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保山市2021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一)

更新时间:2021-08-13 浏览次数:133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填空题(共4小题)
  • 1. 抄写下面句子,注意正确、工整,力求美观。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 2. 下面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强(miǎn qiǎng)     隔(jiàn gé)     诗情画意(shī qíng huà yì) B . 集(zhào jí)        蔓(chuí màn)     津津有味(jīng jīng yǒu wèi) C . (dǎn què)       裂(jūn liè)     震天动地(zhèn tiān dòng dì)
  • 3. (2020·保山模拟)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1) 却看妻(zǐ  zi)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 (2) 传说嫦娥是后羿的妻(zǐ  zi)
    3. (3) 为了寻找这件东西(xī  xi),他已经累得分不清南北东西(xī  xi)了。
  • 4. 小说的三要素指的是
二、选择题(共5小题)
  •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B . 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摘了一朵花插入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 C . 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D . 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
  • 6. 下面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以前小镇山清水秀,自从建了工厂,这里便烟尘四起,早已让人刮目相看了。 B . 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C . 有的人在生活中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内忧外患 , 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D .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记者们众星拱月般围着采访他。
  • 7. 下列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哪一项?请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青翠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    ),就连我自己也融在那闪闪的绿色之中了。

    A . 天空洒下落日的余晖 B . 湍急的河水推挤着船舷 C . 整个世界五彩斑斓 D . 天空共地面整个绿成一片
  • 8. (2020·保山模拟) 按要求写句子。
    1. (1)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 (2)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能破坏它。(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3. (3) 天空中挂着圆月。(扩写句子)
    4. (4)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写句子)
  • 9. 给下面一段新闻加上标题,限14字以内。

    3月3日下午,澳门经济司、财政司和水警稽查队联合行动,公开销毁了最近两年中缉获并已完成了行政或司法检控程序的盗版光盘约100万张。这是澳门官方首次采取这种行动。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 10. 课外阅读:

    永不凋谢的玫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

        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赞不绝口:

      径直:

    2. (2) 用一二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3. (3) 读中品味。

      ①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两次,同学们第一次“惊讶”是因;第二次“惊讶”是因为;我对感到惊讶,因为

      ②认真品读第5第6自然段,想想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妈妈,再把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补充在横线上。

    4. (4) 深层探究。

      ①你认为题目“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

      ②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的父亲

    莫言

    ①父亲读过几年私塾,蒙师是我们邻村的范二先生。我听祖母说过,父亲因调皮被范二先生用戒尺打肿手掌的事。祖母说父亲将《三字经》改编成“人之初,性不善,烟袋锅子炒鸡蛋;先生吃,学生看,撑死这个老浑蛋。”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威严的父亲竟然也是从一个顽皮少年演变过来的。

    ②在我参军离家前近二十年的记忆中,父亲可敬不可亲,甚至是有几分可怕的。其实他轻易不打人不骂人,也很少训斥我,但我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怕他。记得我与伙伴们一起玩闹时,喜欢恶作剧的人在我背后悄悄说:“你爹来了!”我顿时被吓得四肢僵硬、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大一会儿才能缓过劲儿来。不仅是我怕,我的哥哥姐姐也怕。不仅是我们怕,听姑姑说,他们那一代人,我的那些堂姑、堂叔也都怕。我听姑姑说她们年轻时,姐妹们在一起说笑,听到我父亲远远地咳嗽一声,一个个站立,屏气息声,等我父亲走了才慢慢活泼起来。

    ③曾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怕父亲,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也曾经与两位兄长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

    ④搜索我的童年记忆,父亲也曾表现过舐犊之情。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炎热的中午,在家门口右侧的那棵槐树下,父亲用剃头刀子给我剃头。我满头满脸都是肥皂泡沫,大概有几分憨态可掬吧,我听到父亲充满慈爱地说:“这个小牛犊!”

    ⑤还有一次是我十三岁那年,家里翻盖房子,因为一时找不到大人,父亲便让我与他抬一块大石头。父亲把杠子的大部分都让给了我,石头的重量几乎都压在他肩上。当我们摇摇晃晃地把石头抬到目的地时,我看到父亲用关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并赞赏地点了点头。

    ⑥近年来,父亲有好几次谈起当年对我们兄弟管教太严,言下颇有几分自责之意。我从来没把父亲的严厉当成负面的事。如果没有父亲的威严震慑,我能否取得今天这样一点成绩还不好说。

