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浮力

更新时间:2021-10-16 浏览次数:145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一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 . F1 B . F2 C . F3 D . F4
  • 2. (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 关于浮力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物体浸得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B . 浮力的大小跟物重有关,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小 C . 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有关,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 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物体排开液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 3. (2021七下·西湖期末) 如图所示,潜水员正潜没在海水中,他携带的气瓶可以对身上的背心进行充气或放气,以改变背心的体积大小来实现浮沉。下列对潜水员分析正确的是(  )

    A . 向海底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 B . 海水中水平游动时,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小 C . 对背心进行放气后,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大 D . 对背心进行充气后,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小
  • 4. 某兴趣小组同学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掉少量气体,烧瓶将会( )。

    A . 稍上浮,但最终悬浮在液体中 B . 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C . 稍下沉,但最终悬浮在液体中 D . 下沉,最终沉到水底
  • 5. 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中装满水,缸中水面分别漂浮着一只材料相同大小不同的玩具鸭。设甲.乙两缸底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p , 两只玩具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F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p>p B . p<p C . F>F D . F<F
  • 6. 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图示的是( )。

    A . 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关系 B . 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C .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质量的关系 D . 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 7. 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某同学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甲比乙( )。

    A . 所受浮力小 B . 质量大 C . 所受压强大 D . 密度大
  • 8. 半潜船可用来运输大型货物,空载时漂浮于海面(如图甲) ;装载时向船体水舱注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 ;待货物被拖到甲板上时,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所受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货物装载(如图丙)。半潜船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F2、F3 ,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F1>F3>F2 B . F2>F3>F1 C . F3>F1>F2 D . F3>F2>F1
  • 9.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 )。
    A . 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 B . 物体的体积和形状 C . 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D . 物体的体积和密度
  • 10. 下列情况下,不受水的浮力的物体是( )。
    A . 水中的气泡 B . 跨海大桥的桥面 C . 水中正在上浮的木块 D . 水中正在下沉的石块
  • 11. 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正方体金属块缓慢浸人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若以浸入向水中的深度为横坐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纵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的图像是( ) 。

    A . B . C . D .
  • 12. (2021九上·西湖月考) 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物体 A 的密度为 3.2×103kg/m3 B . 实验乙中,物体 A 受到的拉力为 1.0N C . 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 0.5N D . 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 0.3N
  • 13. (2021九上·杭州开学考) 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内装质量相同的水、盐水和酒精,现在分别往三个容器中加入一质量相同的木块,已知木块均漂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甲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 B . 乙容器中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 . 丙容器受到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最小 D . 三个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产生的压力一样大
  • 14. 把同一支密度计依次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时,如图所示处于静止状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液体的密度大于甲液体的密度 B . 密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工作的 C . 密度计浸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时,其所受的重力变小 D . 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 15. 圆柱体先后放人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圆柱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则( )。

    A . ρ12 ;F1>F2 B . ρ12 ;F1<F2 C . ρ12 ;F1=F2 D . ρ12 ;F1=F2
二、填空题
  • 16.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用公式表示为
  • 17. (2021八上·拱墅月考) 小明在大海里学潜水,看到海里鱼儿口中吐出的小气泡在上升至水面的过程中(出水面前)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气泡受到的重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气泡的密度,受到海水的压强,受到海水的浮力

  • 18. (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 把重5N体积为0.6立方分米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是,大小为N,物体此时处于(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
  • 19. 如图甲,一木块漂浮于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 ,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随时间(t)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温度的改变方式为 (选填“升温”或“降温") ;随温度的改变,硝酸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将(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 20. 潜水艇是靠改变来控制浮沉的。当潜水艇的水舱充满水时,受到的浮力重力,潜水艇就下沉。某潜艇从水面下10米处一直下潜到100米处的过程中,潜水艇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浮力将
  • 21. 将一块木块完全压人水面以下时,木块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木块的重力,松手后木块上浮到水面并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木块的重力。
  • 22. 如图所示,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几天后,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沉在容器底部。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

    猜想1 :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 :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 :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I,你认为他们否定猜想1的理由是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

    ①取3块马铃薯,编号A.B、C,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②配制一大杯盐水。

    ③将这3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并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马铃薯的编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A

