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下专题复习之压强(优生加练)

更新时间:2021-07-07 浏览次数:91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七下·余杭期末)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比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 B . 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比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 C . 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比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 D . 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比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小
  • 2.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是p、p、p、p , 则( )

    A . p<p<p<p B . p<p<p<p C . p<p=p<p D . p<p<p=p
  • 3. 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从甲、乙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它们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ΔF和ΔF的关系是( )

    A . ΔF一定大于ΔF B . ΔF可能大于ΔF C . ΔF一定小于ΔF D . ΔF可能小于ΔF
  • 4. 如图所示,取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块,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方式叠放(均放在中央位置),在三种叠放方式中,其中底层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p、p , 则p∶p∶p关系为( )

    A . 3∶1∶3 B . 3∶2∶3 C . 3∶3∶4 D . 2∶1∶1
  • 5. 有一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压强是p,如图所示,若切去阴影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 . F、p B . F、 p C . F、 p D . F、 p
  • 6. (2020·萧山模拟) 固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忽略容器自重)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乙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现有物体丙分别放在物体甲上和浸没在液体乙中( 液体没有溢出),若甲、乙和丙的密度分别是ρ , 则甲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P1与液体乙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2的关系(    )

    A . P1可能等于P2 B . P1一定大于P2             C . P1可能小于P D . P1一定小于P2
  • 7. (2020八上·北仑期末)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 , 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A .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 .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 .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 .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 8. (2019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和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向容器中注入高度相等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p , 装水后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F。则(    )

    A . p=p , F=F B . p>p , F=F C . p=p , F<F D . p<p , F<F
  • 9. (2019七下·嵊州期末) 如图除示、由三块材质和大小均相同的长方体1、2、3拼成的正方体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B上方中央再放置一较大的正方体A。若将B中间的长方体2抽掉后,正方体A对B压强的变化量为△P1 , 地面所受压强的变化量为△P2。关于△P1与△P2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P1一定大于△P2 B . △P1一定等于△P2 C . △P1可能大于△P2 D . △P1一定小于△P2
  • 10.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和150cm2 . 容器甲中盛有10cm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15cm高的酒精。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 , 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酒精 . (ρ酒精=0.8×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容器内水的质量为3kg B . 乙容器内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1.5×103 C . 当质量 m 的范围为 1.2kg<m<2kg 时,才能满足 p >p 酒精 D . 当质量 m 的范围为 1.2kg<m<1.8kg 时,才能满足 p >p 酒精
  • 11.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

    A . 甲切去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B . 它们切去的质量一定相同 C . 甲切去的高度一定比乙大 D . 它们切去的高度一定相同
  • 12.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相同,A的底面积大于B的底面积,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mA′、mB′分别表示A、B剩余部分的质量,pA′、pB′分别表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mA′>mB′pA′>pB B . mA′<mB′pA′>pB C . mA′<mB′pA′<pB D . mA′>mB′pA′<pB
  • 13. 如图所示,由三块材质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拼成的正方体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B上方中央再放置一边长较大的正方体A.若将B中间的长方体抽掉后,正方体A对B压强的变化量为△P1 , 地面所受压强的变化量为△P2 , 则关于△P1与△P2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P1一定大于△P2 B . △P1一定等于△P2 C . △P1可能大于△P2 D . △P1一定小于△P2
  • 14. (2019·宁波保送考试) 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和p3把甲、乙、丙按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丙对桌面的压强为(   )


    A . p1+ p2+ p3 B . C . D .
  • 15. 如图所示,容器重4牛,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下部是边长为10.0厘米的正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千克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桌面受的压力为15牛 B . 桌面所受的压强为1500帕 C .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为1牛 D .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1400帕
  • 16. (2019七下·长兴月考) 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P等于()

    A . 3:5 B . 3:2 C . 2:5 D . 9:10
  • 17. (2019·上城模拟) 制陶中有个制作土坯的阶段,小金把两个均匀圆柱体土坯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的压强相同。现沿水平虚线切去上部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如图,则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p和压力F、F的关系是( )

