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10...

更新时间:2021-10-26 浏览次数:18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结冰 B . 冰升华 C . 水电解 D . 雪熔化
  • 2. 据科学家推测,有证据表明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的是( )
    A . 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B . 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C . 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 D . 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 3. 形状不同的铝块、铁块、铜块浸没在水里,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它们的( )
    A . 质量相同 B . 体积相同 C . 密度相同 D . 物重相同       
  • 4. 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B . 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C . 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越强 D . 物质溶解时,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 5. 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生成物有氧气和氢气两种物质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C . 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水分子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
  • 6. 在《饱和溶液》这一课的演示实验时,老师先往一试管中加入1小匙蔗糖,然后加入10mL 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g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10g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
    A . 溶质的质量 B . 溶液的质量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 D . 蔗糖的溶解度
  • 8. 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100g溶剂中溶有10g溶质 B . 在110g溶剂中溶有10g溶质 C . 在100g溶液中含有10g溶质 D . 在110g溶液中含有10g溶质
  • 9. 关于溶液有以下几种说法: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只含有一种溶质;④溶液是无色、透明的纯净物。其中错误的是( )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2020八上·秀洲月考) 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 . 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 . 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 . 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D . 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 11. 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鸡蛋能否沉入水底可以鉴别其是否新鲜。为了验证其真实性,小亮买了些新鲜鸡蛋,并拿其中一颗进行实验。第一天放入水中的鸡蛋沉入水底(如图甲),取出鸡蛋擦干放置 50 天后,再放入水中时鸡蛋漂浮在水面(如图乙),看来网传是真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鸡蛋两次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B . 甲图中鸡蛋排开水的重力大 C . 乙图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D . 放置50天后的鸡蛋密度变大
  • 12. 常温下,对100 mL氯化钠(NaCl)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 . 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D . 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 13. 小金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B . 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C . “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 D . 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 14.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弱的是( )
    A . 开启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B .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溢出 C . 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D . 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
  • 15. 氯化钾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氯化钾

    30

    33

    35

    38

    41

    硝酸钾

    21

    31

    45

    64

    85

    A . 硝酸钾比氯化钾的溶解度大 B .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 . 升高温度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D . 在50℃时,将各5g的两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
  • 16. 小金通过学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自己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 .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 .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C .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 .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 17. 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B . 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  C . 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  D . 用降温的的方法可获得大量氯化钠晶体
  • 18. 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 , 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 , 现有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⑴若m1>m2 , 则F1一定小于F2;⑵若m1=m2 , 则F1一定大于F2

    ⑶若V1=V2 , 则F1一定小于F2;⑷若V1>V2 , 则F1一定大于F2

    A . (1)(3) B . (1)(4) C . (2)(3) D . (2)(4)
  • 19. 把木块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V1(如图甲);用细针将该木块全部压入水中,溢出水的总体积为V2(如图乙),忽略细针的体积。则( )

    A . 木块的质量为ρV2 B . 缓慢下压木块的过程中,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C . 木块全部压入水中静止时,细针对木块的压力大小为ρgV2 D . 木块的密度为 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8分)
  • 20. 分析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写出水循环的所表达的各环节名称:

      ,③

    2. (2) 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和地球引力。
    3. (3) 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填数字代号)环节可以施加影响。
  • 21. 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 (1) 碘的汽油溶液中,溶剂是
    2. (2) 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示意图来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选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 22. 小金去海边游玩时,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想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测量这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操作如下:

