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11-11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纬线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此刻,太阳直射(   )
      A . 世界著名渔场 B . 世界最大的珊瑚礁 C . 寒流流经地区 D . 热带沙漠地区
    2. (2) 图幅范围内(   )
      A . 此刻,各地在同一日 B . 此刻,大部分地区是白昼 C . 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D . 此季节,N地原野一片葱茏
  • 2. 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²,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M日,若位于赤道上的旗杆正午影长与旗杆的比值为P,则(   )
      A . P=0 B . P=1 C . P>1 D . P<1
    2. (2) 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A . 太阳高度 B . 白昼长短 C . 海陆位置 D . 天气状况
  • 3.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睛朗,日出地方时为5时。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 . 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 . 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 . 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 . 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2. (2) 当地该日(   )
      A . 日落地方时为19时 B . 与海口相比白昼较短 C . 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 . 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3. (3) 下列哪一现象的产生与逆温有关(   )
      A . 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山村 B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 阴雨霏靠,连月不开
  • 4.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 北海道 B . 九州岛 C . 台湾岛 D . 海南岛
    2. (2) 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 . 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 .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 .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 5.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下列城市气候类型与乙地相同的是(   )
      A . 开普敦 B . 珀斯 C . 惠灵顿 D . 伦敦
    2. (2) 甲地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
      A .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 . 受季风环流的影响 C .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D . 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
    3. (3) 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
      A . 黑土 B . 红壤 C . 黄土 D . 棕壤
  • 6. 下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2. (2) 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 . 太平洋 B . 印度洋 C . 大西洋 D . 北冰洋
    3. (3) 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 . 地表风沙少 B . 山麓青青草 C . 树上柑橘红 D . 草场牦牛跑
  • 7. 图1示意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图2示意图1中河流E、F两水文站的多年平均流量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1中河流EF河段的流向大致是(   )
      A . 自西南流向东北 B . 自东北流向西南 C . 自西向东流 D . 自东向西流
    2. (2) F水文站测的河流全年流量较平稳的主要原因是(   )
      A . 该段河流主要补给为地下水 B . 该段河道变宽 C . 湖泊调蓄作用显著 D . 无支流汇入
    3. (3) 推测该河流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区域(   )
      A . 东北地区 B . 西北地区 C . 华北地区 D . 长江中下游地区
  • 8.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
      A . 松软路面 B . 湿滑路面 C . 冰雪路面 D . 干燥路面
    2. (2) 在最佳测试期内,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 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 . 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C . 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D . 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 9. 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乍得湖流域(   )
      A .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B . 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 . 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 . 乍得湖地处内陆,属于咸水湖
    2. (2)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 . 流域面积缩小 B . 湖泊蓄水能力减弱 C . 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 . 1963年时湖底东南低,西北高
    3. (3) 乍得湖面积减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最可能是(   )
      A . 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 . 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C .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 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 10.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农田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形成该农田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
      A . 光热 B . 地形 C . 水源 D . 土壤
    2. (2) 该地区农田景观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显不同,主要原因是(   )
      A . 农业生产方式不同 B . 饮食习惯的差异 C . 水资源的数量不同 D . 农业生产技术的差异
二、综合题
  • 1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海拔的变化特点是∶对流层大气直接热源是
    2. (2)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二氧化碳增多能使图甲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 . ①增强 B . ②减弱 C . ③减弱 D . ④增强
    3. (3) 简述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4. (4)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图乙,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 1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某国某区域水系分布及该区域K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材料二:下表为R河径流量季节分配表。

    季节

    冬季

    (12月-次年2月)

    春季

    (3月-6月)

    夏季

    (7月-8月)

    秋季

    (9月-11月)

    占全年径流量比重

    6%

    51%

    22%

    21%

    1. (1) 据图推测该国的气候特征。
    2. (2) 图甲中R河西岸沼泽广布,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3. (3) R河是流经该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五长河,但其航运价值很低。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该河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并分析其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
  • 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秘鲁鳀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近岸30海里50m水深内的海域的冷水性鱼类,其生命周期短、生长迅速、徊游和游泳的能力都较弱,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单鱼种,环境变化极大地影响鱼种的资源变动。甲图为秘鲁渔场渔汛前期(实线)和末期(虚线)水温分布,乙图为秘鲁北部、中部和南部渔场渔汛前期和末期捕鱼量的相对值(将渔汛前期中部和南部区域渔场的捕获量视为100%)。

    1. (1) 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简述秘鲁渔场的成因。
    2. (2) 说明秘鲁鳀成为世界捕获量最大的单鱼种的原因。
    3. (3) 指出渔汛前期和末期捕获量变化的原因。
    4. (4) 在"厄尔尼诺"形成的年份,东南信风较弱。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鳀生长的不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