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1-09-25 浏览次数:6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
    A .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 . 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 . 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 D . 物质是否依赖于意识的问题
  • 2.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 . 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B . 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 . 是否承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 . 是否承认人们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 3.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写道:“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上述说法同属于( )
    A . 唯心主义观点 B .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 . 科学的物质观 D .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4. 《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生活中萌发的(    )
    A .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B .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C . 唯物主义思想 D . 唯心主义思想
  • 5.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_____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 . 世界观和方法论 B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 . 思维和存在 D .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7. 法国的奥维小镇风景优美,许多画家曾在此创作。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画作与实景既“似”又“不似”,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①画作不仅是对物象的描摹和再现,更是思想的表达

    ②画作是画家通过头脑对实景加工改造的结果

    ③画家的意识活动能够反映客观存在的景象

    ④画家的意识活动能将美丽的幻想变为现实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杨树和柳树的景观生态功能突出,固碳滞尘功能强大,对北京绿化功不可没。然而,每年四五月,都是杨柳飞絮的季节。为降低飞絮给城市交通、市民健康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园林工人采取为雌株杨柳树注射药剂、嫁接、修剪等方式,有效抑制了飞絮产生。这表明,园林工人们(    )
    A . 改造了杨柳树生长的自然规律 B . 研制出不飞絮的全新杨柳树种 C . 创造条件,减少了杨柳树飞絮 D . 利用规律,改变杨柳飞絮季节
  • 9. 科学家具有天生好奇的品质,这种优秀的品质使得他们善于(    )

    ①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②从事物的个性中发现共性

    ③创造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④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内在联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0. 选项中,能够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是(    )
    A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 .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11. 下侧漫画中的做法没有正确认识到(    )

    A . 规律是我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觉到的 B . 规律并非都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 . 认识规律才能改造规律 D .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12. 科学家具有天生好奇的品质,这种优秀的品质有助于他们( )

    ①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②发现消除矛盾的独特方法

    ③创造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④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内在联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记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下图为高二某同学的笔记本,“记录区”用来在上课时快速记录,“整理区”用来课后归纳重点、补充疑问,“提示区”用来写下整个笔记的提纲或延伸说明。原始的记录→逻辑的整理 →关键的提示,这一方法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

    A .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B .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C .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D . 必然与偶然的关系
  • 14. 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和周围的事物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要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理念和学生情况之间的关系,医生要考虑处方和病情之间的关系。从哲学上归纳,就是要处理好(    )
    A .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C . 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D . 主观客观的关系
  • 15. 下图体现的哲理是(    )

    A .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计划性 B . 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C .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D . 意识活动具有科学预见性
  • 16.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    )
    A . 想问题办事情要从正确的思想出发 B .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事情办成功 C . 真理不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 .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17. 在循环经济链条中,没有废物,废物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一家企业的“废弃物”及副产品可能就是另一家企业的原料。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于人们的方向转化

    ③在循环经济链条中,企业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无条件的

    ④发展循环经济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生物钟又称生物节律,即生物的行为都按照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在运行。观察下图,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①生物行为的周期和规律是人的创造和发明

    ②生活方式与生物节律长期不符,患病风险增加

    ③夜深人静时,学习效率与身体健康可以兼得

    ④应当按生物节律恰当安排工作和生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下列是某同学的书桌上贴着这样两个公式,这两个公式启示我们(    )

    注:公式中的1代表现有学习近平,1%代表在原有的基础上的增加或减少,365代表一年。

    A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20. 下列选项中,准确反映漫画(如下图)内容,又蕴含哲学道理的漫画名称是(    )

    A . 吃要绿色,不要污染 B . 吃要辩证,不要偏食 C . 吃要适度,不能过量 D . 吃要对路,不能照抄
  • 21. 心理学家提出“一万小时定律”,大意是: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除了他们的天赋外,还要做足够数量的“练习”。如莫扎特用了十年创作出惊世作品;曹雪芹历经十年写出鸿篇巨制《红楼梦》。“一万小时定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B . 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C .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否定一切 D .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 22.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中医认为,感冒是风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大体可以分为风热型和风寒型。
     

    风热型

    风寒型

    症状

    发热重、恶寒轻。表现为头胀痛,咽痛,咳吐黄痰等

    发热轻、恶寒重。表现为头痛,四肢酸痛,鼻塞流涕等

    用药

    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颗粒等

    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等

    治疗感冒需要对症下药,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A . 矛盾具有普遍性 B . 矛盾具有斗争性 C . 矛盾具有同一性 D . 矛盾具有特殊性
  • 23. 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有时只在举手之劳间;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自带购物袋……我们能否逃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灾难?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这段话启示我们(    )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4. 下图漫画中的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并不少见。这启示我们(    )
     
    A . 要重视精神力量,坚持不懈 B . 要关注事物量变,防微杜渐 C . 应从事物的共性中发现个性 D . 要善于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 25. 人们经常引用老话儿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有些老话儿之间似乎也有冲突,如“好马不吃回头草”与“浪子回头金不换”,“退一步海阔天空”与“狭路想逢勇者胜”,等等。这些看似相互冲突的老话儿(    )

