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1-09-28 浏览次数:1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6七上·丰城期中) 五一期间,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早期人类遗址。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人遗址 D . 河姆渡人遗址
  • 2. 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B .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 . 山顶洞人已懂得审美 D . 远古人类都过上了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生产
  • 3. (2017·怀化) 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    )

    A . 北京人 B . 半坡人 C . 河姆渡人 D . 大汶口人
  • 4. 下列人物中与炎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初)祖的是(    )
    A . 黄帝 B . C . D .
  • 5. 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 . 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 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 . 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 6. 某班级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文明成就的图片展览。下列入选“商朝篇”的是(    )

    ①龟甲辞    ②四羊方尊    ③司母戊鼎    ④《史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周礼》记述“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
    A . 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 .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 . 金文的形成和发展 D . 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 8. (2017·扬州模拟) 《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行省制 D . 科举制
  • 9. 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说的不是战国史实的是(    )
    A . 退避三舍 B . 桂陵之战 C . 马陵之战 D . 长平之战
  • 10. (2021九下·新丰月考) 下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位置所对应的圈码是(    )

    A . B . C . D .
  • 11. (2017七上·姑苏期中) 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下列措施中对战斗力提升帮助最大的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 . 奖励耕战 C . 推行县制 D . 重农抑商
  • 12. (2018七上·紫金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

    ①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②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③增强了新兴地主阶级势力

    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浪潮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3. 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 . 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 . 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 . 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统一的趋势
  • 14. (2017·娄底)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 15. “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 .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 .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 16. (2017·邵阳) 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的第75位名人的评语是“孔子之前对人类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第75 位名人是(  )

    A . 老子 B . 墨子 C . 孟子 D . 庄子
  • 17. (2018七上·高邮期中)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是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诗中“七雄”所处的时期是(    )

    A . 商朝 B . 西周 C . 战国 D . 秦朝
  • 18. (2018七下·武邑开学考) 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李冰的贡献是(    )
    A . 主持修筑灵渠 B . 主持修筑郑国渠 C . 主持修筑都江堰 D . 推行变法
  • 19. (2018·孝感) 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其所创建学派的核心思想。孔子学派的学说,从战国开始,成为天下之品学而发挥重要作用。从西汉到明清,基本处于独尊地位。而且,久而久之,这一学派的一些思想观点不断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当中。孔子创建的学派是(    )
    A . 儒家学派 B . 墨家学派 C . 道家学派 D . 法家学派
  • 20. 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关于如何治理国家,法家主张(  )
    A . 实行“仁政” B . “无为而治” C . 以法治国 D . 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二、综合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材料二: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1. (1) 材料一中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称作什么制度?
    2. (2) 上面这一制度被世袭制、“家天下”取代的标志是什么?哪一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3. (3) 材料二中西周实行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 22. 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学习完先秦历史之后,开展了一次主题为“中华文明、光芒四射”的擂台赛,分为农耕文明、青铜文明、大变革时代、科技文化四个模块来相互考查。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 (1) (模块一:农耕文明)

      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请你写出这两大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

    2. (2) (模块二:青铜文明)

      仔细欣赏下列中国古代著名的青铜器,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并谈谈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有何特点。

    3. (3) (模块三:大变革时代)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谁的主张?他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 (4) (模块四:科技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闪烁着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光芒。2006年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举出两个事例来说明殷墟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 23. 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和旧观念的抵抗……商鞅坚持公开颁行的法令,对于违反新法的,坚决依法给予处罚……将新法进行到底,取得了重大胜利。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2. (2) 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会支持哪一学派?
    3. (3) 材料二中提到商鞅变法受到旧贵族的反对,最主要是因为他在变法中推行什么措施?

      他的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什么?指出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
    5. (5) 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没有。请说明理由。
    6. (6)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你认为改革者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品质?
  • 24. 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围绕)之。

    ——《论语·为政》

    材料二: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可固法…坚持德治与法治统一,自律与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主要的治国思想是什么?这一治国思想在汉朝时期被统治者采用,举一例说明。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在继承古代和近代治国思想的基础上,你认为当今我国应采用怎样的治国方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