    44.8

    39.2

    40

    33

    B

    56.1

    48.8

    50

    41

    C

    77.3

    67.9

    69

    57

    猜想2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 23. 某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溢杯、石块、水等器材,按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他的实验操作是 :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所受的重力 ;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所受的重力 ;

    ③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杯里,用空烧杯承接从溢杯里溢出的水,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承接了水后烧杯和水受到的总重力。

    1. (1) 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表(单位 :牛) :

      石块受到的重力

      空烧杯受到的重力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

      烧杯和水受到的总重力

      石块受到的浮力

      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2. (2) 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4. 人在齐胸深的水中走路时会感到轻飘飘的,这是因为人在水中受到
  • 25. 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情况,其中乙球下方的弹簧长度等于原长。

    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填字母)。

    A.F<F<F    B.F>F>F    C.F=F=F

    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填字母)。

    A.ρ    B.ρ    C.ρ

    其中球(选填“甲”“乙”或“丙")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三、实验探究题
  • 26. 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甲.乙两同学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人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所示。

    1. (1) 金属块浸没前,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逐渐 。
    2. (2) 据此,甲同学认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而乙同学则认为浮力随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继续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据此可得出的观点不具有普遍性。这个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
    3. (3) 为了深入研究,他们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 , 水的密度用ρ表示,其排出水的重力G=,通过比较数据发现F=G。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上述实验,都能得出F=G , 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G
    4. (4) 从金属块开始浸入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27. 如图所示,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高为12厘米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某同学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

    1. (1) 除图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2) 该同学从圆柱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多次测量并记下h和F,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h(厘米)

      0

      2

      4

      6

      8

      10

      12

      14

      16

      F(牛)

      9.0

      7.8

      6.6

      5.4

      4.2

      3.0

      1.8

      1.8

      1.8

      ①根据表中数据,在方格纸中画出F与h关系的图像

      ②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在物体A浸没后,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从表格中可知 :在做实验3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牛。

    3. (3) 物体A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相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8. (2021·慈溪模拟) 某研究者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及结果如右图及下表所示,请依据资料回答: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实验步骤

    ①加蔗糖溶液

    0.125M

    0.025M

    0.05M

    0.1M

    0.2M

    a1

    b1

    a2

    b2

    a3

    b3

    a4

    b4

    a5

    b5

    ②加等量叶圆片

    +

    -

    +

    -

    +

    -

    +

    -

    +

    -

    ③放置15分钟

    ④加一粒亚甲基蓝结晶

    +

    -

    +

    -

    +

    -

    +

    -

    +

    -

    ⑤取a管中一滴蓝色溶液置于b管中部

    实验结果

    蓝色液滴

     

    下沉

     

    不动

     

    微上浮

     

    上浮

     

    明显上浮

    说明:⒈“+”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⒉加入的亚甲基蓝结晶极小,溶解后会使溶液呈蓝色,对溶液浓度影响忽略不计。

    1. (1) 本实验的基本原理是:若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会吸水,从而引起a试管中溶液浓度升高。实验中,这一生理过程可通过蓝色小液滴在b管溶液中下沉这一现象来判断。
    2. (2) 实验能测出该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M的蔗糖溶液浓度。
    3. (3) 若发现这5组的实验结果是蓝色小液滴均上浮,实验应如何改进?
四、解答题
  • 29. 飞艇的体积是2000米3 , 自重4900牛,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
    1. (1) 在空气中,飞艇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 (2) 该飞艇在匀速升空时,其最大载重量为多少牛?(g取10牛/千克)
  • 30. (2021九上·西湖月考) 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40cm2、高为8cm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g=10N/kg求:

    1. (1) 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是多少?
    2. (2) 筒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 (3) 圆柱体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 31. (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 学习物质的浮沉条件时,小李做了一个观察鸡蛋悬浮的实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如图所示,先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大锥形瓶,向瓶中装满水,再取一个鸡蛋,称得其质量为55g,将它轻轻放入水中,发现鸡蛋沉至容器底部,此时用溢水杯接收溢出的水,称得溢出水的质量为50克,然后向瓶中加食盐直到鸡蛋恰好悬浮起来为止。

    1. (1) 鸡蛋沉至容器底部时,所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 (2) 当鸡蛋恰好悬浮起来时,鸡蛋所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少?此时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