    A . p<p , F>F B . p>p , F<F C . p<p , F<F乙       D . p>p , F>F
  • 18. (2019·杭州模拟) 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 , 若在三个正方体上方分别水平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剩下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
    A . P=P=P B . P<P<P C . P>P>P丙     D . 无法判断
  • 19. (2019·杭州模拟) 在海滩案发现场留下了犯罪嫌疑人清晰的双脚站立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的鞋模,经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cm,每只鞋模的质量为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1.5×104Pa,(=0.9×103kg/m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只脚的面积是2.5×10-2m2 B . 犯罪嫌疑人的重力是750N C . 犯罪嫌疑人双脚站立时两只脚对地面的压强1.5×104Pa D . 犯罪嫌疑人双脚站立时,其中一只脚对地面的压强0.75×104Pa
二、填空题
  • 20. (2020八上·镇海期中) 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10N,如图甲放在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p1Pa;用水平力F1向右缓慢推动物体,使其一小部分露出桌面。在推动物体的过程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力(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下同)。物体对桌面的压强:如图乙,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2p1(选填“>”、“=”或“<”)。

  • 21. (2019八上·慈溪期末)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请回答

    1. (1) 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和p的关系为( )(选填字母代号,下同)
      A . p<p B . p=p C . p>p D . 以上都有可能
    2. (2) 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和p的关系为( )
      A . p<p B . p=p C . p>p D . 以上都有可能
  • 22. (2019七下·丽水月考)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 A、B,横截面积均相同,A 的底面向上凸起,B 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 10N 的水,A 对桌面的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对桌面的压强。若 A、B 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 , 则pAp(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3. (2019·杭州模拟) 如图所示,底面均为正方形的均匀长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1、S2 , 对地面的压强为p1、P2 , 现将甲、乙分别切去高度为h1、h2的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 相等,则p1 p2 , 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力F1 F2(填>、“=”或“<”)。

  • 24. (2018八上·宁波期中)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p , FF。(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5.

    如图所示,置于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等,注入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 26.

    如图,三个重力和底面积都相等的薄壁容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内装同种液体,并且液面等高.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关系是:PAPBPC;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关系是FAFB FC;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AP′B P′C;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F′AF′BF′C . (填“>”,“<”,“=”)液体自重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关系是:GFA , GFB , GFC(填“>”,“<”,“=”).

  • 27.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p大小关系为( )

    A . p<p B . p>p C . p=p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三、实验探究题
  • 28. (2021九下·慈溪月考) 以下是某物理兴趣小组所做的探究性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探究报告:

    ⑴如图所示,让一摞整齐的纸从斜面滑下,发现纸张变得不齐了,这是由于纸张之间有摩擦造成的。同样,让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液体也可以看作是由许多片液层组成的,各片层之间也存在着摩擦力,产生液体内部的阻力,这就是液体的粘滞性。

    ⑵晓丽用长度相同的细管来研究液体的粘滞性,做了如下实验。

    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测得1s内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如下:

    实验次数

    液体种类

    细管半径/mm

    细管两端压强差

    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mm3

    1

    1

    p

    100

    2

    1

    p

    2

    3

    2

    p

    1600

    4

    2

    p

    32

    5

    3

    p

    8100

    6

    3

    2p

    16200

    ①可见,在相同条件下,通过细管的水的体积(选填“>”、“<”、“=”)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

    ②在晓丽用油做的实验中,若细管半径是3mm,1s内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是40.5mm3 , 则细管两端的压强差是

  • 29. 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 (1) 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比较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 (2) 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   (填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 . 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B . 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C . 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3. (3) 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结论:
    4. (4) 在乙图中,若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5) 若在进行步骤(4)时,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约为Pa.(大气压强p0=1.01×105pa,ρ盐水=1.2×103kg/m3 , ρ=1.0×103kg/m3 , g=10N/kg)
  • 30. (2018八上·义乌期中) 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1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1. (1) 实验室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往往会在两个半球的接触面上涂一层油。以下操作,目的与其一样的是(      )
      A . 电解水实验中加稀硫酸 B . 塑料吸盘使用前先蘸水 C . 蒸馏实验中烧瓶底部加小石粒
    2. (2) 在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时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抽气后球内剩余空气的压强为0.4个大气压,此时拉开半球的力为F1;如果抽气后球内剩余空气的压强为0.1个大气压,此时拉开半球的力为F2 , 则F1:F2=
    3. (3) 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其原因是
    4. (4) 总共用了16匹马把两个半球拉开,则平均一对(左右各一匹)马产生的拉力是多少?(大气压的值约为105Pa,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
  • 31. 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修建时耍考虑碑体对地面的压强·在设计中可将碑体看成一个长方体,使问题简化。现要求碑体用花岗岩做成(花岗岩的密度是2·8×103千克/米3),问:

    1. (1) 如果碑体高10米、长3米、宽2米.计算碑体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2. (2) 若只知碑体的高为10米,计算碑体产生的压强。

    3. (3) 评价上面两种计算方法,哪一种算法简便?这种方法能普遍使用吗?

