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朝阳区2021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三)

更新时间:2021-10-09 浏览次数:160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铺满(pū mǎn)盛满(chéng mǎn )当作(dāng  zuò) B . 好客(hào ke)重新(chóng  xīn)寒号鸟(hán hào niǎo ) C . 扎风筝(zā fēng zheng)四海为家(sì hǎi wéi jiā)
  • 2. (2019五下·嘉陵期中) 下列划线字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 . 美焕    废寝忘    飘带舞 B . 陷阵    含辛苦    鞠躬尽 C . 迫不待    深情厚    随心所
  • 3. (2020四下·兴化期末) 下列句子中,冒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料绿.... B .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C .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D . “你带伞了吗?”妈妈问:“天气预报说,中午会下雨的。”
  • 4. 下列关联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挽裤。 B .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 C . 因为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所以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D . 之所以前面的人突然停住,是因为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 5. “牛郎织女会鹊桥”描述的是(    )的情景。
    A . 七夕节 B . 端午节 C . 春节 D . 重阳节
二、积累运用。
  • 6. (2019五上·瓯海期中) 根据人物,选择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A.机智无双    B.攻无不克    C.勤劳善良    D.热心助人

    牛郎    蔺相如     廉颇    海力布

  • 7.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请你以对联的形式结合《七律 长征》写出如下对联的下联。

    上联:腾越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

    下联:

  • 8. 是谁撕坏了教授解剖学书里的彩色插页——人体图?(     )
    A . 艾美·劳伦斯 B . 贝琪 C . 格雷赛·米勒 D . 哈克
  • 9. 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悬泉瀑布;___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蝉鸣蛙语、流水潺潺;____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茉莉的浓香、菊花的清爽;__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伸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乐曲

    ③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④文学是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

    A . ①③④② B . ④②①③ C . ④③②① D . ④②③①
    1. (1) 李贺用“,快走踏清秋”表达自己强烈的报国之情;于谦用“粉骨碎身浑不怕,”表达自己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 (2) “树欲静而风不止,”告诉我们孝敬父母要及时,不要让亲情留有遗憾;“,莫把无时当有时”告诉我们要居富思贫,注意节约,不要浪费,“,事非经过不知难”告诉我们要多读书,不要到用时才意识到自己知识匮乏;要想认识一件事物或一件东西,就必须近距离观察,把它了解透彻,正如“近水知鱼性,”所说一样。
    3. (3) “纤纤擢素手,,泣涕零如雨”中“擢”的意思是:,“零”的意思是:。这几句诗用的民间故事,抒发了诗人痛苦忧伤的心情。
    4. (4) 王建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你还积累了哪些思乡名句?请写出两句:,
三、阅读理解
  • 11. 文言文阅读

    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始折旋疾     ②乃四胆落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遂以为尽操舟之术:②椎鼓径进

    3. (3) 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12. 课内阅读。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 (1) 写出反义词

      朋友——    鲜艳——     早晨——

    2. (2) 找出这段中的一个拟人句。
    3. (3) 找出这段中的一个排比句。
    4. (4) 来到学校上学的有个民族的学生,他们是:
  • 13. (2019四上·商丘月考) 语段阅读。

    麻雀<节选>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1. (1) 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填空。

      放松—    渺小——     安全——

    2. (2) 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3. (3) 文中加点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
    4. (4) 读选文的最后一自然段,猎狗之所以“后退”是因为,这也从侧面衬托了
  • 14. 课内阅读。

    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 (1)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诵(A.sòng    B.sóng     C.sōng)

      ②戒(A.jiè       B.jiē       C.jié )

    2. (2) 联系上下文解释,对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霎时:指时间很短。本文指同学们听了孙中山的请求后,马上被吓呆了。 B . 照例:指照平常的做法。 C . 鸦雀无声:指乌鸦和麻雀都不出声了。
    3. (3) 文中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是(    )
      A .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 B . 文章第6自然段的那句话 C . 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的那句话
    4. (4) 本文可分为三段,对段落的划分及段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第一段:(第1自然段)     段意: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老师只让背不给讲。 B . 第二段:(第2—7自然段)  段意:写了孙中山学习时壮着胆子请老师讲一讲课文的一件事。 C . 第三段:(第8—9自然段)  段意:赞扬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 D .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段意: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老师只让背不给讲。
    5. (5)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多选)
      A . 为了学好知识,不懂就大胆提问。 B . 为了弄清道理,挨打也值得。 C . 不怕先生,不怕打戒尺。
四、习作百花园。
  • 15. 题目:我和    ▲     

    要求:①题目中的横线可写人物,如妈妈、老师、同学,也可写其他,如猫、花、邮 票、足球等。②请注意“和”字的含义,要写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有真情实感。③字数在600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