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1-11-11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高二上·西安期中)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 .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 . 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 . 以行政区划分指标 D . 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2. (2) 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A . RS技术 B . GPS技术 C . GIS技术 D . 实地考察
  • 2. 网上流行这样一首歌,歌词的内容如下: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笑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歌词中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资源贫乏,经济落后 B . 草原面积大,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C .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D . 属于半湿润地区
    2. (2) 关于材料中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地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B . 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 C . 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势高的高原面上 D . B省的烟草业突出,现在花卉种植业发展很快
  • 3. 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a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沙障是因地制宜治沙的典型 B . 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引地下水,促进植物生长,固定沙漠 C . 沙障固沙成本低,应大规模推广 D . 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2. (2) d地区农业应走的道路是(   )
      A . 商品农业 B . 粗放农业 C . 淡水养殖业 D . 生态农业
  • 4. 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有关部门对1973年至2005年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出现了河流下游断流加剧现象,最主要原因是(   )
      A . 过度樵采 B . 过度放牧 C . 过度开垦 D . 水资源利用不当
    2. (2) 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
      A . 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 B .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 C . 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 . 推广节水农业,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 5. “烧芭”属于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农耕方式,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除林区农民传统的烧荒种植外,大量棕榈油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是造成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两大主要原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①林区农民烧荒种植 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 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

      A . 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③
  • 6. 读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A . 清洁能源比重上升 B . 原油比例大幅下降 C . 煤炭消费总量下降 D . 能源类型逐步减少
    2. (2) 我国能源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有(   )

      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②能源需求总量下降

      ③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常规能源利用率将下降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7.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美国的西南部 B . 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因而是二级支流 C .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北坡 D . 在肯塔基市流入密西西比河
    2. (2) 有关田纳西河水文水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B . 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C . 流量稳定,通航价值高 D . 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3. (3) TVA在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注意调整农、林、牧结构,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B . 积极开垦草原来扩大耕地面积 C . 缩小林、草比重,积极建设自然保护区 D . 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 8. 下图是东北地区中部和西部的草业一畜牧业  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东北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是( )。

      ①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②促使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

      ③密切了中西部的协作关系         

      ④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东北地区牧业发展重点是( )。
      A . 退耕还草,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B . 继续加大粮食种植,提供大量饲料,发展饲养业 C . 发展以屠宰为主的原料型生产 D . 围绕本地区城市消费需要,发展乳畜业生产
  • 9. 中国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需要严格限制高碳产业。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其根本原因是(   )
      A . 企业为利用我国丰富的原材料 B . 企业为开发我国庞大的市场 C . 发达国家为转嫁污染 D . 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2.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该如何“过滤”国外产业转移的迁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②提高项目的投资金额 ③要警惕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 ④要提高“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0.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
      A . ①为资金 B . ②为技术 C . ③为政策 D . ④为原料
    2. (2) 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欠发达地区主要承接第三产业,以减轻生态破坏 B . 欠发达地区主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以降低生产成本 C . 发达地区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城市化水平 D . 发达地区主要输出低附加值产业,有利产业升级
  • 11. 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省际间红包流出量最大的省及其最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京一首都信息通达度高 B . 粤一外来务工人口多 C . 川—外出务工人收入高 D . 桂一旅游人口流量大
    2. (2) 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
      A . 空间邻近性 B . 要素相似性 C . 环境整体性 D . 环境差异性
  • 12.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为我国的“中三角”。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 . 工业基础雄厚 B . 水陆交通便捷 C . 自然资源丰富 D . 劳动力素质高
    2. (2) 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商品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B . 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 C . 城市带动农村,城市化水平高 D . 生态环境良好,环境质量优良
二、综合题
  • 13. (2019高二上·临渭月考) 图Ⅰ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Ⅱ是图Ⅰ中甲处的气候资料示意图。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Ⅰ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材料,分析图Ⅰ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
    2. (2) 图Ⅰ中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3) 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
  • 14. 下图为“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1)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有          , 说明其主要原因。
    2. (2) 松嫩平原多沼泽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3. (3) 松嫩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简述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 1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新华网2011年1月13日报道,经过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山西煤炭生产和运输能力大幅提高,2010年12月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省全年完成煤炭产量7.41亿吨,大秦铁路煤炭年运输量达到4.05亿吨。

    1. (1) 据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 (2) 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 (3) “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 16. 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分析回答。

    1. (1) 图中数码表示的箭头含义分别是:①是晋煤外运,②是,③是,④是南水北调。
    2. (2) 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工程。
    3. (3) 下表为受益于②工程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因该工程而每股受益较高的上市公司是。②工程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上市公司

      流通股本(万)

      2001年每股受益(元)

      行业属性

      宝钢股份

      187700

      0.20

      钢铁

      中国石化

      280000

      0.162

      石化

      禾嘉股份

      7650

      0.084

      农业

      华菱管线

      450000

      0.2682

      钢铁

      新兴筹管

      21970

      0.616

      钢铁

      石油龙昌

      7581

      0.041

      石化

      太原重工

      14400

      0.055

      机械

      申能股份

      41099

      0.64

      电力

    4. (4) ④东线工程主要是解决地区的缺水问题。从供水量和需水量两方面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下半叶东亚某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囵(地区)的变化。

    材料三:过去的2009年,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作为“来料加工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失去工作。造成“民工慌”;进入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又让企业遭遇了“民工荒”。

    1. (1) 图示a、b两地的城市化过程与“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相符的是地。
    2. (2)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将桑蚕、甘蔗、果树和花卉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逐渐减少,果基鱼塘、花基鱼塘不断增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
      A . 气候条件变化 B . 农业科技发展 C . 交通条件改善 D . 市场需求变化
    3. (3) 80年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承接韩国和港澳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4. (4) 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并结合材料简要说明2009年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荒”的主要原因
    5. (5) 能源问题是制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缓解这两个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