四、解答题
  • 32. (2020七下·越城期末) 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如何通过脚印来估测大象的质量呢?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做了脚印的石膏模型。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 , 容器和小钢珠的总质量为25千克。把石膏模型放在一张纸片上画出脚印形状,剪下“脚印”,测得质量为40克。在同一张纸上剪下一块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测出质量为5克。
    1. (1) 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 (2) 大象的质量约为多少千克?
  • 33. (2020七下·越城期末)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如图,烧杯内盛有密度为ρ的液体,我们可以设想液面下h深处有一底面积为S的水平圆面,它所受到的压力是其上方圆柱形的小液柱所产生的。

    1. (1) 请推证: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压强p=ρgh;
    2. (2) 已知圆柱形下表面所在深度为30cm,所受压强为3.6×103Pa,则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 34. 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2m和0.1m,A每立方米的质量为2×103kg,B质量为1kg。求:

    1. (1) A的质量。
    2. (2) 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 (3) 若在正方体A、B上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n截下一部分,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这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pB , 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比例n的取值范围。
  • 35. 一块写有校训的花岗岩石料质量为31.8t,立在用砖砌成的长4m、宽2m、高0.5m的水平基座上(如图所示),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2.12m2。已知每立方米砖的质量为2.05×103kg(包含基座砖缝中的水泥砂浆,g取10N/kg)。求:

    1. (1) 石料对基座的压强。
    2. (2) 石料对基座与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 36. 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底面积为10cm2 , 物体B为一正方体,边长为2cm,对地面的压强为3×104Pa。则

    1. (1) A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 (2) B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
    3. (3) 如果把A叠在B上,则B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 37. (2019七下·嵊州期末) 实心长方体甲和长方体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甲的质量为12千克,密度为0.6×103千克/米3 , 底面积为4×10-22。乙的质量为5.4千克,底面积为6×10-22

    求:

    1. (1) 图1中,长方体中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 (2) 图1中,长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 (3) 若在甲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并将截下部分叠放在乙的正上方后(如图2),甲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此时乙对水平地面压强,则甲截下部分的高度为多少米?
  • 38. (2019七下·嵊州期末) 如图1,一只底小口大的杯子(上下底均密封),上底面积S1为20厘米2 , 下底面积S2为30厘米2。杯内盛有质量为230克,深h为10厘米的水。此时杯底S1受到水的压力为F1 , 杯底S1受到水的压强为p1。已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用公式p=ρgh计算,其中ρ为液体密度(单位为千克/米3),h为处于液体中的深度(单位为米)。

    1. (1) F1的大小为牛。
    2. (2) 请对F1与杯内水的重力G之间的大小关系作一对比,并对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
    3. (3) 如果将该杯子倒置(如图2),杯底S2受到水的压力为F2 , 杯底S2受到水的压强为p2 , 则p1p2 , F1F2。(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39. (2019七下·余杭月考) 如图,在修建水沟时,常用水泥板进行铺设,这种水泥板长1.8m、宽0.9m、高0.2m。

    1. (1) 起重机将一块水泥板匀速吊起时,所用的拉力是7128N。假设水泥板的密度是均匀的,求它的密度。
    2. (2) 按照水泥板的长边与水沟两平行边线垂直的要求铺设水泥板,已知水沟宽1.0m,求水泥板对沟面的压强。(g=10N/kg)
  • 40. (2019七下·嘉兴月考) 如图所示,高为 0.3 米、底面积为 0.02 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 A 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装有重为39.2牛、深度为0.2米的水。

    1. (1) 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2. (2) 若容器重为10牛,求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3. (3) 现将底面积为 0.01 米2的实心圆柱体 B 竖直放入容器 A 中,水恰好不溢出,此时容器 A 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 Δp 容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 Δp 水,求圆柱体 B 的质量 m。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