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

更新时间:2021-09-26 浏览次数:8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施,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的诞生宣告中国迈入“法治新时代”。(    )
    A . 宪法 B . 民法典 C . 未成年人保护法 D . 刑法
  • 2.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    )
    A .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由宪法确认的 B . 宪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C . 宪法规定国家治理的所有大小事务 D . 我国宪法仅体现了国家工作人员的意志
  • 3. 下图漫画告诉我们(    )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②树立国家机关的威信,权力行使不必拘泥于制度

    ③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④只有国家才能对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6日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全面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波澜壮阔伟大历程,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事业发展成就和世界贡献。这说明(    )

    ①我国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我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③扶贫是我国保障人权的唯一举措      ④我国人权事业已发展到最高水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某校举行以“不忘初心跟党走,我与宪法共成长”为主题的国家宪法日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进行宪法常识、公民权利和义务知识的普及,引导学生做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合格小公民。通过参加这些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有了如下感悟,其中正确的是(    )

    ①宪法内容须牢记,宣传宪法我参与     ②宪法规定我权利,行使权利无边界

    ③宪法遵守我维护,践踏宪法敢斗争   ④宪法学习很重要,成年公民要遵守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的原则。(    )
    A . 统一领导 B . 分散与集中 C . 三权分立制 D . 民主集中制
  • 7. 根据图示内容,最适合作为该图名称的是(    )

    A .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C . 加强宪法监督需要增强宪法意识 D . 宪法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 8.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这需要(    )
    A . 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要相互监督,相互制衡 B .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权力 C . 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 D . 保证公民的宪法监督权力,拓宽监督途径
  • 9. 某班同学对社会生活中的事件进行讨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事件

    判断

    A

    正在上八年级的小军辍学去打工挣钱

    这是在行使劳动权,应该鼓励

    B

    小杰年满18周岁,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这是在行使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

    C

    小欣撰写的一篇小说出版获稿酬20000元,他以工作之余劳动所得为由,没有上缴税款

    小欣没有违反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

    D

    小石应征人伍后因怕苦怕累,无正当理由强烈拒绝服兵役,受到相应处罚

    小石没有履行依法服兵役的基本义务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网络聊天软件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用来传播虚假信息,成为谣言发布的途径。有人认为,手指任我划,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对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和散布者的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污染网络环境,危害社会稳定 

    ②纯属个人自由,法律无权干涉 

    ③影响公民的正常生活,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认真履行公民义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每个人的家就像是自己的一座城堡”“家是私人生活的载体,是隐私权的象征”。这几句话说明了(    )
    A .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B . 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 C . 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 D . 执法人员可以随意搜查公民住宅
  • 12. 近年来,网络反腐声势浩大,不少腐败分子被击倒。对漫画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我国人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不断扩展 B . 网络反腐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 . 加强舆论监督可以彻底消除腐败现象 D . 网络形式反腐,使公民行使监督权途径更便捷
  • 13.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是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的表现,符合此要求的是(    )

    ①小琳业余时间积极参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益活动

    ②小浩旅游时最喜欢处处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标记

    ③小俊入伍服兵役因受不了部队的纪律约束被坚持退兵

    ④小明主动参加社区志愿者“宪法伴我行”法律宣传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 14. 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对国家安全有怎样的认知?有没有将自己当作“局外人”?在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夕,《法制日报》记者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与实地采访的形式,对此进行了调查。在发起的网络问卷调查中,共收回852份有效问卷,其中93%的受访者认为,国家安全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这启示我们要(    )

    ①积极参与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全民力量

    ②认清国家安全局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观念

    ③增强国家安全责任感,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社会共识

    ④积极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贡献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5. 分析下列选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 B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做出顶层设计。这是对公民受教育权的尊重和保障 C . 在学校文艺节上用相机记录活动盛况,是对相机行使了占有权和收益权 D . 培育的苹果新品种以156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他人,是对智力成果权的认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道题,50分)
  • 16.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 (1) 请将下列内容填写在上图中横线的相应位置。

      A.监察委员会    B.人民代表大会     C.监督      D.人民法院

    2. (2) 请说出上图涉及哪些宪法相关知识。(至少两点)
  • 17. 抢车位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愈加凸显。很多老旧小区地方小,停车位少 ,居民经常因为争抢车位发生争执 。

        车主赵先生经常把自己的车停到了楼前的通道上 ,严重影响住户出行。住在同楼的居民小李对此十分不满,一天趁夜深人静时,把赵先生的车故意刮花了 。

        对此,小区居民发表了不同看法。

    1. (1) 针对两位居民的看法,请你对车主和刮车人说点什么。
    2. (2) 你建议赵先生和小李采取哪种方式解决,理由是?
  • 18. 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

    年龄

    成长历程

    宪法规定

    1岁

    小兴出生了,从这一刻起,他已经开始受到宪法保护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7岁

    小兴上学啦。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8岁

    我投票啦!我第一次参加镇人大代表的选举。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 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等,都有     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3岁

    小兴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

    第五十五条依照法律      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听了小兴与宪法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

    小明说:“看来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宪法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啊!”

    小云说:“我看过新当选国家领导人进行宪法宣誓的视频,我觉得国家领导人向宪法宣誓的仪式很庄重,宪法宣誓仪式有利于维护和彰显宪法的权威。”

    1. (1) 主持人讲述了“小兴与宪法的故事”,请你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2. (2) 请任选以上一位同学的观点,对划线部分进行补充说明。
    3. (3) 班会活动后,同学们打算在全校开展宪法宣传活动,请你推荐两种活动形式。
  • 19. 张华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查阅到我国近年来颁布或修订的法律如下:

    材料二: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宣誓制度在宪法中确认下来,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结束后,举行了庄严而又隆重的宪法宣誓仪式。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率先进行宪法宣誓,随后,新当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分别进行宪法宣誓,新当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进行了集体宣誓。洪亮而坚定的宣誓声响彻人民大会堂。这是自宪法宣誓制度施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国家领导人进行的宪法宣誓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 (1) 张华发现上述法律都在第一条注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了什么?
    2. (2)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前要进行宪法宣誓。
  • 20. 材料一:一位父亲在给正在读书的儿子的信中写道:“……①家,养活你是一种责任、义务,并不图你长大后对家有什么贡献;但对国家,②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不可不想到她的兴衰。当今中国需要一批有志青年,③希望你努力学习的同时,多储备一些知识和能力,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为祖国的发展,努力吧!”

    材料二:“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柯俊博士毕业后,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生教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毅然决定回到祖国。他向挽留他的外国朋友说:“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一吨钢在那里的作用,远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祖国为他进行科研提供了支持,而他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实现了人生价值。

    1. (1) 材料一父亲信中三处画线部分是履行哪些方面的义务?
    2. (2) 请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分析柯俊博士的人生选择。
    3. (3) 你准备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