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71讲 根...

更新时间:2021-07-29 浏览次数:10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宁波) 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 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g B . bc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 . m3的值为21.6 D . 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
  • 2. (2021九下·海曙月考) 镁、锌、铁的混合物5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克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A . 2克 B . 3克 C . 3.5克 D . 4.5克
  • 3. (2021九下·海曙月考) 某只含铁、氧两种元素的样品A,高温时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被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测得沉淀的质量与原样品A质量相等,如果A中只含两种物质,则A中一定含有(  )
    A . FeO B . Fe2O3   C . Fe D . Fe3O4
  • 4. (2021·宁波模拟) 一定温度下,向ag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Fe(OH)3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ng B . P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达到饱和状态 C . m=c-a D . 生成Fe(OH)3的质量为(n-b+a)g
  • 5. (2021九下·柯桥月考) 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8.8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 表中a的值为3.8 B . 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X可能含有氢元素 D . 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4.4g,则无X生成
  • 6. 把6g碳在24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 . 30g B . 22g C . 32g D . 44g
  • 7. (2020九上·江北期末) 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线 Y 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 . 镁一定过量 C . 锌一定过量 D . 镁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最大 试题卷 Ⅱ
  • 8. (2020九上·台州期中) 将20克10%的盐酸与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下列物质中能跟该混合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
    A . 氯化钡 B . 氯化铁 C . 二氧化碳 D . 氢氧化钾
  • 9. (2020九上·萧山期中) 在托盘天平的两端各放一只烧杯,在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分数、等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调节至平衡。现向左边烧杯投入20.8克10%的氯化钡溶液,向右边烧杯投入21.2克铁与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重新平衡,则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   )
    A . 5.6克 B . 11.2克 C . 8.4克 D . 14克
  • 10. (2020九上·杭州月考) 将10g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氢氧化钠溶液与10g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 )
    A . 小于7 B . 等于7 C . 大于7  D . 不确定
  • 11. (2020九上·鄞州月考) 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克的A与10克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克的C和一定质量的D,,小明做实验前发现容器中只有5克B,则最多生成的D的质量为(   )
    A . 5克 B . 7克 C . 13克 D . 8克
  • 12. (2020九上·慈溪月考) 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某 100g 30%的双氧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25%,则分解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    )
    A . 6.56g B . 5.67g C . 5.3g D . 5g
  • 13. (2020八下·秀洲月考) 充分反应27g的铝与50g的氧气后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
    A . 51g B . 77g C . 75g D . 65g
  • 14. 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
    A . 0.2g B . 0.6g C . 0.8g D . 0.9g
  • 15. 13.5gCuCl2样品,当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后,得到29gAgCl沉淀,则样品中不可能混有的盐是( )
    A .   BaCl2 B . CaCl2 C . AlCl3 D . NaCl
二、填空题
  • 16. (2021九下·慈溪月考) 将12.9克 NaCl和 Na2CO3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将75克 CaCl2 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加入CaCl2溶液质量/克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克

    3

    m

    9

    10

    10

    求:

    1. (1) 表格中m的数值是
    2. (2) 溶液中 Na2CO3 完全反应是在第次实验。
    3. (3) 固体混合物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4. (4) 请画出上述过程溶液中 NaCl 质量的变化图。
  • 17. (2020九上·诸暨期末) 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杂质可能是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往溶液中通入CO2 ,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二:取14.0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产生28.7g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一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2. (2) 根据上述两个实验可判断杂质中一定没有,一定有 。
  • 18. 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pH

    13.2

    13.0

    12.7

    12.4

    12. 1

    7.0

    2.0.

    1.6

    1.3

    温度(℃)

    36.9

    37.5.

    38.0

    38.5

    38.8.

    39. 2

    39.0

    38.8

    38.6

    1. (1) 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 (2) 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
    3. (3) 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的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盐酸的密度取1.0克/毫升)
  • 19.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g。
  • 20. (2020九下·宁波竞赛) 现将氧化亚铜和铜的固体混合物6.8克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20%硫酸溶液30克,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8克固体。已知Cu2O+H2SO4=Cu+CuSO4+H2O,则原混合物中氧化亚铜和铜的质量比为
  • 21. (2020九下·宁波保送考试) 某同学为了研究生石灰CaO露置于空气中变质情况,设计如下实验,请通过分析计算:

    取10克生石灰 粉末A质量为12克 气体B 沉淀质量为2.5克

    1. (1) 生成气体B的质量为
    2. (2) 粉末A的成分除CaO外还有。(写化学式)

    3. (3) 粉末A中CaO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
  • 22. (2020九上·诸暨期末) 实验室内有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含有的杂质可能是氯化铜、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 (1) 取少许该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只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杂质一定不含
    2. (2) 取(1)中无色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有
    3. (3) 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则杂质还一定含有
  • 23. (2020九上·鄞州期末) 将20.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 (1) 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g。
    2. (2) 滴加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4. (2019·杭州) 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1. (1) 18O中的质子数是中子数是
    2. (2) 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5. (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0克,放入一个大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反应前的温度,称得残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70克。求:
    1. (1) 生成氧气的质量克?
    2. (2)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克?
三、实验探究题
  • 26. (2021·海曙模拟) 某实验小组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小科认为生石灰已变质,试剂瓶中可能含有CaO、Ca(OH)2、CaCO3等三种物质,并开展如下探究:称取10.6g样品,并设计实验方案及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内加入样品10.6g和适量的水并放出热量,并连接好仪器;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稀盐酸缓缓注入锥形瓶中,使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准确测得量筒内共收集到1100mL的水(装有水的广口瓶的水面上方铺有一层油);

