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模拟(小考升学考试...

更新时间:2021-09-29 浏览次数:108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细(qiān)  稀(zhōu)    嗦(duō)  军混战(fá) B . (qiăng) 兵(xiàn)   涔(céng)  然泪下(shān) C . 俐(lín)    绕(yíng)   和(cān)  茅顿开(sè) D . 藏(zhù)   急(jù)     烟(cōng)  而不舍(qiè)
  •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穿流不息    置之不理     阴谋诡计    兴高彩烈 B . 别出新裁    不计其数     郑重其事     莫名其妙 C . 眼花缭乱    迫不急待     走投无路     出类拔萃 D . 德高望重    不攻自破     再接再厉     漫不经心
  • 3. 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旦       一复始       死去知万事空 B . 别       往知来       半亩方塘一 C . 行       不而别       故人西黄鹤楼 D .        悲恸欲       知此事要躬行
  • 4. 下面各组词语中,含有不同类的词语的一项是(     )
    A . 完璧归赵   闻鸡起舞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B . 叶公好龙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废寝忘食 C . 神采奕奕   目瞪口呆   大惊失色   得意扬扬 D .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积少成多   积土成山
  • 5.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 . 垃圾分类的标语在厦门的大街小巷早已经司空见惯了。 C . 我像一只掉队的小鸟,在街上偃旗息鼓地走着。 D . 学习就是一个见微知著的过程,自己好好把握吧!
  • 6. 将下列短语依次填人语段横线上,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习近平爷爷在信中对小朋友们说:“希望你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啊,如果你是一个苦恼的人,感恩是         ;如果你是一个心灰意冷的人,感恩是         ;如果你是一个只顾索取的人,感恩是         ;如果你是一个孤独寂寞的人,感恩是        

    ①让你变得积极开朗的朋友    ②给你带来温暖的阳光

    ③教会你给予的老师          ④给你带来快乐的妙药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④②① D . ④②③①
  • 7.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让我们用诗句表达对为国为民、死得其所的英雄模范们的敬仰。下列诗句最适合的是(    )
    A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年轻的妈妈嘴轻轻地动着,好像在对孩子说着什么? B .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C . 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 D .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 9. 下面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是(    )
    A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B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D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红领巾广播站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B . 不谙水性的人,切记不要贸然下水游泳,否则难免会发生意外。 C . 老班长的个性是十分忠厚老实的人。 D . 在全国各地的红色纪念馆内,几乎每件文物都反映着我们党的初心。
  • 11. 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段通顺的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最多时有6000多条。

    ②这些地区都是您感受胡同文化的好去处。

    ③据统计,北京现有胡同1000条,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老北京景观。
    ④现今胡同景观保存相对完好的区域有东城区、西城区和前门地区。

    ⑤北京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

    ⑥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

    A . ⑥④②⑤①③ B . ⑥⑤①③④② C . ⑤④①②⑥③ D . ④②⑥③⑤①
  • 12. 下列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 . 医生对病人说:“谢谢合作,欢迎下次再来啊!” B . 姐姐对弟弟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 C . 一位司机对行人说:“没长眼睛!连怎么走路都不知道!” D . 小雨对落选的李明说:“没事的,一次失利代表不了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13. 回顾所学内容,补充名句。
    1. (1) 古诗词里藏着春天的踪迹:可能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里的“最是一年春好处,”,可能是《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还可能是《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里的“,千万和春住”。到底春天在哪里呢?《清平乐》告诉我们:“春无踪迹谁知?。”
    2. (2) 唐诗之美潜入细雨,“随风潜入夜,”;唐诗之美站在柳梢头,“,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诗之美映在寒山中,“停车坐爱枫林晚,”,唐诗之美系于钓竿上,“,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阅读与理解。
  • 14. 认真阅读下列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再完成练习。

    材料一:

    材料二:

        教育部对9省份14532名中小学学生近视率进行了调研,与2020年年底的普测相比,2021年上半年的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視率增加了15.2%,初中学生增加了8.2%,高中学生增加了3.8%。这次调研还了解了学生上网课的时间、平时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和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以及户外体育炼、照明环境、书桌的高度等因素对近视率的影响。

    在上网课的时候,以上课为目的的用眼,按每天上网课的时长来看,1小时的近视检出率是45.8%,1到2.5小时的是49.3%,而2.5到4小时的是62.4%,超过4小时的是76.7%。此次调研还了解了非学习目的的看视频时间,不超过1小时、1到2.5小时、2.5到4小时、4小时以上的近视检出率分别是50%、58%、63%和73%。

    1. (1)
      与2020年年底的普测相比,2021年上半年9省份调研的近视率增加了学段的学生增幅最大(     )
      A . 11%小学 B . 15.2%小学 C . 8.2%初中 D . 3.8%高中
    2. (2) 根据上述材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学和初中阶段,近视率会随着年级的升高减缓增长,到高中快速增长 B . 上网课的时间越长,近视检出率就越高,因而我们要合理控制网课时长 C . 非学习目的的看视频时间4小时以上的近视检出率比同时间上网课低 D . 户外体育锻炼、照明环境和书桌高度等因素也会对近视率产生一定影响
    3. (3) 上了一段时间的网课后,你的视力状况相比之前如何呢?面对即将升入初中,学习任务加重的情况,你想要从哪些方面保护自己的眼晴呢?
    4. (4) 有人说,2020年上半年的近视率增长了这么多,这都是上网课惹的祸、那就不要上网课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 15. 认真阅读文章,再完成练习。