    ①各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其正确性无法被检验

    ③不应被机械地照搬套用

    ④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6. 借景是中国造园艺术的独特手法。滕王阁借赣江之景,让诗人吟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岳阳楼近借洞庭湖水、远借君山,构成气象万千的山水画面;杭州西湖借“明湖一碧,青山四围”,营造出“六桥锁烟水”的诗情画意。据此推断,中国园林“借景”艺术的奥妙在于(    )

    ①师法自然,“化他人之物为我物”

    ②因势而为,“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③构园无格,搭建园中“景”与园外“景”的主观联系

    ④借景有因,使不同景物在虚与实、远与近中相互呼应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7.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面的漫画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智力、体力以及各种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各方面都优秀,也许你在某个方面略胜一筹,但在其他方面,别人却会领先”。下列说法与漫画寓意相符的是(    )

    A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 .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D .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28. 海绵城市体现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清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开释”并加以使用,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用和削减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从哲学角度看,建设海绵城市(    )

    A . 可改变水循环规律更好造福人类 B . 需抛弃以往城市建设的所有做法 C . 能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 . 要把人的主观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
  • 29. 下面漫画《方向比速度重要》启示我们(    )

    A . 注重加快发展速度,促成事物质变 B . 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明确正确方向 C . 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保持乐观精神 D . 价值判断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
  • 30. 蔷薇花总是有刺/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绝不会没有瑕疵/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最好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有黑点看到。与这首诗反映的哲理相同的是(    )
    A .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B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二、材料分析题
  • 31.     在人们选择前进目标和获得幸福感的关系上有三种状态:当目标唯一且难以达到 时,幸福感往往很低,因为只有一条道路可通“罗马”;当目标不唯一且有多种选 择时,幸福感会随之增加,因为有多条道路可通“罗马”;当目标切合实际且实现 时,幸福感就会变为最大,因为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罗马”。

    三个“罗马”带来了三种“幸福感”,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 32.     “工匠精神”塑造出许多成就卓越的人才,也铸就了无数传世不朽的经典。同仁堂创建三百多年来,始终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为立业之本。在药材选择上,“取其地、采其时”宁缺毋滥;在药品制造中,兢兢小心、一丝不苟。故宫的文物修复师“坐得住、有耐心、不凑合”,采用传统工艺,精雕细琢每一件文物,用一双双神奇的手,让饱经岁月沧桑的受损文物焕发光彩。瑞士钟表之所以能享誉世界,是因为一代代钟表人的百年专注,精工细作,超越自我,追求极致。这种精神凝铸在每块手表的几百个细小零件和上千道工序中。
    1. (1)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2. (2) 从哲学角度,说明中学生在学业上应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 33. 阅读《道德经》第二章(可参考译文),回答问题。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

    1. (1) 指出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蕴含的哲理。
    2. (2) 说明圣人的处事原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 34.     中轴线是历史留给北京的丰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材料一  北京中轴线,肇始于元代,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全长达7.8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

    中轴线,贯穿古都的外城、内城、皇城、宫城,营造出南北起伏、东西对称的城市格局,形成了恢弘壮丽、气势磅礴的古都气象。

    中轴线以中为尊,城市布局不偏不倚;中轴线上有山(景山)有水,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轴线上有皇家文化也有百姓民俗,体现出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

    材料二  如今,中轴线保护不再单纯局限于文物保护,而是融入北京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保护中轴线,不仅要保护好其道路骨架,还要保护好两侧的结街巷胡同肌理;不仅要保护好宫殿建筑、纪念性建筑,还要保护好四合院居民建筑群;不仅要保护好城市文化景观,还要保护好自然生态景观;不仅要恢复历史风貌,还要找到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社区生活融合的结合点。

    结合材料,说明中轴线保护的思路蕴含的哲学道理。

三、图表题
  • 35. 某学习小组参加学生会举办的“中学生商业挑战赛”,成立“星星公司”,商讨营销项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何才能找准营销定位?一位同学找来SWOT分析模型并介绍说:公司要根据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短处、机遇、威胁,合理确定市场目标,赢得市场。

    SWOT分析示意图

     

    结合整个图示或局部图示,写出具体分析过程。选用一个哲学道理,说明SWOT分析过程的合理性。

四、论述题
  • 36.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身边的人和事以及环境都在发生剧烈变化。变化的时代对人们提出了新要求。

    例如,新零售要求线上线下物流数据相结合,打造新型零售体系;新制造要求改变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进而转为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

    再如,在“地球村”时代,要求人们树立全球意识,不仅要当好国家的公民,也要当好世界的“公民”。

    又如,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普遍推行走班制,课程选择权交给了我们,要求我们认识社会、学会选择、规划未来,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运用所学哲理,以“在变化的时代中改变自己”为题,或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哲理明确,联系生活实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