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高考生物全国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细胞的基本结构

更新时间:2021-11-10 浏览次数:124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湖北) 在真核细胞中,由细胞膜、核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葡萄糖的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生成发生在线粒体外膜 B . 细胞膜上参与主动运输的ATP酶是一种跨膜蛋白 C . 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保护自身不被酶水解 D .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和蛋白质
  • 2. (2021·山东) 细胞内分子伴侣可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KFERQ 的目标蛋白形成复合体,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 L 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该过程可通过降解α-酮戊二酸合成酶,调控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α-酮戊二酸合成酶的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 B . α-酮戊二酸含量升高不利于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C . 抑制 L 基因表达可降低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 D . 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 3. (2021·辽宁) 科研人员发现,运动能促进骨骼肌细胞合成FDC5蛋白,该蛋白经蛋白酶切割,产生的有活性的片段被称为鸢尾素。鸢尾素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使细胞中线粒体增多,能量代谢加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色 B . 鸢尾素在体内的运输离不开内环境 C . 蛋白酶催化了鸢尾素中肽键的形成 D . 更多的线粒体利于脂肪等有机物的消耗
  • 4. (2021·山东) 高尔基体膜上的 RS 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RS 的蛋白质,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RS 受体与 RS 的结合能力随 pH 升高而减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消化酶和抗体不属于该类蛋白 B . 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的过程消耗 ATP C . 高尔基体内 RS 受体所在区域的 pH 比内质网的 pH 高 D . RS 功能的缺失可能会使高尔基体内该类蛋白的含量增加
  • 5. (2021·天津) 铅可导致神经元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结构改变、高尔基体扩张,影响这些细胞器的正常功能。这些改变不会直接影响下列哪种生理过程(   )
    A . 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 B .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C . 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 D . [H]与O2结合生成水
  • 6. (2021·北京) 下图是马铃薯细胞局部的电镜照片,1~4均为细胞核的结构,对其描述错误的是(  )

    A . 1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B . 2是核与质之间物质运输的通道 C . 3是核与质的界膜 D . 4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场所
  • 7. (2021·浙江) 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
 B .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仁 C . 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

  • 8. (2021·浙江)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磷脂和糖脂分子形成的脂双层是完全对称的 B . 胆固醇镶嵌或贯穿在膜中利于增强膜的流动性

 C . 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的被动转运过程与膜蛋白无关 D . 有些膜蛋白能识别并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

  • 9. (2021·湖南) 以下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在待测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B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先加甲基绿染色,再加吡罗红染色

    C

    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先用盐酸水解,再用健那绿染色

    D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21·湖南) 血浆中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poB-100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LDL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将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PCSK9基因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突变,当突变使PCSK9蛋白活性增强时,会增加LDL受体在溶酶体中的降解,导致细胞表面LDL受体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引起LDL受体缺失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B . PCSK9基因的有些突变可能不影响血浆中LDL的正常水平 C . 引起PCSK9蛋白活性降低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D . 编码apoB-100的基因失活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 11. (2021·湖南) 关于下列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 C . 破伤风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 . 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
  • 12. (2021·湖南) 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这些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B . 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 C . 作为能量“通货”的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D . 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受温度的影响
  • 13. (2021·河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 B . 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 C . 颤藻、伞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 D . 黑藻、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
  • 14. (2021·河北) 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 B . 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核仁代谢活动旺盛 C . 许多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合成,经核孔进入细胞核 D . 细胞质中的RNA均在细胞核合成,经核孔输出
  • 15. (2021·广东) “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   )
    A . 黄鸟种群 B . 生物群落 C . 自然生态系统 D . 农业生态系统
  • 16. (2021·全国乙卷) 选择合适的试剂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所用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 B .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溶液使其着色 C . 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D . 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17. (2021·浙江) 自2020年以来,世界多地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有助于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 B . 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C . 多次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可增强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 .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抗原MHC受体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 18. (2021·浙江) 某企业宣称研发出一种新型解酒药,该企业的营销人员以非常“专业”的说辞推介其产品。下列关于解酒机理的说辞,合理的是(  )
    A . 提高肝细胞内质网上酶的活性,加快酒精的分解 B . 提高胃细胞中线粒体的活性,促进胃蛋白酶对酒精的消化 C . 提高肠道细胞中溶酶体的活性,增加消化酶的分泌以快速消化酒精 D . 提高血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活性,加快酒精转运使血液中酒精含量快速下降
  • 19. (2021·浙江) 在进行“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 B . 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切片 C . 预处理可减少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便于观察 D . 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二、多选题
  • 20. (2021·辽宁) 肝癌细胞中的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可通过微囊泡的形式分泌,如下图所示。微囊泡被单核细胞摄取后,PKM2进入单核细胞内既可催化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生成,又可诱导单核细胞分化成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微囊泡的形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微囊泡的形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 . 单核细胞分化过程中进行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 PKM2主要在单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起催化作用 D . 细胞因子促进肝癌细胞产生微囊泡属于正反馈调节
三、实验探究题
  • 21. (2021·北京)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光合产物如何进入叶脉中的筛管

