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通用技术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通用技术5月阶段性测试...

更新时间:2021-09-24 浏览次数:6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 1. 如图所示为一款MR头盔(MR 即混合现实Mix reality,指合并现实和虚拟世界而产生的新的可视化环境),可帮助工程师在施工现场完成施工设计,它支持渲染模式、测量模式、透视模式与建造模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便于施工设计,体现技术的目的性 B . 支持渲染模式、测量模式等多种模式,体现技术的综合性 C . 头盔强度超过普通工地头盔,这体现技术保护人的作用 D . 将混合现实技术引入头盔的设计,体现技术的创新性
  • 2. 如图所示为一款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下列技术要求中,体现人机关系体现安全目标的是(    )

    A . 鞍座长度≤0.35m B . 最高车速≤25km/h C . 具有脚踏骑行功能 D . 电动机额定功率≤400w
  • 3. 如图所示为一个提篮,其把手与篮筐之间采用螺栓螺母连接。通过改变篮筐连接部位的形状,实现拎起提篮不晃动,放下可翻倒把手(无需将螺栓螺母从把手中拧出)的功能。以下篮筐连接部位修改方案不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20·绍兴模拟) 如图所示为某零件的三视图,下列关于其尺寸标注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少标2处尺寸 B . 两处尺寸5标注重复 C . 尺寸30标注错误 D . 错标2处
  • 5. 如图所示为刹车机构的简易示意图,在力F的作用下,闸瓦可以绕固定轴座转动,抱住制动盘。连杆1、连杆2及闸瓦的受力形式是(    )

    A . 连杆1受拉,连杆2受拉,闸瓦受弯曲 B . 连杆1受压,连杆2受拉,闸瓦受弯曲 C . 连杆1受拉,连杆2受拉,闸瓦受压 D . 连杆1受压,连杆2受压,闸瓦受弯曲
  • 6. (2020·绍兴模拟) 将如图的两段圆钢通过钢管连接成更长的圆钢,圆钢刚好可以插入钢管,要求连接之后有一定的可靠性且方便拆卸。下列连接方式中最合理的是(    )

    A . 将两圆钢分别插入钢管两侧,用电焊枪进行焊接 B . 在钢管及圆钢上钻出通孔,采用铆钉连接 C . 在钢管侧面上攻出螺纹孔,用紧定螺钉连接钢管与圆钢 D . 用丝锥对钢管加工内螺纹,用板牙对圆钢制作外螺纹,圆钢与钢管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 7. (2020·杭州模拟) 经流程分析后,某药品的加工流程满足以下条件:①依次经历备料、前处理、提取、制粒、压片、包衣、颗粒分装、包装工序;②提取之后需要检验,合格进入下一工序,否则返回到前处理工序;③包衣、颗粒分装两工序后都需要检验,合格进入下一工序,否则为废品。下列满足条件的药品加工流程图为(  )
    A . B . C . D .
  • 8. 如图所示为自动节水灌溉示意图。打开闸阀,蓄水池的水在水泵的驱动下向主管输送。施肥器能按照设定的比例将肥料均匀地添加到水中,过滤器可用于处理水中的砂石、水垢等无机杂质,连在支管上毛管及渗水沟可以对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从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泵出现故障,将影响正常灌溉,体现系统的整体性 B . 该系统可实现节水灌溉,体现系统的动态性 C . 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向施肥器添加肥料以及维护过滤器,体现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D . 主管、支管、毛管采用树状网络分布,体现系统的目的性
  • 9. 如图所示是某即热式饮水机设计方案。自来水经过滤装置后进入储水箱,再送到煮水箱,煮水箱与储水箱连通,水位相同。当水位达到高水位时,进水电磁阀断电关闭,水位降到低水位时电磁阀通电进水。在打开出水龙头取水时,控制电路工作,电加热器迅速将煮水箱中的水加热至100℃,其间产生的水蒸气通过排气管排出。请完成下面小题。

    1. (1) 将煮水箱及储水箱作为被控对象,下列属于其水位控制系统干扰因素的是(    )
      A . 重新设置高低水位开关的位置 B . 电加热器无法加热 C . 在出水龙头处取水 D . 排气管伸出端截短一定长度
    2. (2) 下列关于煮水箱水温控制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被控对象为煮水箱中的水 B . 控制器为出水龙头 C . 输出量为煮水箱的水温 D . 执行器为电加热器
  • 10. [加试题]如图所示为某温控报警电路,温度过高时,BELL会发出报警声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Rt、R1、R2三个元器件外表看起来是一样的 B . V1为PNP型三极管,BELL 接在集电极 C . 用指针式多用电表测量R2时,应该用RX100挡 D . 温度变高,该热敏电阻Rt的阻值会增大
  • 11. [加试题]如图所示是检测到有红外线时能亮灯报警的电路,测试时发现始终不能亮灯,以下原因有可能的是(    )

