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台阁牧中心校2020-202...

更新时间:2021-10-18 浏览次数:8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 1.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风雷激荡,40年岁月峥嵘,是改革开放让中国的发展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事件”。由此表明,改革开放是我国的(    )
    A .   立国之本 B . 奋斗目标 C . 强国之路 D . 根本任务
  • 2.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    )
    A . 国家的政治进步程度 B . 城乡是否平衡协调发展 C . 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D . 国家文化繁荣程度
  • 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区域发展不平衡          ②城镇化水平不高

    ③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④农村的现状无法改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按201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2016年超过30%,居全球首位,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源。这说明(    )

    ①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②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

    ③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④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5. 到2020年,我国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国家重视并做好扶贫工作(    )
    A . 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B . 有利于消除区域发展不平衡 C . 能够彻底消除城乡的发展差距 D . 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
  • 6. 在中美贸易率擦中美国政府禁止7年内向中兴通讯出售元器件、软件和技术。国内通信行业可谓真切地感受到了“芯痛”。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    )
    A . 立足于引进外国技术,消化吸收 B . 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 C . 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D .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 7. 就医预约挂号,手机就能完成;网上购物、网上预订火车票和飞机票,手机还能完成。这表明(    )
    A . 我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B . 我国教育的发展速度惊人 C . 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便蓰和丰富多彩 D . 技术的创新使人们无所不能
  • 8.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    )
    A . 科技发展水平 B . 教育 C . 科技创新能力 D . 高尖端人才的培养
  • 9. 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是政治素养提高的重要表现。下列选项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①对小 区内物业管理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自觉地参与民主决策

    ②针对噪声问题向环保部门举报﹣﹣主动履行公民义务

    ③作为选民参加选举县乡人大代表的活动﹣﹣行使选举

    ④参加某县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正式候选人的信息通过街道微信公众号公布,选举过程中进行分组讨论,到行动不便的选民家中“接”选票,“投票了吗”成为选举当天居民们交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对话,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换届选举几乎惊动了社区所有人。江干区凯旋街道换届的成功做法告诉我们(    )

    ①直接选举是民主选举的唯一形式

    ②民主选举应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③公民应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④民主选举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唯一有效方式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是( )

    ①选举民主      ②民主生活      ③民主决策       ④协商民主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2.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    )

    ①党的领导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依法治国   ④人民群众对一切国家大事拥有决策权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3. 党的19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因为(    )
    A . 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B . 国家要求每个公民都成为执法者 C .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D . 国家要求对违法行为都追究刑事责任
  • 14. “德润人心,法安天下。”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 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B . 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C .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法治文化对道德的支撑作用 D .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 15.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下列对良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体现每个人的意志和利益 B . 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 C .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 D . 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 16. (2020九上·岳阳期中) 国家信访局通过开通“手机信访平台”,进一步畅通了百姓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渠道。老百姓通过手机信访有利于(    )

    ①督促政府工作人员依法办事    ②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乱纪现象

    ③解决所有的困难    ④更好地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民主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最根本方式,发展民主是解决权力滥用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培养人们的民主精神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基本要素。由此可见,增强民主意识(    )

    ①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决定性力量

    ③有利于保证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8.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    )

    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实行礼治     ③实行善治     ④实行德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 19. (2019九上·台州月考) 如图,关于共享单车的漫画表明( )

    ①我国部分公民缺乏社会公德意识        ②我国少数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待加强

    ③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有待提高    ④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必定受到刑罚处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20. 当今,我们能不能有效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关键就在于各级政府能不能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为此(    )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

    ②我国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③加强人大对政府的监督,从而杜绝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30分。)
  • 21. 【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

    材料一:每年3月,春意盎然,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共商国是,一份份议案提案,直指住房、医疗、教育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让人们感受到两会是民意的荟萃,是群众意见、建议最为集中的表达。

    材料二: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决议草案。

    【行使民主权利增强民主意识】

    材料三:南京九名小学生,针对某些电视台在儿童节目最精彩处插播广告等问题,“上书”全国人大,希望修订《广告法》得到了全国人大法工委的重视。

    1. (1) 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2. (2)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
    3. (3) 九名小学生行使了公民的哪项民主权利?
    4. (4) 要增强民主意识我们该怎么做?
  • 22. 材料一:国务院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标志着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已纳人法治轨道。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果没有这些,国家承担的各项职责就难以实施,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1. (1) 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治国基本方略?
    2. (2) 为什么要建设法治中国?
    3. (3) 如何厉行法治?
  • 23.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并且在祝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1. (1) 我国为何如此重视创新?
    2. (2) 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3. (3)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4. (4) 青少年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