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11-30 浏览次数:9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示意某时地球光照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此时的节气为(   )
      A . 春分 B . 夏至 C . 秋分 D . 冬至
    2. (2) 该日,图中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3. (3) 该日,③地日出的方向是(   )
      A . 正东 B . 正南 C . 东北 D . 东南
  • 2. 太平洋黑鱼(又称金枪鱼)是洄游性鱼类,能够适应较大的水温范围。我国台湾省东南海域春季光照增强,水温上升,植物性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每年4~6月份大量成年黑鲔鱼借助洋流到这里产卵(如下图);幼年黑鲔鱼随洋流到达日本北方后,会借助折向东流的洋流继续向东游,到达美国及墨西哥西海岸。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太平洋黑鲔鱼4~6月份到台湾省东南海域产卵的有利条件是(   )
      A . 海水温度高 B . 天敌数量少 C . 海水盐度低 D . 饵料较丰富
    2. (2) 图中洋流到达日本北方后折向东流,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转偏向力 B . 盛行西风 C . 海陆分布 D . 海水性质
  • 3. 左图图示意某地的地质剖面,右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左图中的大理岩属于右图中的(   )
      A . I B . C . D .
    2. (2) 左图中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 . 甲—乙—丙—丁 B . 乙—甲—丙—丁 C . 乙—丁—丙—甲 D . 乙—丁—甲—丙
  • 4. 下图示意2019年10月5日10时我国东南沿海天气形势,图中L地位于气压中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此时,图中(   )

      ①M地受低压槽控制②甲、乙两地可能风速相同③L地盛行下沉气流④丙、丁两地可能气温相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 此时,丁地的天气特征可能是(   )
      A . 狂风暴雨,气温降低 B . 连续阴雨,气温升高 C . 风和日丽,气压降低 D . 天气转晴,气压升高
  • 5. 热带辐合带(如下图)是南北半球气流汇合的地带,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位置离赤道较近时,表现为南北半球两支信风的辐合,称为信风辐合带;位置远离赤道时,表现为信风与季风的辐合,称为季风辐合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影响图中热带辐合带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海陆位置 B . 太阳直射点移动 C . 洋流性质 D . 地形地势
    2. (2) 推测热带辐合带分布区域的降水类型主要是(   )
      A . 锋面雨 B . 地形雨 C . 台风雨 D . 对流雨
  • 6. 湖北省某中学地理社团暑假期间到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开展研学活动。同学们通过野外观察该区域植被分布,并查询相关资料绘制了景观带分布图(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示区域景观带的分布特征体现了(   )
      A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 地方性分异规律
    2. (2) 影响图示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热量 B . 水分 C . 光照 D . 人类活动
  • 7. 康定木兰是我国川西山区特有的一种原始落叶灌木,数量少,常与其它树种(多为小乔木)混生,每年3~4月先开花后长叶,7至9月结果。康定木兰分布区域小,主要分布于川西泸定县海螺沟、燕子沟、雨洒坪等海拔2000~2500m的湿润沟谷地带。下图示意泸定县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在川西山区与康定木兰混生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
      A . 常绿硬叶林 B . 常绿阔叶林 C . 灌丛草甸 D . 针叶阔叶混交林
    2. (2) 泸定县内可能分布康定木兰的是(   )
      A . 甲地、乙地 B . 乙地、丙地 C . 丙地、丁地 D . 甲地、丙地
二、综合题
  •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时,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正式登顶珠穆朗玛峰(28°N,87°E)。潍坊某学校(36°36'N,119°E)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绕该地理事件深入研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兴趣小组经过查询得知,5月27日学校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70°24',小明同学在老师指导下绘制了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如下图)。

    1. (1) 在图中弧线上用箭头标注地球的公转方向。在公转轨道上用“●”标注登顶珠峰当日的地球位置,并描述该日之后一周内潍坊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特点。
    2. (2) 计算登顶珠峰时刻该学校的地方时,并描述当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 (3) 兴趣小组经过查询得知,5月27日珠峰顶部的昼长与潍坊仅差几分钟。试分析其原因。
  • 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空气质量指数用于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指数越高则大气污染越严重。下图示意北京时间2020年5月14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

    1. (1) 比较甲、乙两地风速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 (2) 指出丙地的天气特点,并在下面两幅图中分别用箭头标出影响其天气系统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和垂直气流运动方向。

    3. (3) 受图中天气系统影响,某同学推测丁地未来几天空气质量指数比较高,试说明理由。
  • 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扇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左图示意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右图示意辫状河流及沙洲景观。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

    1. (1) 指出影响图中扇三角洲面积大小及形态的因素。
    2. (2) 根据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扇三角洲发育过程中沉积方式的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3. (3) 辫状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起伏较小河段以及较平坦的冲积扇上,河道较多,经多次分叉和汇聚,在数不清的大小沙洲间来回摇摆,分分合合最终形成相互交织的状态。试描述图中辫状河流的形成过程。
  • 1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克苏河发源于天山中段西部南麓地区,是塔里木河支流中水量最大的河流(如下图)。2019年3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阿克苏河开展了以"阿克苏河水文特征变化分析"为主题的考察活动。在当地水文学家王教授的带领下,他们来到阿克苏河中游,放眼望去远处呈荒漠草原景观,河流沿岸有面积较大的绿洲群。王教授介绍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和西风带来的山地降雨是阿克苏河主要补给水源。

    1. (1) 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阿克苏河年内各月径流量比率图(如下图),发现阿克苏河春季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但径流量比率较小。分析阿克苏河春季河流径流量较小的原因。

    2. (2) 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与常见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河流不同,阿克苏河冬季并没有断流。试分析该现象的成因。
    3. (3) 研学小组到达阿克苏河上游地区,发现上游流经石灰岩、白云岩山地。王教授说维吾尔语"阿克苏"意为"白水",即水呈乳白色。指出阿克苏河出现"白水"现象最明显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