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兴化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更新时间:2021-09-26 浏览次数:8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下列不利于化解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是(    )
    A . 融入集体,参加活动 B . 求助他人,放飞心情 C . 培养兴趣,爱好广泛 D . 瞒着老师,独自承受
  • 2. (2017七下·凉州期中) 我想我能行,即使现在不行,通过我的努力,将来也一定能行。这句话体现的心理是(    )

    A . 自尊 B . 自信 C . 自立 D . 自强
  • 3. 自强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下列属于自强表现的是(    )
    A . 算了吧,知难而退才明智 B . 放弃吧,反正肯定会失败

    D.能行吗,这不是我擅长的

    C . 试一试,勇敢地接受挑战
  • 4. 下图漫画提醒我们男女同学交往应该(    )

    ①互不接触    ②举止得体    ③掌握分寸    ④自爱自重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5.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前后的“情”分别是指(  )
    A . 情感、情绪 B . 情绪、情感 C . 情绪、情操 D . 情操、情感
  • 6.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要有羞耻之心,也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不断增强自控力。下列行为符合“行己有耻”要求的是(    )

    ①对于老师的批评毫不在意    ②乘坐公交车从不与人抢座

    ③成绩下降后更加刻苦努力    ④逃课去网吧与网友玩游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电子游戏是一种很受年轻人喜欢的休闲娱乐项目。但有些中学生沉迷于游戏世界不能自拔,最后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警示我们要(    )
    A . 拒绝不良诱惑,养成尊法守法习惯 B . 真诚面对自我,放飞自身行为 C . 勇于实践尝试,提高适应能力 D . 创造情感体验,提高执法能力
  • 8. 小英为某件事心情苦闷时,就会跑到田野放声呐喊。小英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 . 改变认知评价 B . 合理宣泄 C . 转移注意 D . 放松训练
  • 9. “一粒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这主要说明(    )
    A .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有限的 B . 集体的力量取决于成员的数量 C . 团结的集体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D . 个人融入集体才有强大的力量
  • 10. 你可以对漫画中的落榜者说(    )

    A . 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B . 落榜是人生最大的挫折 C . 让负面情感伴随一生成长 D . 将负面情感转为成长的助力
  • 11.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告诉我们(    )
    A .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B . 坚持社会公平正义 C . 坚持实行以德治国 D . 坚持实现政治清明
  • 12. 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法律这种规则,其作用发挥靠(  )

    A . 舆论的力量 B . 习惯的力量 C . 信念的力量 D . 国家强制力
  • 13.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但诸葛亮利用其气量狭小的缺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性命。《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年考不中举人,直到50多岁时,终于金榜题名,却“喜极而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情绪不稳定,也是不可调适的 B . 人的情绪丰富多样,无法控制 C . 情绪是人们的一种外在的体验 D . 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 14. 漫画《闯红灯》告诉我们(    )

    A . 法律与人如影随形 B . 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C .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D . 法律具有预测作用
  • 15.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________周岁的公民。(    )
    A . 16 B . 17 C . 18 D . 19
  • 16.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的专门法律有(   )

    ①宪法                  ②未成年人保护法

    ③义务教育法      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7. 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未成年人要(    )

    ①珍惜并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③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8. 2020年3月30日是我国第25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各地纷纷举行宣传活动,活动的开展(    )
    A .  能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B . 体现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C . 能杜绝未成年人受到伤害 D . 能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 19. 王某因交友不慎,沾染了不良习气,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启示我们(    )

    ①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谨慎交友

    ②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增强自制力

    ③增强法治意识,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④道德水平低的人一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0. 下列行为中,属于依法办事的是(    )
    A . 如果别人打了我,我一定要打他 B . 交通警察查处闯红灯行为 C . 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到商家闹事 D . 在自由市场上欺行霸市
二、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每小题1分,共5分)
三、简析题(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 26. 【生活在线】

    认真观察下列两幅图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启示我们要培养①精神;图2启示我们要开发②潜力。
    2. (2) 任选其一,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一方面的素质?
  • 27. 【与法同行】

    材料

    法律的特征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0年2月7日,疫情防控期间,顾某拒绝测量体温,辱骂殴打孙警官,被某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

    经中国检察机关批准,加拿大公民康明凯、迈克尔因触犯我国法律,被依法逮捕。

    1. (1) 根据所学知识,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完成表格上的序号空白处。
    2. (2) 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因此,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法治意识?
  • 28. 【集体有我】

    七(1)班小刚小学时就有演唱天赋,声音动听,舞台经验丰富,深得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称赞。进入初中后,学校要举行一次歌咏比赛,要求每班选出一名同学参赛。同学和老师都把本班的希望寄托在小刚身上,可是,小刚却在犹豫着……因为入学前,爸爸就对他说过,上初中后要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参加其他活动会分散精力。

    假如你是小刚,会不会报名参加比赛?为什么?

四、实践探究题(10分)
  • 29. 材料一:2020年1月29日,教育部负责人表示,防控新冠病毒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各级教育部门要全力防控,坚决防止疫情蔓延。延期开学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与此同时,各地教育部门也为保障疫情期间中小学校“停课不停学”做了大量工作。

    材料二:本学期,为打赢新冠病毒防控阻击战,确保顺利开学,某校制订了开学方案。比如:师生进校体温检测,校园内消毒等。

    1. (1) 【构筑防线】

      上述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材料一:

      材料二:

    2. (2) 【呵护成长】

      疫情期间,国家和学校切实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说说为什么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

    3. (3) 【立志担当】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倡议:

      在学习法律方面,①

      在遵守法律方面,②

      在依法维权方面,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