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凉山州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24 浏览次数:233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树绕村庄,水满坡塘。……小园几许,收尽春光……”。词中所描绘的村庄美如图画,让无数人向往。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 . 选择使用无磷洗衣粉 C . 尽量使用纸质包装袋 D .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 2. 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健康,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是某年的活动主题。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 晨跑时边跑边看英语单词表 B . 课间休息时眺望远方 C . 寝室熄灯后躲在被子里看书 D . 躺在草坪上阅读课本
  • 3.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下列各项中,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 . 暴饮暴食,多荤少素 B . 不吃早餐,保持身材 C .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D . 减少睡眠,刻苦学习
  • 4. 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将如图中视野甲转换为视野乙,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A . 调节粗准焦螺旋 B . 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C . 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D . 移动玻片标本
  • 5. 醪糟又称米酒,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极低,深受人们的喜爱。下列哪一种微生物可用来酿制醪糟(   )
    A . 乳酸菌 B . 醋酸菌 C . 霉菌 D . 酵母菌
  • 6.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 促进植物开花 B . 帮助植物传粉 C . 传播植物种子 D . 促进物质循环
  • 7. 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都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液体为制作临时装片做好准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滴加的清水 B . 都是滴加的生理盐水 C . 两个实验滴加的液体不同 D . 都是滴加的稀碘液
  • 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唐诗描写了鸟的什么繁殖行为?(   )
    A . 求偶 B . 交配 C . 筑巢 D . 孵卵
  • 9. “破茧成蝶”描述的是蝴蝶经过蛹进入成虫期,这属于(   )
    A . 求偶现象 B . 蜕皮现象 C . 变异现象 D . 变态发育
  • 10. (2020·宜昌) 如图为小明学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后整理的部分笔记,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 11. 在探究“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中,若第一次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后续做法正确的是(   )
    A . 修改实验结果 B . 少数服从多数 C . 重新进行实验 D . 更改实验假设
  • 12. 某同学进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时,需要设置一组蒸馏水的实验。这种做法是(   )
    A . 设置重复组 B . 求平均值 C . 设置对照组 D . 设置实验组
  • 13. 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
    A . 发酵技术 B . 转基因技术 C . 克隆技术 D . 胚胎移植技术
  • 14. 在观察蚯蚓时,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   )
    A . 有利于观察蚯蜊的运动 B . 有利于观察蚯蚓的环状体节 C . 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 D . 有利于观察清楚蚯蚓的刚毛
  • 15. 如图是“小柴胡颗粒”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有关此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药是非处方药 B . 该药是处方药,按医嘱服用 C . 为提前康复,可增加用药量 D . 服药前可以不阅读药品说明书
  • 16. 生物兴趣小组欲“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在教室不同高度“打开培养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的步骤,这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
    A . 制作培养基 B . 消毒、灭菌 C . 接种 D . 培养
  • 17. 生物兴趣小组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去探究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多少,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20

    水(毫升)

    30

    30

    30

    30

    温度上升(℃)

    2.2

    1.4

    3

    1.1

    A . 每组食物燃烧前的水温应该保持相同 B . 每组食物必须燃烧完全后测量水温 C . 同质量的以上食物,大米中能量最多 D .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设置重复组
  • 18. 某同学进行“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后,向全班同学汇报了他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   )
    A . 作出假设 B . 实施计划 C . 制订计划 D . 表达与交流
  • 19. 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温水中保温5~10分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唾液 B . 加碘液后,②号试管变蓝色 C . 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 D . 该实验说明37℃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 20. 央视春晚节目中的“朱鹮”以其飘逸灵动的舞蹈,静谧梦幻的场景诉说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科研人员为了更好地保护朱鹮,在其栖息地安装摄像机,记录朱鹮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 观察法 B . 实验法 C . 比较法 D . 调查法
  • 21. 因含氮、磷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水生植物来净化水体。选择其中4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氮、磷的量,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

    氮吸收量(克/平方米)

    磷吸收量(克/平方米)

    浮水植物a

    22.30

    1.70

    浮水植物b

    3.51

    0.32

    沉水植物c

    14.61

    3.22

    沉水植物d

    1.53

    1.52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氮、磷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是(   )

    A . 植物a和b B . 植物b和c C . 植物a和c D . 植物b和d
  • 22. 下图是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是染色体上的基因 B . ③是染色体上的DNA分子 C . ①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D . 一条①上只有一个基因
  • 23. 一位妇女怀孕,B超检查为性别不同的双胞胎。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男性胎儿细胞中有母亲的1条X染色体 B . 男性胎儿细胞中有父亲的1条X染色体 C . 女性胎儿细胞中有母亲的1条X染色体 D . 女性胎儿细胞中有父亲的1条X染色体
  • 24. 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探究实验时,生物兴趣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多次走相同迷宫,得到如下图2结果: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先天性行为 B . 小鼠第一次实验的“尝试与错误”时间最少 C . 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和消失 D . 小鼠重复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
  • 25. 下表为某成年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测定值

    正常值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ng/dL

    胰岛素

    1.7

    5.0~20.0

    ng/dL

    请据此分析,这个人最可能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 .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 血糖的含量低于正常值 C .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D . 细胞利用血糖的能力增强
二、选择题组
  • 26. 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小题的正误。

    新冠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力极强的传染病。截止2021年5月24日,全球新冠确诊超1.67亿例,死亡超347万例!实践证明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力措施。