    1. (1) 如图甲所示,先用细线拴住石块,挂在弹簧秤上,根据弹簧秤的示数可知,石块的重力是N。
    2. (2) 如图乙所示,再将石块浸没水中,根据弹簧秤的示数可计算出石块所受的浮力是N。
    3. (3) 利用以上测量数据计算出这块鹅卵石的密度是kg/m3
  • 23. 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 (1) 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填字母)。
      A . 高锰酸钾 B . 汽油 C . 面粉
    2. (2)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是       (填字母)。
      A . 烧碱 B . 硝酸铵 C . 氯化钠
    3. (3) 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在不同条件下溶解的快慢不同。食盐固体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哪些方法加快食盐的溶解?答:。(写出两条即可)
  • 24. 如图所示,“A”和“B”表示满载的轮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静止时液面的位置。图示中的轮船是在(填“江水”或“海水”)中停泊。轮船的排水量为6000t,在海水中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N。

  • 25. 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情况,乙球下方的弹簧长度等于原长。

    1. (1) 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字母)
      A . F<F<F    B . F>F>F   C . F=F=F
    2. (2) 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选填字母)。
      A . ρ<ρ<ρ B . ρ>ρ>ρ C . ρ=ρ=ρ
    3. (3) 其中球(选填“甲”“乙”或“丙”)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0分)
  • 26. 右图所示为电解水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检验该管内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
    2. (2)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常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其目的是
    3. (3) 若取36g质量分数为1%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6g水,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7.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和过程,其中弹簧测力计所挂的是同一金属块。

    1. (1)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
    2. (2) 分析图丙、丁可知,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3. (3) 分析两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4. (4)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可得戊图中盐水的密度是kg/m3。如果在实验中不小心使戊图中的金属块接触了容器底且与容器底有力的作用,此时测量出的盐水密度值将(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 28.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NaCl)溶液。
    1. (1) 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仪器a的名称是。该实 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

    2. (2) 在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3. (3) 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记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 29. 小金在学习浮力时认识了密度计,接下来是他对密度计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1. (1) 他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如图甲、乙所示),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装水的容器是(选填“甲”或“乙”)。
    2. (2) 接着小金将一只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

      ①如丙图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点(选填“p”或“q”)。

      ②在使用过程中,小金发现细铁丝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铜丝的形状.并把铜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丁),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则杯中液面将(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 30. 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Ⅰ.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克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实验温度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80 ℃

    固体种类

    冰糖

    冰糖

    冰糖

    (粉末)

    冰糖

    (块状)

    冰糖

    食盐

    冰糖

    (粉末)

    固体质量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溶剂种类

    植物油

    溶剂质量

    50克

    5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

    1. (1) 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有,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2. (2) 请你预测一下,冰糖溶解速率最快的是第组。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2分)
  • 31. 氯化钠俗名食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药品。下表是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20

    4

    24

    20

    6

    26

    20

    8

    27.2

    20

    10

    m

    1. (1) 表中m=
    2. (2) 在这四次实验中,得到的氯化钠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3. (3) 计算第3次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4. (4) 20℃时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多少克?(需有计算过程)
  • 32. 某校兴趣小组模仿“曹冲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40cm 2 , 高度为15cm。求:

    1. (1) 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
    2. (2) 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 (3) 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
  • 33. 咸鸭蛋是中国特色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其腌制过程如下:
    1. (1) 第一步:挑选鸭蛋。将鸭蛋放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通过观察鸭蛋的浮沉情况进行挑选。现有四种食盐溶液供选择,其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关系如表一。鸭蛋的新鲜情况与其密度变化如图一。分析图一和表一信息,应选用表一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的食盐溶液才能挑选出新鲜鸭蛋。

      表一 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对照表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密度(g/cm3)

      2%

      1.01

      6%

      1.03

      10%

      1.07

      15%

      1.10

    2. (2) 第二步:配制溶液。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过大的食盐溶液,鸭蛋的水分流失快、味咸且口感不鲜;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过小的食盐溶液,防腐能力较差、营养价值会降低。人们常选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现配制2000毫升质量分数为15%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多少克。
    3. (3) 第三步:浸泡腌制。将鸭蛋放入容器再倒入15%食盐溶液将其浸没,加盖保存,如图二所示。图二中鸭蛋A的体积为70厘米3 ,计算鸭蛋A所受的浮力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