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1-06-17 浏览次数:7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1665年,罗伯特·虎克在自制显微镜下观察软木塞薄片,他所观察到的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
    A .  纤维素 B . 磷脂 C . 蛋白质 D . 淀粉
  • 2. (2020高二上·会宁期中) 下列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两个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 . 两个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 .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 .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 3.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哪一项属于其研究过程中的“演绎”(   )
    A .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B . F1自交得到的F2中高茎:矮茎接近3:1 C . 测交预期结果为高茎:矮茎接近1:1 D .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
  • 4.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B .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 .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D . 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 5. 孟德尔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提出了自由组合定律,关于该定律最本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F2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 B . F2只有一种性状 C . F1的基因型一共有9种 D . F1能产生4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
  • 6. 已知夫妇双方均为白化病携带者(Aa),他们希望生育一个健康的男孩子,正常情况下,此愿望得以实现的概率是(   )
    A . 1/4 B . 3/16 C . 3/8 D . 1/8
  • 7.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 . 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 . 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 8. 豌豆籽粒饱满(A)对籽粒皱缩(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与“某豌豆”杂交,子代高茎籽粒饱满:矮茎籽粒饱满:高茎籽粒皱缩:矮茎籽粒皱缩=3:3:1:1,则“某豌豆”的基因型为
    A . Aabb B . aaBb C . Aabb或aaBb D . aabb
  • 9. 在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中,为探明转化因子的成分,艾弗里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然后进行如表实验:

    组别

    处理步骤

    结果(出现R型活细菌或S型活细菌)

    1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不做处理

    加入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混合培养

    R+S

    2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蛋白酶

    3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RNA酶

    4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酯酶

    5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DNA酶

    R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第1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 B . 第2、3、4组的细胞提取物仍具有转化活性 C . 实验中酶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 D . 第5组实验证明转化因子一定是DNA
  • 10. 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A .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 B . 水稻对SiO44-需求量较大,番茄对SiO44-需求量较小 C . 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 D . 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 11. 如图为某雄性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基因是A和a B . 该图中有两个四分体 C . ③与④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D . 若此细胞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正常情况下另三个精细胞可能为ab、AB、aB
  • 12. 从某种生物中提取的一个核酸分子,经分析C与G所占比例不相等。则该生物肯定不是(   )
    A . 烟草花叶病毒 B . 酵母菌 C . 噬菌体 D . 蓝细菌(蓝藻)
  • 13. 用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通过眼睛颜色可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用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杂交,通过眼色却不能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杂交,后代全为红眼 B . 果蝇的眼色遗传属于伴性遗传,且白眼为隐性性状 C . 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红眼全为雌性,白眼全为雄性 D . 白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杂交,不能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
  • 14. 如图表示DNA分子结构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DNA片段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 B . 1为胞嘧啶,与G通过三个氢键相连 C . 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D .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5的种类具有特异性
  • 15. 下列哪一项叙述能更准确地表明某动物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
    A . 分散的染色体进行两两配对 B . 细胞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 . 细胞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增多 D . 高尔基体的数量显著增加
  • 16. 下列实验的操作或结果与需满足的前提相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

    实验操作或结果

    前提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Р标记噬菌体

    DNA和蛋白质都含有S和P

    B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采用纸层析法

    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C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F2不同性状表现的数量比是9:3:3:1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上午10时至下午2时进行实验

    该时段较多分生区细胞

    处于染色体复制的时期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综合题
  • 17. 香根草耐旱、耐瘠、耐热﹑抗逆性强,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某科研团队为了进一步研究淹水胁迫对香根草生长的生理影响,利用不同的光照强度对半水淹和对照组进行处理,并比较分析它们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各项指标的均值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净光合速率(Pn)(测量指标CO2)/μmol·m-2·s-1

    气孔导度(Gs)(测量指标H2O)/μmol·m-2·s-l

    蒸腾速率(Tr)(测量指标H2O)/mmol·m-2·s-1

    对照

    3.23

    0.02

    0.88

    半水淹

    6.89

    0.03

    1.09

    (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开放的程度)

    1. (1) 净光合速率可以用来表示。
    2. (2) 研究发现,在光补偿点之下的光照强度下,半水淹和对照组气孔导度都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 (3) 常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表示水分利用效率,分析表中相关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
    4. (4) 研究还发现,在半水淹处理条件下,香根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会有所增加,其生理学意义是
  • 18.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用A,a表示)控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图可知,显性性状是。X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2. (2) F1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两种性状的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3. (3) 已知带有非糯性遗传因子的花粉遇碘变蓝黑色,带有糯性遗传因子的花粉遇碘变橙红色。若取F1的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黑色花粉和呈橙红色花粉的比例约为。这个实验结果验证了定律。
    4. (4) F1的非糯性个体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糯性水稻的概率是
  • 19. 下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a表示,b表示
    2. (2) 图中时期Ⅱ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之比为
    3. (3) 从图中可以推知,该高等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4. (4) 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填图中时期序号),处于时期Ⅲ的细胞名称是
  • 20. 如图1为用32Р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上述实验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填“含有”或“不含有”)32P。搅拌的目的是,若实验操作正确,放射性主要集中在(填“上清液”或“沉淀”)中。
    2. (2) 对下列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增殖后的噬菌体
    3. (3)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参照图2,被标记的部位分别是(填序号)。

    4. (4) 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与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共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 21. 如图①②③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科学家克里克将图中①②③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命名为。①过程需要的酶有。DNA分子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2. (2) 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3. (3) 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
    4. (4) 若图中蛋白质含有x个氨基酸,则控制此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个碱基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