    32个未接电话

    张振斌

        儿子千里之外的南方上学,每个周六都要打个电话。周六的中午,儿子打过电话,但因和妻子在山上挖野菜,风大,信号弱,听不清,约好回家后再联系。

        晚饭后,七点多,连续给儿子打了两遍电话,能通但没有接。以前也有这种情况,但他过一会儿就会打过来,因此我没有在意。

        春节后,儿子的舍友都走了,只剩下儿子一人,我和妻子不免有些担心。

        妻子喜欢的电视节目已经开演。我喜欢的书也读了四章,儿子的电话还没有打过来。再打儿子的电话,移动号不在服务区,联通号无法接听。于是,我就给儿子发了条短信:怎么不接电话,看到后迅速回电话。

        电视剧演完一集了。我感觉有些累,就上了床,刚要脱上衣,想起儿子还没回电话,便又打电话,不说不在服务区了,有了“嘟——嘟——”的声音。又打了两遍,仍没接通,不免有些沮丧。想起前几天,妻子曾通过QQ和儿子联系过,我也想试一下,可没有成功。一看手机,还不到九点半。自己宽慰自己:儿子可能晚上补课……

        没接到儿子的电话,睡意全无,又拿过书读起来。

        电视剧演完了,妻子来到卧室,看到我没睡,有些惊讶。我沮丧地对妻子说:“一晚上了,孩子没有接电话。”

        “你们不是中午联系过吗?”

        “打了十几次就是不接。”

        “联通号早就不用了,移动号不可能不在服务区。你看,手机上挂着QQ呢。”

        “你试试联系联系他,打一遍不通,打一遍不通,搞得人心慌意乱。”

        “你就是事多,他能有什么事?”妻子一边戗着我,一边开始打电话。书也顾不上看了,趄着身子,眼直直地瞅着妻子打电话,一遍不接,又打了一遍还不接,用QQ联系,仍然联系不上。妻子没有活现的神气了,担心牵挂瞬间爬上了额头。像是在为刚才的发怒解脱,又像是在自我安慰,也像在劝我说:“可能是静音,我给他在QQ上留了言:见信息马上回电话,甭管几点。”

        淅淅沥沥的春雨,已经下了三四个小时,雨滴敲打在阳光板上,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空气也变得沉重而阴冷了。

        黑夜中攥着手机,靠在床背上,幻想着手机能亮起来,铃声能响起来。等不到,就在拨打儿子的手机,“嘟——嘟——”声混杂着窗外吧嗒吧嗒的声响,敲打着心脏,像一只猫爪子抓在上面,恐慌焦虑慢慢在胸中升腾和蔓延。

        前半夜怎么也睡不着。后半夜,瞌睡终于压住了无奈的等待。迷迷糊糊中听见了自己断断续续的鼾声。妻子轻轻的翻动,常常让我在瞌睡中精神迷乱,恍惚中幻想着儿子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不管怎样,明早再接不到电话,就要麻烦远房表姐或直接坐飞机跑一趟。

        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一直在初春的凄风冷雨中翻来覆去,渴望期盼。

        5点17分,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抓过电话一看,真是儿子的电话,接通后传来儿子的懊悔声:“爸爸,对不起。昨晚和一个同学吃饭,感冒了。吃了药后,不到七点就睡了。手机静音,一直睡到现在。打开手机一看有你和我妈打来的32个未接电话。”

        长夜的迷惘,终因儿子的电话,看到了春天窗外的光亮,一身的紧张卸下来,感觉真的很累。

        我对儿子说:“你没事就好,我们太累了,想睡一会儿。”挂断电话,我安然入睡。

    1. (1) “我”的心理变化是贯穿整篇文章的线索,下列“我”的心理变化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没有在意一有些沮丧一心慌意乱一恐慌焦虑一安然入睡 B . 没有在意一有些沮丧一恐慌焦虑一心慌意乱一安然入睡 C . 没有在意一心慌意乱一有些沮丧一恐慌焦虑一安然入睡 D . 没有在意一心慌意乱一恐慌焦虑一有些沮丧一安然入睡
    2. (2) 为了联系上千里之外的儿子,“我”和妻子想了很多办法,已采用的联系方式有
    3. (3) “我”为什么这么着急要联系儿子?

      原因一:   

      原因二:   

    4. (4) 读读下面的句子,写出加点字对表现人物的好处。

      ①5点17分,我的手机响了起来,过电话一看,真是儿子的电话。

      ②终因儿子的电话,看到了春天窗外的光亮,一身的紧张下来。

    5. (5) 文中画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6. (6) 一觉醒来,儿子看到32个未接电话,心里会想些什么?(至少写两点)
三、习作与表达。
  • 16.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一转眼,同学们在小学校园里已度过六年的时光,这里有欢乐,也有痛苦;有成功,也有失败…请你写一件发生在校园里的令你难忘的事。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表达,要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