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16 浏览次数:171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2018·平原模拟) 经典永流传。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下列诗词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花气袭人知骤暖 , 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C .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D . 何意百炼钢 , 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
  • 2.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家乡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 . 防治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 . 变废为宝,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D . 布袋购物,努力减少“白色污染”
  • 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塞进橡皮塞 B . 处理废弃药品 C . 蒸发食盐水 D . 滴加试剂
  • 4. “庄稼一枝花,要靠肥当家”。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 NH4H2PO4 B . K2CO3 C . CO(NH22 D . NH4NO3
  • 5. 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2H:表示两个氢元素 B . 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 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 . 2CH4:表示两个甲烷分子
  • 6. 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无水酒精擦洗手机屏幕 B . 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 . 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 D . 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
  • 7.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 B . 反应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 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 8. “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出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 .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 .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 .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 9.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装置①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 . 装置②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 . 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 . 装置②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 10.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 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 . 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 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 . 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
  • 11. 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下图中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 . 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丁可以为碳酸钠 B . 当甲为氯化铜时,丁可以为氢氧化钠 C . 当丁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红磷、甲烷、一氧化碳 D . 当丁为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硝酸银、氢氧化钙
  • 12. 将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存放 B . 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 . 溶液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 . 事故处理: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13.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 图A是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 图B是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 C . 图C是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 . 图D是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 14. 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要保证人身安全和仪器试剂的安全,试剂安全是指操作应避免造成试剂的污染或变质。下列操作要求中不是从试剂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 . 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别的试剂 B . 从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C .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 . 用药匙取用一种药品后,取另一药品前必须擦拭干净
  • 15.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都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B . 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 D . 在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
  • 16. 海水是一种重要资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镁等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分析该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操作Ⅰ,操作Ⅲ都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B . 固体B是Mg(OH)2 , 试剂X是盐酸 C . 加入NaOH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MgCl2完全反应 D . 处理等量海水,若将NaOH溶液换成石灰乳,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镁的产量
  • 17. (2018九上·溧水期末)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

    装置

    实验

    目的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比较Zn和Fe的

    金属活动性强弱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酸和碱中都含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或碱

    ②我们把pH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

    ③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就必须注明“↑”符号

    ④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⑤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⑥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⑦现有Al、Cu、Ag三种金属,只用CuSO4溶液不能确定其金属活动性顺序

    A . ①③⑦ B . ①②⑥ C . ③④⑤ D . ②④⑥
  • 19.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用煮沸的方法将水杀菌

    ②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③点燃并闻气味区分棉线和羊毛线

    ①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高层楼房着火时立即乘电梯逃离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寻找泄漏源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社会

    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②无机盐和水不属于营养物质

    ③添加过量防腐剂延长食品保质期

    ①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②陶瓷、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④    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风能、氢能属于新能源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2SO4、NaCl、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 B . 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5种情况 C . 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 , 可能有NaCl D . 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K2SO4 , 一定没有Na2CO3
二、填空题
  • 21. 化学知识在疫情防控中具有重要价值。
    1. (1) 预防新冠肺炎,要保持均衡膳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某同学的营养早餐是:豆浆、馒头、鸡蛋、苹果。其中馒头所提供的营养物质为
    2. (2) 医用一次性口罩内层为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聚丙烯属于材料;口罩鼻梁上的金属条通常采用铝条,铝条耐腐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过氧乙酸溶液是常用的消毒液。过氧乙酸(C2H4O3)无色且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2H4O2)。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 (1)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一个硫原子得到二个电子形成一种新粒子,该粒子的符号为

      ②氧气和硫单质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H2O和H2S。H2O、H2S中氧与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它们化合价相同的原因是

    2. (2) Na2C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3. (3) 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2所示。物质X的化学式为
三、综合题
  • 23.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课外小组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工厂废液中加入过量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用化学式表示固体甲的成分
    3. (3) 溶液甲中的金属离子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4. (4) 完成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 2
  • 24. 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图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 (2) 图乙是电解水的实验,a端为电源(填“正”或“负”)极。
    3. (3) 图丙A中的现象是;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该实验说明
  • 25. 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金属、酸、碱、盐的知识后,对金属钠的性质开展了探究活动。硏究主题:钠与水反应、钠在空气中燃烧及其产物的性质研究。

    相关信息:

    ①钠贮存在煤油中

    ④BaCl2溶液pH=7

    1. (1) 实验一: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把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表面的外皮)投入烧杯中。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且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呈红色。

      ①从实验现象可知,钠的物理性质有:A.固体;B.硬度小;C.密度比水小;D.

      ②烧杯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含有(填化学式)。

      ③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某溶液至红色恰好消失(无其它现象),所得溶液中溶质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则滴加的是(填化学式)溶液。

    2. (2) 实验二:另取一小块钠(如实验一处理)放在石棉网上灼烧,金属钠燃烧并产生黄色火焰,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将淡黄色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段时间后变为白色粉末。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该白色粉末可能是:Ⅰ.NaOH;Ⅱ.Na2CO3;Ⅲ.

      为确定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过量的溶液

      综合实验现象判断,此白色粉末是Na2CO3

      ②静止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溶液

      无明显现象

四、计算题
  • 26. 常用的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请完成下列计算。
    1. (1) 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 (2) 92g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g。
  • 27. (2020·黔南州) 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30g稀硫酸样品于烧杯中,将1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 (2) 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