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9-18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甲、乙两图分别示意世界著名的三角洲。读图回答问题。

    1. (1) 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   )
      A . 甲大于乙 B . 乙大于甲 C . 甲乙相同 D . 无法判断
    2. (2) 有关两图中的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城市所在的半球位置相同 B . 两城市间的最短距离大约为11500千米 C . 从甲图城市到乙图城市,若沿最短航线飞行,其飞行方向为先东北后东南 D . 两城市的气候类型不同,但是气候成因相似
  • 2.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   )
      A . -150C或-250C B . -150C或-350C C . -250C或-350C D . -350C或-450C
    2. (2) 影响南极洲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洋流 C . 太阳辐射 D . 大气环流
    3. (3) ②地与③地之间的温差范围(T)为(单位:0C)(   )
      A . 30<T<50 B . 50<T<70 C . 50<T<60 D . 40<T<60
  • 3.   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左图为群众游行景观图,右图为“天安门附近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 (1) 阅兵式结束后,紧接着11:30(北京时间) “国旗方阵”和“同心共筑中国梦”方阵先后通过天安门(如图),此时( )
      A . 太阳在游行队伍的左后方向 B . 天安门城楼在国旗方阵队伍的西北方向 C . 全球处于10月2日的范围大于1/2 D . 伦敦的华人在国际标准时间18:30正在观看直播
    2. (2) 国庆假期期间(   )
      A . 唐山居民家中正午阳光射入屋内的面积逐渐减小 B . 天安门广场正午旗杆影子逐渐变长 C .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 . 莫斯科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再变大
  • 4. 下图为某区域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

    1. (1) 导致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导因素是(   )
      A . 大气环流 B . 海陆位置 C . 洋流 D . 地形
    2. (2) 乙处等降水量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   )
      A . 河谷地形,利于西南季风深入 B . 离河流较近,空气水汽充足 C . 地势较高,地形抬升作用明显 D . 山地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
  • 5. 图示北半球一年中大气上界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MJ/m2),阴影部分表示无太阳辐射。据此完成问题。

    1. (1) 图中甲到乙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A . 北半球,向北移动 B . 北半球,向南移动 C . 南半球,向北移动 D . 南半球,向南移动
    2. (2) 与Q地相比,P地太阳辐射(   )
      A . 季节差异小 B . 日变化大 C . 受地形影响大 D . 总量较小
  • 6. 读下图,回答问题。

    1. (1) 关于图中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地位于南半球 B . 图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 . 该地正吹西北风 D . 00C等温线向北弯曲
    2. (2) 有关图中河流和晨昏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 B . 该河流会有凌汛现象 C . 晨昏线为晨线 D . 此时该地昼长夜短
  • 7. 读下图,回下题。

    图中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 . 温带季风气候 B .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地中海气候 D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8.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放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据此回答问题。
    1. (1) 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侵袭   ⑤气旋过境

      A . ①②⑤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⑤ D . ①②④
    2. (2) 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
      A . 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B . 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C . 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 D . 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 9. 下表为北半球甲、乙两城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回答问题。

    城 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甲 城

    5:30

    19:00

    乙 城

    7:23

    20:37

    1. (1) 乙地经度为(   )
      A . 86°E B . 90°E C . 146°E D . 150°E
    2. (2) 甲地位于乙地的(   )
      A . 东北方 B . 西北方 C . 东南方 D . 西南方
  • 10. 右图中横坐标为某日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纵坐标为地理纬度,回答问题。

    1. (1) 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是(   )
      A . d—b—a—c B . c—d—b—a C . b—d—c—a D . a—d—b—c
    2. (2) 图中四地该日昼长时间由短到长是(   )
      A . b—c—d—a B . a—d—c—b C . d—c—a—b D . a—b—c—d
  • 11. 夏特古道北起伊犁夏特牧场,南至阿克苏的破城子,它沟通天山南北,全长120千米,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径。随着新疆南北疆公路的贯通,这条古道早已无人问津,人们从南疆的阿克苏到北疆伊宁(伊犁首府)坐火车绕行乌鲁木齐达1600多千米。据此回答问题。

    1. (1) 某徒步爱好者计划徒步穿越该古道,最适合选择(   )
      A . 1~2月 B . 3~4月 C . 7~8月 D . 9~10月
    2. (2) 徒步者发现沿线南北植被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光照 B . 纬度 C . 地形 D . 海陆位置
  • 12. 犬鼠(土拨鼠)白天活动,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使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形成了“穿堂风”,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据此,完成问题。

     

    1. (1) 如图犬鼠洞穴的“穿堂风”(   )
      A . 甲为气流出口 B . 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 C . 乙处气温较低 D . 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较高
    2. (2) 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   )
      A . 峡管效应 B . 热力环流 C . 焚风效应 D . 温室效应
    3. (3) 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   )
      A . 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 B . 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山林 C . 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 D . 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
  • 13. 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1. (1) 重庆5 500米高空的风向是( )
      A . 东风 B . 西风 C . 西南风 D . 东北风
    2. (2) 海平面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是( )
      A . 昆明、重庆、长沙、台北 B . 青岛、上海、长沙、昆明 C . 台北、长沙、重庆、昆明 D . 昆明、长沙、上海、青岛
  • 14. 华北地区某城市,一周以来天气晴好,日均温均在10℃以上。某日突降大雪,延续2日,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该城市某停车场出现“雪馒头”景观(如图),“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读图完成问题。

    1. (1) 该时段最有可能在(   )
      A . 1月初 B . 4月初 C . 7月初 D . 10月初
    2. (2) 突降大雪当天,控制该城市的天气系统是(   )
      A . 冷锋 B . 暖锋 C . 反气旋 D . 气旋
    3. (3) “雪馒头”景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 . 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B . 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 C . 方砖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D . 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二、非选择题题(共3道题,共40分)
  • 15. 读“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 (1) 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
    2. (2) 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地。
    3. (3) 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
      A . 甲地最大 B . 乙地最大 C . 丙地最大 D . 三地相同
    4. (4) 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点。
  • 16. 下图为“我国西北部分区域等高线和2013年1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2. (2)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是
    3. (3) 图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此区域河流径流量特征是
    4. (4) 图中城市形成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有
    5. (5) 此时图中A地的风向为,图中天气系统可能给该地区带来等灾害天气。
  • 17.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苏州古城以水为特色,至明末水系达到鼎盛时期,清代以来人烟辐辏,水系进入衰落阶段,现今苏州古城依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雅风貌,

    材料二  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南北向河道的东岸是街道,西岸是建筑;而东西向的河道北岸是街道,南岸是建筑。南北向河道并不是正南北向,而是南偏东7014’。据中科院调研表明苏州古城滨河区气温比远离河道的街区低1-2℃,尤其是夏季温差更大。

    材料三  经过平江路的丁香巷,都会想起戴望舒那首著名的诗《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叉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1. (1) 分析古城水巷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原因。
    2. (2) 从河水减温效应分析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布局的合理性。
    3. (3) 说明《雨巷》中的降水成因及路面材料。
    4. (4) 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简述清代古城河道减少的原因。

      问题②:简述苏州市保护古城河道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