    A . V3正负极接错了 B . R2可调范围太大 C . R3阻值太小 D . V2发射结连焊
  • 12. [加试题]如图所示的是可控硅整流器(又称晶体闸流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三极管是不同类型的,V1的发射极与V2的基极相连 B . 开关S闭合时,V2导通,V1也导通,图中A,K两点导通 C . 开关S断开时,V2截止,V1也截止,图中A,K两点断开 D . 图中AK两点导通时,流过两个三极管发射极电流IA大于Ig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6+9+3+6,共24分)
  • 13. 如图所示为一夹具组装示意图,垫板与垫板座之间用沉头螺钉固定,固定座与螺杆之间螺纹连接,通过转动活动杆可实现夹持工件的功能。

     

    请完成下列各题。

    序号

    零件名称

    规格

    1

    固定座

    2

    垫板

    3

    垫板座

    4

    螺杆

    5

    定位球

    φ 20

    6

    活动杆

    φ8×150

    7

    圆柱销

    φ3×20

    8

    内六角花形沉头螺钉

    M6×14

    9

    六角螺母

    M8

    1. (1) 夹具的组装过程需经历以下环节:

      ①将垫板座套入螺杆,用螺母固定;

      ②将垫板与垫板座的安装孔对齐,并用沉头螺钊一固定;

      ③连接螺杆与固定座;

      ④将定位球用圆柱销固定在活动杆上;

      ⑤将活动杆穿过螺杆。

      较合理的流程为⑤→→①→

    2. (2) 下列工具适合在组装时使用的是 (选择合适的一项);

      ①十字螺丝刀

      ②板牙及扳手

      ③活络扳手

    3. (3) 定位球的作用不包括 (从①可防止活动杆意外滑出;②握持舒适,无尖刺棱角,可放心使用;③锁定螺杆及垫板座的移动方向中选择合适的一项);
    4. (4) 考虑到螺杆需要经常转动,可能导致与六角螺母的连接松动。以下的方案最合理的是:(选择合适的一项)。

      ①在螺母与垫板座之间增加平垫圈和平垫圈和弹簧垫圈并拧紧

      ②在螺杆与母连接端的外侧钻小孔,安装开口销

      ③在垫板座与固定座之间增加弹簧

  • 14. 如图所示为一院子的大门,门板两侧有木柱(如图甲),在木柱上(虚框处)安装连接件,使门闩(如图乙)可以方便横向搁置,锁住大门。院子主人准备了两块材料、大小相同的木块(如图丙)。

    请你帮助设计连接件,设计要求如下:

    A.左右虚框内的连接件对称,设计时只需画出一侧连接件;

    B.用直径为8mm的圆木榫(长度适宜)将连接件安装在木柱上;

    C.门闩搁置在连接件上,取放方便;

    D.推门时搁置在连接件上的门闩不会掉落;

    E.材料为指定大小的木块。

    请根据描述与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 (1) ①画出连接件的设计草图,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②在设计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2. (2) 设计连接件时需要考虑的尺寸为(在①门闩的整体长度;②木块的总体尺寸;③门板的高度;④门闩的端部尺寸; ⑤门板的厚度 中选择合适的选项);
    3. (3) 下列对连接件的技术试验中,不合理的是 (在①将门闩搁置于连接件上,用力推门,测试门闩是否掉落;②将门闩搁置于连接件上,并在门闩上放置重物,观察门闩的形变情况;③反复取放门闩,测试是否方便及产生碰撞中选择合适的选项)。
  • 15. 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三条图线。

     

  • 16. 如图a、图b所示的两个电路中,三极管为硅管,两个LED灯参数均相同。完成以下各小题。

    1. (1) 如图a、图b所示的两个电路中,以下电子元器件实物均用不到的是 、

      A.

      B.

      C.

      D.

      E.

    2. (2) 当图a、图b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的可变电阻调至合适位置时,两个电路中的LED均能正常发光,此时M、N电位分析正确的是        
      A . M点约为0.7V,N点约为0.7V B . M点约为0.7V,N点约为4.6V C . M点约为0.7V,N点约为5.3V D . M点约为2.7V,N点约为1.4V
    3. (3) 当图a、图b中可变电阻由最大调至最小的过程中,E,F两点的电压(相对于接地)变化是        
      A . E点逐渐下降,F点逐渐上升 B . E点保持不变,F点逐渐上升 C . E点逐渐下降,F点保持不变 D . E点逐渐上升,N点保持不变
    4. (4) 请完成图a的实物图连线(虛框处),其中三极管为普通三极管,平面朝自己,三个引脚朝下,从左至右依次是e、b、c三个极;上端线为电源正极,下端线为电源负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