    高等植物体内的维管束负责物质的长距离运输,其中的韧皮部包括韧皮薄壁细胞、筛管及其伴胞等。筛管是光合产物的运输通道。光合产物以蔗糖的形式从叶肉细胞的细胞质移动到邻近的小叶脉,进入其中的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再逐步汇入主叶脉运输到植物体其他部位。

    蔗糖进入SE-CC有甲、乙两种方式。在甲方式中,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不同细胞间的胞间连丝即可进入SE-CC。胞间连丝是相邻细胞间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通道。在乙方式中,蔗糖自叶肉细胞至SE-CC的运输(图1)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运输到韧皮薄壁细胞;②韧皮薄壁细胞中的蔗糖由膜上的单向载体W顺浓度梯度转运到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包括细胞壁)中;③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进入SE-CC中,如图2所示。SE-CC的质膜上有“蔗糖-H+共运输载体”(SU载体),SU载体与H+泵相伴存在。胞内H+通过H+泵运输到细胞外空间,在此形成较高的H+浓度,SU载体将H+和蔗糖同向转运进SE-CC中。采用乙方式的植物,筛管中的蔗糖浓度远高于叶肉细胞。

    研究发现,叶片中SU载体含量受昼夜节律、蔗糖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呈动态变化。随着蔗糖浓度的提高,叶片中SU载体减少,反之则增加。研究SU载体含量的动态变化及调控机制,对于了解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分配规律,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 (1) 在乙方式中,蔗糖经W载体由韧皮薄壁细胞运输到细胞外空间的方式属于。由H+泵形成的有助于将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转运进SE-CC中。
    2. (2) 与乙方式比,甲方式中蔗糖运输到SE-CC的过程都是通过这一结构完成的。
    3. (3) 下列实验结果支持某种植物存在乙运输方式的有_________。
      A . 叶片吸收14CO2后,放射性蔗糖很快出现在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中 B . 用蔗糖跨膜运输抑制剂处理叶片,蔗糖进入SE-CC的速率降低 C . 将不能通过细胞膜的荧光物质注射到叶肉细胞,SE-CC中出现荧光 D . 与野生型相比,SU功能缺陷突变体的叶肉细胞中积累更多的蔗糖和淀粉
    4. (4) 除了具有为生物合成提供原料、为生命活动供能等作用之外,本文还介绍了蔗糖能调节SU载体的含量,体现了蔗糖的功能。
  • 22. (2021·广东) 人体缺乏尿酸氧化酶,导致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存在形式为尿酸盐)。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部分被肾小管细胞膜上具有尿酸盐转运功能的蛋白URATL和GLUT9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目前,E是针对上述蛋白治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常用临床药物。为研发新的药物,研究人员对天然化合物F的降尿酸作用进行了研究。给正常实验大鼠(有尿酸氧化酶)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获得了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一组设为模型组,另一组灌服F设为治疗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与分泌蛋白相似,URATI和GLUT9在细胞内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需要及线粒体等细胞器(答出两种即可)共同参与,肾小管细胞通过上述蛋白重吸收——尿酸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特性,原尿中还有许多物质也需借助载体蛋白通过肾小管的细胞膜,这类跨膜运输的具体方式有
    2. (2) URAT1分布于肾小管细胞刷状缘(下图示意图),该结构有利于尿酸盐的重吸收,原因是

    3. (3) 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的正常实验大鼠)相比,模型组的自变量是,与其它两组比较,设置模型组的目的是
    4. (4) 根据尿酸盐转运蛋白检测结果,推测F降低治疗组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可能是,减少尿酸盐重吸收,为进一步评价F的作用效果,本实验需要增设对照组,具体为
  • 23. (2021·浙江)    1897年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发现,利用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还有研究发现,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某研究小组为验证上述结论,利用下列材料和试剂进行了实验。

    材料和试剂:酵母菌、酵母汁、A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生物大分子)、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实验共分6组,其中4组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葡萄糖溶液+酵母菌

    葡萄糖溶液+A溶液

    葡萄糖溶液+B溶液

    注:“+”表示有乙醇生成,“-”表示无乙醇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除表中4组外,其它2组的实验处理分别是:。本实验中,这些起辅助作用的小分子和离子存在于酵母菌、
    2. (2) 若为了确定B溶液中是否含有多肽,可用试剂来检测。若为了研究B溶液中离子M对乙醇发酵是否是必需的,可增加一组实验,该组的处理是
    3. (3) 制备无细胞的酵母汁,酵母菌细胞破碎处理时需加入缓冲液,缓冲液的作用是,以确保酶的活性。
    4. (4) 如何检测酵母汁中是否含有活细胞?(写出2项原理不同的方法及相应原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