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1-12-09 浏览次数:8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假期里,小明同学参加国内旅游团。旅行中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津的爸爸马上做出了回复(如下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城市最可能是(   )
      A . 济南 B . 乌鲁木齐 C . 上海 D . 贵阳
    2. (2) 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面向的方位为(   )
      A . 东南方向 B . 东北方向 C . 西北方向 D . 西南方向
  • 2. 高山积雪的季节变化显著,科研工作者调查发现我国西北某高山积雪覆盖变化率在不同季节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规律(如下图)。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其研究有利于当地水资源的规划和融雪型灾害的防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山地夏季积雪覆盖变化率较大处,大致位于海拔(   )
      A . 1000米 B . 3500米 C . 4500米 D . 5500米
    2. (2) 影响该山地4500米以上地区,冬季积雪覆盖变化率发展趋势的原因(   )
      A . 积雪融化 B . 降水增多 C . 风力增强 D . 坡度减少
    3. (3) 每年春季该地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融雪性洪灾,推断其融雪的位置主要位于(   )
      A . 3000米以下 B . 3000米~4000米 C . 4000米~5000米 D . 5000米~6000米
  • 3. 在武夷山野外实地考察中发现集中生长且单向生长的旗状树,其中黄山松的旗状特征表现得较为明显。不同海拔高度典型的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腐殖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不同。下图示意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分布情况及旗状树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武夷山旗状树主要分布在海拔(   )
      A . 300米~1100米 B . 1100米~1700米 C . 1700米~1900米 D . 1900米~2100米
    2. (2) 与低海拔地区相比,考察队员发现高海拔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   )
      A . 植被凋落物多 B . 微生物活性高 C . 常年低温环境 D . 植被种类丰富
    3. (3) 近几十年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   )
      A . 风力增大 B . 气温升高 C . 降水增多 D . 地形变陡
  • 4. 夏季绿洲上低空不同高度的气温,昼夜均比附近的戈壁气温要低,最高甚至可低30℃左右。这主要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环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因而绿洲地区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夏季白昼,绿洲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2. (2) 湿润、凉爽的小气候特征会使绿洲地区(   )
      A . 水汽蒸发减弱 B . 风力侵蚀增强 C . 热量交换增加 D . 年降水量减少
  • 5. 环保组织“野性中国”的志愿者,在云南大理苍山白鹤溪附近进行定点溪流观测时,看到工人们正在对溪流河道进行施工(如下图),大量混凝土被平抹在河底,两侧的河堤用小石块加高并用水泥抹缝。在环保人士眼中,“三面光”的硬化河道是一种弊大于利的治理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拍摄白鹤溪大规模河道施工照片最可能时间为(   )
      A . 4月 B . 6月 C . 8月 D . 10月
    2. (2) 河底用大量混凝土抹平,河道两侧的河堤用小石块加高后,使河流(   )
      A . 自净能力增强 B . 地下水位下降 C . 生物多样性增加 D . 径流量变化减少
  • 6. M河流域位于太行山南段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拔31~862米,其中山地约占流域总面积的96%。该流域90%以上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草地和林地,生态环境引人关注。下表示意M河流域2000—2015年不同土壤侵蚀强度面积的百分比变化表(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侵蚀强度

    年份

    微度

    轻度

    中度

    强度

    极度

    剧烈

    2000

    24.30

    16.96

    11.57

    9.03

    12.19

    25.95

    2005

    32.68

    18.82

    12.61

    8.64

    11.08

    16.17

    2010

    33.39

    24.06

    13.54

    8.85

    9.95

    10.21

    2015

    41.88

    27.71

    12.68

    7.16

    6.36

    4.21

    1. (1) 该流域上下游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不同,其主要原因(   )
      A . 降水强度 B . 径流量大小 C . 地形起伏 D . 植被覆盖率
    2. (2) 2000年—2015年M河流域内面积减少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
      A . 草地 B . 林地 C . 城镇用地 D . 农田用地
    3. (3) 2000年—2015年M河流域生态环境(   )
      A . 持续脆弱 B . 相对稳定 C . 趋向变好 D . 波动恶化
  • 7. 古洞庭湖盆地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科研人员在古洞庭湖盆地打孔取物发现盆地沉积物在不同时期组成物质不同,下图示意古洞庭湖盆地ZK01钻孔面粒度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流经ZK01钻孔的河流流速最小的时期为(   )
      A . T1形成时期 B . T2形成时期 C . T3形成时期 D . T4形成时期
    2. (2) T3形成时期主要的外力作用为(   )
      A . 流水沉积 B . 流水下切 C . 流水侧蚀 D . 流水搬运
    3. (3) 科研人员发现在末次冰期古洞庭湖被疏干且水位达到最低点。其主要原因是(   )