    ⑦其实,父亲的威严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的,他在私塾里所受到的教育确立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轻钱财、重名誉,即便在读书看似无用的年代里,他也一直鼓励子侄们读书。我小学辍学后,父亲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很着急。他曾给我在湖南一家工厂的子弟学校任教的大哥写信,商讨有无让我到他们学校读书的可能。在上学无望后,父亲就让我自学中医,并找了一些医书让我看,但终因我资质不够又缺少毅力半途而废。

    ⑧学医不成,父亲心中肯定对我失望,但他一直在为我的前途着想。有一次,他竟然要我学拉胡琴,起因是他去县里开会期间看了一场文艺演出,有一个拉胡琴的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叔叔年轻时学过胡琴,父亲帮我把那把旧琴要来,并要叔叔教我。虽然后来我也能拉出几首流行的歌曲,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⑨1973年8月20日,我到县里棉花加工厂去当合同工。我之所以能得到这份美差,是因为叔叔在棉花加工厂当会计,这当然也是父亲的推动。我到棉花加工厂工作后,父亲从没问过我每天挣多少钱,更没跟我要过钱。每月发了工资我交给母亲,交多交少,母亲也不过问。现在想起来,我在棉花加工厂工作期间,家里穷成那样子,母亲生了病都不买药,炕席破了都舍不得换,我却爱慕虚荣买新衣新鞋,花钱到理发铺里理大分头,与工友凑份子喝酒……挥霍钱财,真是罪过。后来,我从棉花加工厂当了兵,当兵后又提了干,成了作家,几十年一转眼过来,父亲从没问过我挣多少钱,更没跟我要过钱。每次我给他钱,他都不要,即便勉强收下,他也一分不花,等到过年时,又分发给孙子孙女和我朋友的孩子们。

    ⑩1982年暑假,我接到了部队战友的一封信,告诉我提干命令已经下来的消息。我大哥高兴地把信递给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的父亲。父亲看完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儿去了。农村青年在部队提成军官,这在当时是轰动全村的大事,父亲表现得那样冷静,那样克制。

    我写小说三十多年,父亲从未就此事发表过他的看法,但我知道他是一直担着心的。他不放过一切机会地提醒我:一定要谦虚、谨慎,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对人要宽厚,要记别人的恩,不要记别人的仇。这些几近唠叨的提醒,对我的做人、写作发挥了作用。父亲经历过很多事,对近百年高密东北乡的历史变迁了如指掌,他自身的经历也颇有传奇色彩。但他从来不说,我也不敢直接去问他。只是在家里来客,三杯酒后,借着酒兴,父亲才会打开话匣子,谈一些历史人物、陈年旧事。我知道这是父亲有意识地讲给我听的,我努力地记忆着,客人走后我就赶快找笔把这些宝贵素材记下来。

    2012年10月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父亲以他质朴的言行赢得了许多尊敬。所谓的“莫言旧居”,父亲是早就主张拆掉的,之所以未拆,是因为有孤寡老人借居。我获奖后旧居成了热点,市里要出资维修,一些商人也想借此做文章。父亲说,维修不应由政府出钱。他拿出钱来,对房子进行了简单维修。后来,父亲又做出决定,让我们将“旧居”捐献给市政府。当有人问起获奖后我的身份是否会变化时,父亲代我回答:“他获不获奖,都是农民的儿子。”当有人慷慨向我捐赠别墅时,父亲代我回答:“无功不受禄,不劳动者不得食。”

    获奖后,父亲对我说的最深刻的两句话是:“获奖前,你可以跟别人平起平坐;获奖后,你应该比别人矮半头。”父亲不仅这样要求我,他也这样要求自己。儿子获奖前,他与村里人平起平坐;儿子获奖后,他比村里人矮半头。当然,也许会有人就我父亲这两句话做出诸如“世故”甚至是“乡愿”的解读,怎么解读是别人的事,反正我是要把这两句话当成后半生的座右铭了。真心实意地感到自己比别人矮半头总比自觉高人一头要好吧。

    (选自《青年文摘》2019年第21期,有删减)

    1. (1) 作者年少成长过程中,也曾深深感受到父亲的“舐犊之情”,请简要概括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情节。
    2. (2) 根据作者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父亲的言行,你认为父亲具有哪些优秀的品格?
    3. (3) 按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①父亲看完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儿去了。(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②我写小说三十多年,父亲从未就此事发表过他的看法,但我知道他是一直担着心的。(体会加点词所蕴含的情感)

    4. (4) 你怎样理解“他获不获奖,都是农民的儿子”一句所表达的含义?
四、语言表达(共1小题)
  • 12. 大作文。

    假如我是一朵白云,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假如我是一棵大树,虽不能移动,但我想去感受世间百态……请以“假如我是   ▲   ”为题,发挥想象,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把过程写得生动有趣,做到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字数不少于4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