    ③拆下装置后,往锥形瓶内的溶液中注入足量硝酸银溶液,至沉淀完全,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量沉淀质量。

    注:本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2g/L。

    1. (1) 试写出样品溶于水放热的化学方程式
    2. (2)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属于化学四大基本反应中的 。
    3. (3) 若不在水面上铺层油,则实验测得的样品中CaCO3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质量。
    4. (4) 在步骤③中,当沉淀质量小于g时,说明样品中还含有Ca(OH)2
  • 27. (2021·宁波模拟)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 , 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②打开止水夹K2 , 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回答:

    1. (1) 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中的CO最终转化为(填化学式)和水。
    2. (2) 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3. (3) 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选填“>”“=”“<”)
  • 28. 兴趣小组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进行拓展研究。

    【查阅资料】Ⅰ.MgCO3+Zn MgO+ZnO+CO↑

     Ⅱ.用氯化亚铜溶液吸收CO时,产生红色固体:2CuCl + 2CO+2H2O=Cu2Cl2(CO)2·2H2O↓

    【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装置气密性好):

    【实验步骤】①打开弹簧夹,通入适量氮气;②关闭弹簧夹,点燃A、B两处酒精灯;③观察实验现象;④熄灭两只酒精灯。

    【实验分析】

    1. (1) 步骤①的目的是
    2. (2) 步骤③时,B处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变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处现象是,D处出现红色固体。
    3. (3)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B处固体质量逐渐减小 B . D处现象证明A,B处发生了反应 C . 必须在E处加一只点燃的酒精灯 D . 步骤④后,应继续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4. (4) 已知A处参加反应的MgCO3质量为1.68g,C处得到沉淀质量为1g。从环保角度考虑D中CuCl质量最少需g。
  • 29. (2020九上·柯桥月考)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欲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通过实验测得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求得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得碳酸钠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①如图连接装置(除B、C外)并加入所需药品。

    ②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 m 1)(称量时注意封闭B的两端);

    ③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④连接上B、C;

    ⑤打开分液漏斗F的活塞,将稀硫酸快速加入D中后,关闭活塞;

    ⑥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⑦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 m 2)(称量时注意封闭B的两端及E右端的出口);

    ⑧计算。

    1. (1) 已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实验装置中干燥管A、B、C中都装满碱石灰,其中干燥管A的作用是
    2. (2) 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步骤③和步骤⑥中都有按动鼓气球,其中步骤⑥中按动鼓气球的目的是
    4. (4) 若所取样品的质量为 M ,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四、解答题
  • 30. (2021·宁波) 小宁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为了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又进行如下实验:取反应后的溶液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发现先有气泡产生,后生成白色沉淀。下表为产生的气体总质量、沉淀总质量与滴入碳酸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

    碳酸钠溶液总质量/g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气体总质量/g

    1.1

    2.2

    2.2

    2.2

    2.2

    2.2

    2.2

    2.2

    沉淀总质量/g

    0

    0

    2.5

    5.0

    m

    n

    9.0

    9.0

    1. (1) 表中n=
    2. (2) 所取的反应后50g溶液中溶质是 。
    3. (3) 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31. (2021·金华) 某品牌钙片的部分信息:①钙片主要成分为碳酸钙;②每片钙片的质量为1克。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用该品牌钙片做了如下实验:把100克稀盐酸分成五等份,分次将稀盐酸添加到放有10片钙片的烧杯中,充分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得到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8.0

    6.0

    4.0

    2.2

    2.2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钙片用于补“钙”。钙片中所含的钙是指       
      A . 元素 B . 单质 C . 原子
    2. (2) 10片钙片中所含碳酸钙的总质量为克;
    3. (3) 计算该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32. (2021八下·杭州期末) 在2.0g的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假设杂质不与酸反应),用数字检测仪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甲曲线表示粉末状大理石与10%的盐酸反应过程,乙曲线表示块状大理石与10%的盐酸反应过程。已知:①该条件下,二氧化碳密度为1.98g/L。②一般来说,其他条件相同,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1. (1) 根据图中信息,反应速率快的是(选填“甲”或“乙”)。
    2. (2) 求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百分含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3. (3) 请你在图中画出:用块状大理石与6%的盐酸反应的大致曲线。
  • 33. (2021八下·拱墅期末) 为测定某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钙片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小乐取10g钙片研磨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忽略水分蒸发)。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磨钙片的目的是。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选填“有”或“无”)影响。
    2. (2) 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34. (2021八下·吴兴期末) 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注:CaCl2与稀盐酸不能发生反应)。求:

    1. (1) 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
    2. (2) 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3. (3)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五、综合说理题
  • 35. (2019九上·义乌期中) 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质量和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在烧杯中分别同时投入相同质量的足量的锌粉和镁粉。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将会如何偏转呢?请判断指针发生偏转的情况并分析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