    1. (1) 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简单,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
    2. (2) 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冠传染病的病原体。
    3. (3) 新冠高风险地区的健康人居家隔离属于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4. (4) 新冠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抗体。
    5. (5) 新冠疫苗使机体获得的免疫力是特异性免疫,应积极接种疫苗。
三、综合题
  • 27.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运动的浪潮中。下图表示运动时,人体参与该活动的部分器官和系统(字母表示),图中序号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物质①通过A进入到循环系统,A由消化道和组成,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2. (2) 图中物质②由B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血,同时排出血液中物质③到体外,③要穿过层细胞。
    3. (3) 物质①和②进入循环系统后,主要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血液由和血细胞构成,其中能运输②的血细胞是
    4. (4) 循环系统还能将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送输到[D]系统,血液流经该系统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选填“降低”、“升高”),形成④排出体外。
    5. (5) 健身运动不仅靠图中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神经系统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6. (6) A,B,C,D中都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主要结构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 .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B .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 . 骨骼上连接着丰富的神经末梢 D . 肾小管外缠绕大量的毛细血管
  • 28.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在脱贫攻坚收关之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了2020年度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59个,凉山有4个上榜(如图)。现代农业园区具有绿色生态科技智慧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特别是在改变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为凉山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产业支撑作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4个现代农业园区都是人工生态系统,能长期稳定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2. (2) 桑、青花椒、苹果、高山蔬菜等属于(选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它们在食物链中处于环节。
    3. (3) 金阳的青花椒、盐源的苹果都能开花结果,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着,青花椒和苹果都属于(选填“裸子”、“被子”)植物。
    4. (4) 昭觉县蔬菜在大棚种植中使用了地膜技术 , 该技术能保持蔬菜生长所需要的(答出一点即可),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避免幼苗被冻伤,从而提高其产量。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效率?(答出一点即可)。
    5. (5) 为了能提高盐源苹果的品质,研究人员用优良品种的枝作接穗接在砧木上,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植物体。这种繁殖方式是(选填“嫁接”、“扦插”),该繁殖方式的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
    6. (6) 昭觉的肉牛是通过西门塔尔牛与黄牛杂交,选出的乳、肉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牛。这种育种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牛的(选填“繁殖方式”、“基因组合”)。
    7. (7) 凉山州的“现代农业园区”成为了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绿色家园。为什么?(说出一点理由即可)。
    8. (8) 当发生虫害时,一般不会导致园区生态系统的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如果发生森林火灾,则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毁灭性的破坏,请你帮助园区经营者设计一条科学、简洁的森林防火宣传标语:(合理即可)
  • 29. 凉山州“宁南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是四川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个蚕桑产业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科研人员发现该农业园区中的家蚕体色有黑色与淡赤色,且黑色家蚕的产丝能力更强,为了给养殖场提供产丝能力强的黑色家蚕,进行了下列三组杂交实验。

    实验一:淡赤色与淡赤色杂交,子代全为淡赤色

    实验二:黑色与淡赤色杂交,子代中黑色与淡赤色的比例为1:1

    实验三:黑色与黑色杂交,子代中黑色与淡赤色的比例为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雄蚕的体色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该基因通过(选填“精子”、“卵细胞”)传递给后代。
    2. (2) 根据杂交实验(选填“一”、“二”、“三”),可以判断出黑色是显性性状。
    3. (3) 若用字母A表示这对基因中的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杂交实验二中,亲代黑色家蚕的基因组成是,子代淡赤色家蚕的基因组成是
    4. (4) 杂交实验三产生的子代性状比例约为3:1,其原因是:

      ①亲代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a=

      ②受精时,携带不同基因的精子、卵细胞随机结合,且机会是的。

    5. (5) 黑色家蚕的产丝能力强,但也有差别。为了培育出产丝能力最强的黑色家蚕,实验思路是:利用黑色家蚕繁育,不断,数代后就能选育出所需家蚕。
四、实验探究题
  • 30.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凉山考察脱贫攻坚时开出良方“发展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种植养殖业”。昭觉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大棚种植的夏季草莓会比安宁河谷提前1到2个月上市。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大棚种植草莓时发现,当红色和蓝色两个品种种植在一起时,大量的蚜虫生活在红色草莓上,而在相邻的蓝色草莓上仅有少量。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颜色刺激有关吗?实验如下:

    作出假设:……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相同的透光玻璃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每个装置内放入相同数量、生长状态相同的红色、蓝色草莓。

    ③将甲装置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乙装置放置在另一种环境中,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分布情况。

    ⑤实验重复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2. (2) 乙装置放置的环境是(选填“明亮”、“黑暗”),目的是让蚜虫(选填“能”、“不能”)接受颜色的刺激。
    3. (3) 若观察到甲、乙装置中大多数蚜虫出现在红色草莓上,则假设(选填“成立”、“不成立”)。
    4. (4) 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

      实验结果证实了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颜色的刺激无关。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蓝色草莓中含有物质W,而红色草莓中没有。据此设计了模拟实验:

      作出假设: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草莓中的物质W有关。

      模拟实验:取丙、丁两个相同装置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将配制好的人工饲养液固定在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取食情况。实验重复3次,结果如下:

      组别/项目

      丙组

      丁组

      人工饲养液

      适量的10%糖溶液

      适量的10%糖溶液

      加物质W

      实验

      结果

      平均取食频率

      6次/小时

      26次/小时

      平均取食时间

      0.3分钟/次

      1.8分钟/次

    5. (5) 模拟实验设置的实验变量是,为形成对照,表格中“?”处应填入
    6. (6) 根据丙、丁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果是:丙组的平均取食频率比丁组(选填“高”、“低”);丙组的平均取食时间比丁组(选填“长”、“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