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西城区2021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13 浏览次数:175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材料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 国家速滑馆用于蒸发制冷的材料-二氧化碳 B . 长征五号的整流罩前锥段材料-聚甲基丙烯酰亚胺 C . 港珠澳大桥锚具材料-特殊工艺的低碳钢 D . 我国自主研发的5G芯片的材料-硅
  • 2. 下列反应中,酸体现还原性的是(   )
    A . 与浓盐酸共热制 B . 与浓硫酸共热制 C . 与稀硫酸反应制 D . 与稀硝酸反应制备
  • 3. 工业上利用反应 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将浓氨水接近管道,若产生白烟说明管道漏气 B . 的电子式为: C . 中只含有离子键 D .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 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气泡 B . 常温下,形状和大小相同的 与同浓度盐酸反应, 条更剧烈 C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 . 溶液中置换出
  • 5. 下列关于室温下 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电离方程式: B . 加入少量 固体后,溶液的 增大 C . 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 增大 D .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 某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 的性质。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 甲中紫色褪去: B . 乙中蓝色逐渐变浅: C . 丙中产生少量白色沉淀: D . 丁中可能的反应: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 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B . 含有的中子数约为 C .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氮原子数共约为 D . 与足量的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
  • 8. 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 ,在 作用下可转化为脱氢维生素 ,原理如图:

    下列关于维生素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式为 B .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C . 与脱氢维生素 都可使酸性 溶液褪色 D . 与脱氢维生素 互为同分异构体
  • 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B

    C

    D

    除去 中的

    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检验溴乙烷水解产物中含有

     检验 溶液是否变质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Claiscn重排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重要反应。以 为例,其反应过程对应的机理有两种,如图(“ ”可表示单,双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机理1:反应物→产物的过程中,有极性共价键断裂 B . 机理2:反应物→中间体的过程中,没有化学键断裂,只有空间结构变化 C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 . 相比于机理1,机理2所需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比下降,反应速率减慢
  • 11. 一种新型高分子 的合成方法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酪氨酸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B . 环二肽最多能与 反应 C . 高分子 中含有 结构片段 D . 高分子 在环境中可降解为小分子
  • 12. 利用废铝箔(主要成分为 ,含少量 等)制明矾 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中生成了 B . 操作 是过滤,以除去难溶于 溶液的杂质 C . ②③中加入稀硫酸的作用均是除去杂质 D . 由④可知,室温下明矾的溶解度小于 的溶解度
  • 13. 一定温度下,容积为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容器中部分物质的含量见表( ):

    反应时间/

    0

    1.2

    0.6

    0

    0

    0.8

    0.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内, 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 B . 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C .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 的转化率为 D . 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 14. 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研究 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用溶解 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随溶液浓度的变化。在 溶液和盐酸中 的溶解度以及各种含氯微粒的浓度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图1可知, 溶于 溶液时还发生了反应 B . 溶液浓度增大, 平衡逆移, 溶解度减小 C . 随盐酸浓度增加 的反应被抑制,生成 为主要反应从而促进 溶解 D . 由上述实验可知, 浓度增大促进 溶解,由此推知在稀硫酸中,随硫酸浓度增大 的溶解度会增大
二、非选择题
  • 15. ( 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技术时有效降低稀燃柴油和汽油发动机尾气中 的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

    1. (1) 已知:  

       

      技术工作原理的热化学方程式:  

    2. (2) ①存储阶段: 存储 后转化为 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还原阶段: 中释放,然后在 的表面被 还原为 。若参加反应的 ,则反应的

    3. (3) 某实验小组模拟 系统中的一个存储、还原过程,让尾气通过 反应器,测得过程中出口 浓度变化如图。

      时刻前, 的浓度接近0,原因是

      时刻,切换至贫氧条件。 的浓度急剧上升又快速下降的原因是

  • 16. 羟胺( )为无色固体,结构可视为 替代 中1个 ,羟胺具有和 类似的弱碱性,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羟胺( ),盐酸羟胺是一种盐,易溶于水,溶解后完全电离为
    1. (1) 元素的化合价是
    2. (2) 过氧化氢催化氧化氨水法制备盐酸羟胺的原理如下:

      步骤1: +NH3+H2O2 X+2H2O

      步骤2:X+HCl+H2O⇌NH2OH HCl+

      资料:丙酮(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沸点为

      的分子式为 ,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个吸收峰,红外光谱显示其分子结构中存在羟基和碳氮双键。 的结构简式是

      ②步骤1中,相同反应时间氨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1。温度高于 时,随温度上升氨的转化率变化的原因是

      ③步骤2中,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2。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④步骤2中蒸馏出丙酮的目的是(1点即可)。

    3. (3) 电化学法制备盐酸羟胺:

      向两侧电极分别通入 ,以盐酸为电解质,组装原电池以制备盐酸羟胺。装置(图3)和正极反应机理图(图4):

      ①将图4方框中缺失的物质补充完整

      ②一段时间后,正极区的 与反应前相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 17. 米格列奈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i. +R3-CHO H2O+

    ii. H2O+

    iii. +R8-NH2

    1. (1) 能与 溶液反应生成气体, 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2. (2) 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的结构简式是
    4. (4) 试剂 ,其名称是
    5. (5) 的反应类型是
    6. (6) 米格列奈的过程中,会生成 与米格列奈互为碳链异构的同分异构体,则 的结构简式是
    7. (7) 酸性溶液中,可采用电解法由 ,电解时的阴极反应式是
  • 18. 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1. (1) 溴及其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塑料阻燃剂等。苦卤(含 )提溴的工业流程如图:

      苦卤(含Br) →吸收塔 蒸馏塔 液溴

      ①向吹出塔中通空气的目的是

      ②吸收塔中盛有 溶液,通入足量 蒸气时,有 和无色气体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2) 用如图所示装置( 表示斜发沸石)分离海水中的 ,料液(含 )先流过斜发沸石吸附 。然后通电,双极膜产生的 交换下来, 交换下来,得到 溶液。

      ①简述 溶液中含 不含 的原因:

      ②海水中 ,则 溶液中的溶质是。为了提高产率并防止原料浪费,通电一段时间后,将阴、阳极的斜发沸石对调,继续通电,此时斜发沸石内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3) 广泛用于皮肤科、眼科等疾病的治疗。利用海水中获得的 和(2)中获得的 溶液及 粉,可获得纯度较高的 晶体,流程如图:

      A溶液 溶液1(pH为6~7) 溶液2 KI晶体

      已知:i. 的溶解度

      温度/

      6

      20

      60

      100

      的溶解度/

      128

      140

      176

      206

      ii.

      ①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加入 粉的作用:

      ②操作1是,过滤,洗涤,干燥。

  • 19. 某小组同学根据 的氧化性推断溶液中 可能先后发生两个反应: ,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试剂

    现象

    溶液、过量锌粉

    黄色溶液很快变浅,接着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中未检出铁

    溶液、过量锌粉

    片刻后有大量气体产生,出现红褐色浑浊,约半小时后,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产生少量铁

    1. (1) 取实验Ⅰ反应后的少量溶液,滴加几滴 溶液,生成,证明有
    2. (2) 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Ⅱ中产生红褐色浑浊的原因:
    3. (3) 实验Ⅲ,用 溶液和 溶液替代实验Ⅱ中的 溶液:

      实验

      试剂

      现象

      溶液、过量锌粉

      约半小时后,溶液变为深棕色且浑浊,无铁产生

      溶液、过量锌粉

      约半小时后,溶液呈浅绿色且浑浊,有少量铁产生

      资料: 在溶液中呈棕色。

      ①a=

      ②有人认为Ⅰ中深棕色溶液中存在 ,设计实验证明。实验的操作和现象是

      ③对照实验Ⅱ和Ⅲ, 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没有生成铁的原因是

    4. (4) 实验Ⅳ:将实验Ⅱ中 水溶液换成 无水乙醇溶液,加入足量锌粉,刻后,反应放热,有大量铁产生。由实验Ⅰ~Ⅳ可知:锌能否与 反应得到单质铁,与 的物质的量、 的浓度、等有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