官人,不得将亲属宾客带往任所,请占田宅、营造碾石、与百姓争利等行为都在禁令之列。由此可知唐朝政府( )
    A . 重视立法规避腐败风险 B . 法律规定过于严苛残酷 C . 制定了完善的监察法规 D . 强化地方官员异地任职
  • 25.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官员的职责在于领导发布正确的、有益的、与法律相一致的政令。犹如法律指导官员,官员也应当这样指导人民,因此完全可以说,官员是说话的法律,法律是不说话的官员。”这反映出他的主张是( )
    A . 政府官员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 B . 真正的法律必定是正义和善良的 C . 法律是约束政府官员行为的准绳 D . 权力的行使必须服从法律的规定
  • 26. 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 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材料表明(   )
    A . 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 . 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 . 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D . 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违背了人文主义思想
  • 27. 大陆法系更多采取演绎法,例如,以“故意杀人是犯罪”作为大前提,结合“某甲以故意杀人为目的拿刀捅某乙,致其失血过多死亡”的小前提,就能得出“某甲的行为构成犯罪”的结论。如果换做欧美法系的法官,可能就变成了“在之前某丙杀人案中,丙也是故意用刀捅死了别人,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所以本案中甲罪名成立”。这反映了(   )
    A . 大陆法系更符时代的要求 B . 两大法系下法律界限清晰 C . 两大法系的论证方法不同 D . 欧美法系下容易造成冤案
  • 28. 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颁布的部分法律,这些法律的颁布(   )

    时间

    法律

    意义

    1950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确定婚姻自由、一夫—妻、男女平等,移风易俗

    1950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

    1950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确立劳资两利和民主原则,用协商的方法解决企业中劳资双方利益的问题,形成新型劳资关系

    A . 巩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推动了新型社会关系的发展 C . 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推动了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 29. (2021·西宁一模) 在人民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共同纲领》草案时,许多代表建议在总纲中明确地把社会主义前途规定出来。周恩来解释说,新民主主义一定要向社会主义发展,“这个前途是肯定的,毫无疑问的,但应该经过解释、宣传特别是实践证明给全国人民看。……所以暂时不写出来,不是否定它,而是更加郑重地看待它。”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 . 对民主党派缺乏诚意 B . 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C . 看好新民主主义前途 D . 重在以实践检验真理
  • 30. 我国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的制定。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布委员长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要予以公开,广泛征求意见。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增加以网络的方式征求意见。这一发展过程(   )
    A . 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B . 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 . 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 . 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二、材料阅读题:(40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这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以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再次抽签。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摘编自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分别写出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观点的相关史实。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与近代西方的民主形式有何不同?
    3. (3) 材料三中所指的“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是指哪一政体的确立。该政体是如何确立并逐步发展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中国的社会治理存在两条平行的轨道:一是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以君主为核心,由官员与知识分子实施具体的社会治理;二是自下而上较为薄弱的基层组织自治轨道,由乡绅等乡村精英治理。

    ——费孝通《乡村重建》

    材料二

    独立后的北美13州曾经历了11年短暂的邦联制时期:州几乎被赋予了绝对的权力,而邦联政府却软弱无力。……在联邦党人的鼓吹和推动下,美国于1787年制定了宪法,开始寻求改变。

    ——刘世洪《纵向制机:变化中的美国中央—地方关系》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在地方治理上如何实现“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的。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建立之初在国家治理上面临的困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解决该困境的做法及其意义。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我国实行村民自治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