      ①蒸发较强②降水较少③水循环加快④海平面下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8.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区域T1到T2时刻某天气系统的分布与发展过程。T2时刻卫星云图显示该区域形成很厚的浓云,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地从T1到T2时段的天气现象(   )
      A . 气压降低 B . 气温降低 C . 天气晴朗 D . 风速减小
    2. (2) T2时刻甲地东西两侧控制的气团为(   )
      A . 暖气团、冷气团 B . 暖气团、暖气团 C . 冷气团、暖气团 D . 冷气团、冷气团
  • 9. 某邮轮从丹麦出发航行45天到达中国.下图示意该邮轮途经各地的日平均气温,其中甲是某著名海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断邮轮航行经过比斯开湾的时间(   )
      A . 1月上旬 B . 3月上旬 C . 8月上旬 D . 11月上旬
    2. (2) 某船长常年执航该线路,途经甲沿岸最可能看到(   )
      A . 受热带气旋影响的暴雨 B . 大面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 河流冬季发生凌汛现象 D . 夜晚喷涌的岩浆照亮天空
二、综合题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突尼斯的软籽石榴是一种优质水果,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通常树高5~7米,该水果喜光,较耐瘠薄和干旱,怕水涝,生长季节需水极多,一般4~5月为花期,9~10月成熟,该水果于1986年引入我国,目前该品种已成为河南、浙江、湖南、江苏等地石榴产区的主栽品种,目前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水果。秦岭—淮河附近河南省是软籽石榴产区,11月份,北方寒流的突然来袭对于石榴生长影响非常大。下图为突尼斯软籽石榴分布图。

    1. (1) 副热带高气压继续北移,说出对突尼斯主产区石榴生长的影响
    2. (2) 与河南地区相比,分析突尼斯主产区软籽石榴种植间距更大的原因。
    3. (3) 调查发现秋冬季河南丘陵中上部海拔较高处石榴园,冻害发生情况较少、损失较轻。分析丘陵中上部石榴园少冻害的原因。
  •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端,境内海拔在3400—3800米之间,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黄河在玛曲段的补充水量占黄河总水流量的45%,被称为“黄河蓄水池”。20世纪80年代,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玛曲县约90%的天然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和盐碱化现象,湿地出现大面积干涸。近年来,玛曲县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下图为玛曲县示意图。

    1. (1) 说出玛曲县地形特征。
    2. (2) 分析玛曲县东南部沼泽湿地的成因。
    3. (3)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玛曲县的天然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请将下列地理事项要素进行整合,构建思维导图(要素间有逻辑关系)。

      草场退化、过度放牧、畜产品需求增加、人口增加、草群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恶化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丹吉林沙漠在我国西北阿拉善高原的西部,以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特征,沙漠东南部沙山之间分布100多个湖泊。巴丹吉林沙漠与外部并无地表水量交换,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mm,水面蒸发量可高达4000mm。较大的苏木吉林湖位于低洼地带,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湖水水位和降水量及湖北岸地下水水位动态曲线。

    1. (1) 说出苏木吉林湖湖水水位变化与降水量及地下水位的关系。
    2. (2) 多年来湖泊面积基本保持稳定,推演该湖泊盐度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 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丹霞山区域,远古时代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众多河流注入,后受内力作用影响发生垂直运动,长期在外力作用下割成一片红色山群。该山区由680多座大小石峰、石墙、石柱等构成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其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其植被形成了特殊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 (1) 从地质作用角度,描述广东丹霞山红色山群的形成过程。
    2. (2) 分析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在流水作用下出现垂直分异的原因。
    3. (3) 与山顶相比,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雨林发育的气候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