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驻马店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1-08-24 浏览次数:8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当 时,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在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从 增大到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分子间的斥力减小,引力增大 B . 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 C . 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 D . 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一直做正功
  • 2. 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体吸收热量后,内能一定增大 B . 热量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 . 空调机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 D . 没有漏气、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其效率可能是100%
  • 3. 对于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 . 气体的质量是所有气体分子的质量之和 C . 气体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动能都增大 D . 封闭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受到重力而产生的
  • 4. (2020·新课标Ⅰ) 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 . 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 . 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 . 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 5. 是一种放射性元素,能够自发地进行一系列放射性衰变,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 是208 B . 都是 衰变 C . 衰变放出的电子是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 D . 衰变中放出的射线电离能力最强
  • 6.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 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些氢原子最多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 . 这些氢原子最多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 . 的能级跃迁到 的能级辐射的光的频率最大 D . 的能级跃迁到 的能级辐射的光的频率最大
  • 7. (2021高二下·孝感期中) 研究光电效应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 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 B . C . D .
  • 8. 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U,用等效总电阻是r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I1 , 其末端间的电压为U1。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流入用户端的电流是I2。则(  )

    A . 用户端的电压为 B . 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U C .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 r D .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1U
  • 9. 如图甲所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中心轴 匀速转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随时间 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若外接电阻 ,线圈电阻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 B .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C . 通过线圈的最大电流为 D . 理想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
二、多选题
  • 10. 如图甲所示,螺线管的匝数n=1000,横截面积S=20cm2 , 电阻r=2Ω,与螺线管中串联的外电阻R=6Ω。若穿过螺线管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螺线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由b向a B . 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低 C . 线圈两端a、b之间的电压为0.4V D . 0-2s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0.1库仑
  • 11. 课堂上,老师用如图所示的简单装置模拟电磁炉工作。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在接通交流电源后产生交变磁场,从而在金属杯底激发出涡电流将冷水烧开。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A . 增加线圈的匝数 B . 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 C . 将金属杯换为瓷杯 D . 取走线圈中的铁芯
  • 12. 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其过程如 图中从A到B的直线所示。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为 。则在此过程中(  )

    A . 外界对气体一直做正功 B . 气体的内能一直增大 C . 气体一直吸收热量 D . 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为
  • 13. 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由于放出了一个α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的径迹照片(如图所示),今测得两个相切圆半径之比 。则(  )

    A . 该衰变过程不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B . 圆轨道1是α离子的径迹 C . 圆轨道2是α粒子的径迹 D . 衰变产生的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88
三、实验题
  • 14.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滑块A和B相碰的端面上装上弹性碰撞架,它们的上端装有等宽的挡光片。

    1. (1) 实验前需要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在轨道上只放滑块A,轻推一下滑块A,其通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的时间分别为t1、t2 , 当t1t2(填“>”、“=”、“<”),则说明气垫导轨水平;
    2. (2) 滑块B置于光电门b的左侧,滑块A静置于两光电门间的某一适当位置。给B一个向右的初速度,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 ,B与A碰撞后再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 ,滑块A通过光电门a的时间为 。为完成该实验,还必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
      A . 挡光片的宽度d B . 滑块B的总质量m1 C . 滑块A的总质量m2 D . 光电门a到光电门b的间距L
    3. (3) 若滑块A和B在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 15.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电路测定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10kΩ),除了Rx、开关S、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量程0~1V,内阻约为10kΩ)

    B.电压表(量程0~10V,内阻约为100kΩ)

    C.电流表(0~1mA,内阻约为30Ω)

    D.电流表(0~0.6A,内阻约为0.05Ω)

    E.电源(电动势12V,额定电流2A,内阻不计)

    F.滑动变阻器R0(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1. (1) 为使测量尽量准确,电压表选用,电流表选用;(均填器材的字母代号)
    2. (2) 从实验原理上看,待测电阻测量值会其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造成该误差的原因是(选填“电压表V分流”或“电流表A分压”)。
四、解答题
  • 16. 在核反应堆中,常用到慢化剂(减速剂),如石墨、重水等。裂变产生的快中子与慢化剂的原子核碰撞后速度减小成为慢中子,才引发新的裂变,实现链式反应。假设减速剂的原子核质量是中子质量的 倍( ),中子与原子核的每次碰撞都可看成是弹性正碰,且每次碰撞前原子核可认为是静止的,求:
    1. (1) 第一次碰撞后中子速率与原速率之比;
    2. (2) 经过两次碰撞后中子速率与原速率之比。
  • 17. 如图所示,上端开口的导热圆柱形气缸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内用可上下移动的导热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离缸底的距离为H.现将活塞连同气缸用细绳悬挂于空中,稳定后活塞离缸底的距离为 .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p0 , 重力加速度为g,外界环境温度为T0 , 活塞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不计摩擦.求:

    1. (1) 气缸的质量;
    2. (2) 若缓慢降低环境温度,当活塞离缸底的距离再次为H时,求环境温度T.
  • 18. 如图所示,水平面(纸面)内间距为 的平行金属导轨间接一电阻,质量为 、长度为 的金属杆置于导轨上 时,金属杆在水平向右、大小为 的恒定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 时刻,金属杆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方向垂直于纸而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且在磁场中恰好能保持匀速运动。杆与导轨的电阻均忽略不计,两者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求:

    1. (1) 金属杆到达磁场左边界时的速度 的大小;
    2. (2) 金属杆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电动势 的大小;
    3. (3) 两导轨间连接的电阻的阻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