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06 浏览次数:282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 1.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他们都认为政治统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是(  )
    A . 选贤举能 B . 复古崇礼 C . 富国强兵 D . 取得民心
  • 2.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进一步完善了秦王朝创造的监察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表现在(  )
    A . 推行郡县制度 B . 实行分封制度 C . 建立刺史制度 D . 创立科举制度
  • 3. 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诗句中“西去和亲”的人是(  )
    A . 文成公主 B . 武则天 C . 张骞 D . 李清照
  • 4. 宋代市舶收入,977 年为30万缗(货币单位), 978 年为50万缗,1159 年为200万缗。这些数据反映了宋代(  )
    A . 农业生产的繁荣 B . 海外贸易的发展 C . 经济作物的种植 D . 南方人口的增长
  • 5.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这些诗句共同体现了中国近代进步人士强烈的(  )
    A . 实业救国思想 B . 君主立宪思想 C . 民主共和思想 D . 爱国主义思想
  • 6. 从1911年10月到 11月下旬,全国已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江苏、贵州、安徽、广西、福建、广东等一半以上的省份发动起义,宣布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各地纷纷宣布独立是响应(  )
    A . 金田起义的爆发 B . 北伐战争的进行 C . 武昌起义的胜利 D . 护国战争的发动
  • 7. 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社论指出,这是联合国内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多年来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社论中的“结果”是指(  )
    A . 中国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 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8. 改革开放以后,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  )
    A . “一国两制”的构想 B .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C . 兴办经济特区的主张 D . 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
  • 9.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右图所示的文明成就属于(  )

    A . 古代希腊文明 B .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 . 古代埃及文明 D .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 10.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猛烈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体现但丁这一思想的长篇诗作是(  )
    A . 《蒙娜丽莎》 B . 《神曲》 C . 《罗密欧与朱丽叶》 D . 《哈姆雷特》
  • 11. 19 世纪70~90年代,美国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40 %,资本总额却增加了300 % ,从21亿美元上升到65亿美元;20世纪初,美国大公司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6 % ,它所雇佣的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75%以上,产值接近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0%。材料表明美国(  )
    A . 蒸汽动力大量应用 B . 重化工业高度发展 C . 西部地区得到开发 D . 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 12. 1921年4月,苏维埃俄国政府宣布1921~1922 年向农民征收的粮食税额为2 . 4亿普特,这比以前制定的余粮征集额减少了1.83 亿普特。苏维埃俄国粮食税的实施(  )
    A .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 . 推进了农业集体化 C . 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 . 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 年1月18 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举行,这场活动拉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的序幕。启动仪式上,国家博物馆作为主会场,在上海、嘉兴、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共设6个分会场。

    材料二: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岁月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6个分会场中的任意1个地方,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角度,说明选择该地方作为分会场的主要理由。
    2. (2) 选择材料二中的任意一种革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主要内容。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了210.7 % ,轻工业产值增长了83.3 % ,重工业、轻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5.4%、12.9 % ,轻工业和重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比例为1:1.97 。

    材料二:1980年,国务院决定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原则,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交通运输优先等六个方面的优先。当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比1979 年增长18.4%。 1980年、1981年和1998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6.9%、51.5%和 49.3 % ,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 53.1%、48.5%和 50.7%。

    ——均摘自萧国亮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特点产生的主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积极发展轻工业说明了什么?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真正的铁路。1830 年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通车,很快就成为兰开夏郡棉纺工业原料和工业品运输的交通动脉。1836~1837 年英国掀起铁路修建的第一个高潮,到1843年,大不列颠已有约2400千米的铁路通车。19世40年代,英国掀起铁路修建的第二个高潮,到1860年英国铁路总长约14500千米,居欧洲首位。

    ——摘编自钱乘旦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英国铁路时代到来,火车巨大的轰鸣声和冒出的滚滚黑烟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人们突然感到时间和空间都缩小了,悠闲的时代已经过去。纪律是火车运行的基本前提,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乡村的火车站也许只是一间遮风档雨的棚屋,却仍然成为重要的聚会地点和公共空间。批评家认为铁路这种旅行方式是过于“民主”了。激进政治家约翰·布莱特认为,“难道铁路不是让三等车厢的乘客在旅行时甚至跟王室成员享有同样的速度吗?”

    ——摘自(英)阿萨·布里格斯著《英国社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英国大规模发展铁路运输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英国铁路时代到来对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反抗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是20世纪的最强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掀起了空前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截止1990年,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有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摘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二: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了“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议,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发展的支持。同年3月下旬,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明确表示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着手解决许多紧迫问题。

    ——摘自《世界历史》期刊(2018 . 6)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 材料二反映了当今国际社会的什么追求?其主要推动力量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