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宁德市2021届高三地理高考三模试卷(5月)

更新时间:2021-08-11 浏览次数:125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中国“智轨”列车采用纯电动技术,能够实现智能驾驶,可在普通路面专用道上行驶,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种兼顾运量和投资的全新选择。目前,全球首条智轨T1线在四川宜宾部分建成并开通运营。下图示意T1规划线路及运营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作为中等城市的宜宾,选择发展智轨交通而非地铁的主要原因是,智轨交通(   )
      A . 建设周期短 B . 建设成本低 C . 运营成本低 D . 乘坐更方便
    2. (2) 与传统的公交相比,智轨交通的突出优势是(   )
      A . 运费更低 B . 维护方便 C . 机动灵活 D . 安全高效
    3. (3) 与宜宾智轨交通站点密度关联度最大的要素是(   )
      A . 客运总量 B . 经济水平 C . 人流密度 D . 住宅密度
  • 2.     珠江三角洲地区某镇主要发展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影响较大。下图示意2006-2014年该镇外来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镇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影响较大的年份是(   )
      A . 2006、2007年 B . 2008、2009年 C . 2011、2012年 D . 2013、2014年
    2. (2) 2006-2014年间,该镇GDP最高的年份是(   )
      A . 2006年 B . 2011年 C . 2013年 D . 2014年
    3. (3) 该镇为应对经济增长放缓,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②推行自动化生产

      ③完善基础设施        ④将产业转移到我国中西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3.     光伏扶贫是指农民利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等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自发自用,并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的精准扶贫方式。位于“电力天路”——川藏联网500千伏输变线沿线附近的四川甘孜乡城县正斗坝子(海拔4000多米),却通过“集中开发、收益共享”的方式,异地建设光伏扶贫工程实现脱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正斗坝子光伏发电工程建设中,技术人员流失率极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 高原反应严重 B . 食宿条件差 C . 员工工资低 D . 对外沟通不便
    2. (2) 与藏北农村相比,正斗坝子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是(   )
      A . 光照充足 B . 地广人稀 C . 输电便利 D . 政策支持
    3. (3) 正斗坝子光伏扶贫工程采用异地集中建设的主要原因有(   )

      ①适应建设光伏发电场的地点较少    ②有利于降低建设、运营成本

      ③贫困人口分散        ④可减少生态环境压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4.     “万年冰洞”位于山西吕梁山北坡,海拔2000多米。泂穴开口向北,倾斜向上,呈“保龄球瓶”状。洞内的冰最早形成于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下图示意该冰洞剖面及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冰洞洞内、外气流交换最频繁的季节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 (2) 与陆地冰川相比,冰洞内的冰(   )
      A . 温度更稳定 B . 温度更低 C . 形成时间更早 D . 厚度更大
    3. (3) 冰洞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是由于冰洞具有(   )
      A .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B . 较高的美学价值 C . 旅游资源的非凡性 D . 较高的科研价值
  • 5.     当惹雍错与当穷错(下图)位于藏北高原的断陷盆地中,东、西两侧南北走向的山峰耸立,湖面海拔约4500米。两湖曾属于同一湖泊,后随着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两湖逐渐分离。当惹雍错湖叶种植有青棵、油菜等农作物,这在藏北地区极为罕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当惹雍错与当穷错分离的主要原因是(   )
      A . 岩浆喷发,阻隔湖区 B . 蒸发增多,湖面下降 C . 断裂下陷,湖水渗漏 D . 降水减少,湖而下降
    2. (2) 当惹雍错湖畔有青稞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处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 B . 位于谷地,气温较高 C . 地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D . 临近湖泊,灌溉便利
  • 6.     茶洛温泉群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泉眼海拔3530-3570m。该地甲、乙两区域温泉水温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曲戈河河谷地形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花岗岩、石灰岩、卵石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 石灰岩、花岗岩、卵石层 B . 花岗岩、石灰岩、卵石层 C . 石灰岩、卵石层、花岗岩 D . 卵石层、石灰岩、花岗岩
    2. (2) 甲区域温泉水温较乙区域(   )
      A . 低,海拔高度的差异造成 B . 低,岩石透水性的差异造成 C . 高,离河远近的差异造成 D . 高,离岩浆距离的差异造成
二、综合题
  • 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党乡地处闽浙两省三县交界的大山深处,曾是中国贫困乡村之一。长期以来,当地农民主要依靠种植茶叶维持生活,茶农以售卖茶青为主。2015年,当地利用下党乡知名度,首创“可视化茶园定制”扶贫模式,即整合当地茶园并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爱心茶园主”出租茶园,架设高清摄像头记录追溯茶叶生产全过程,让茶园主可以适时察看(下图)。作为革命老区,当地依托“廊桥、流水、人家”的美景,玫力打造“中国红色旅游新地标”。

    1. (1) 从地形角度分析该乡早期贫困的原因。
    2. (2) 说明下党乡精准扶贫选择发展茶产业的原因。
    3. (3) 分析与传统茶园相比,可视化定制茶园的优势。
    4. (4) 简述下党乡近年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解决附近农村生活用电,1986年当地在西溪河上建设小型水电站工程——西河水坝,水坝釆用浆砌石工艺筑成(坝体用石料和水泥砂浆砌成),坝体高而薄。2013年西河水坝被爆破拆除,拆坝3年后,河道形态趋于稳定。下图示意西河水坝位置及拆坝前后上游河道断面形态。

    1. (1) 推测西河水坝采用浆砌石筑坝而非钢筋混凝土筑坝的原因。
    2. (2) 分析西河水坝被拆除的原因。
    3. (3) 说明拆坝后原坝址上游河床形态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 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益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差异显著。下表示意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月份变化(地膜覆盖选用厚度为0.08m的白色透明塑料膜;生草覆盖是指人工种植特定的草类来覆盖土壤)。

    3月

    5月

    7月

    9月

    地膜覆盖

    17.0

    14.2

    22.3

    23.4

    生草覆盖

    15.0

    17.0

    19.0

    16.2

    清耕

    13.0

    11.5

    21.2

    25.0

    根据表中数据,在下面图框中补充绘制完整的折线图。据此列举两种影响当地土壤水分的因素,并分别说明判断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