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选择题专练:01 基础题

更新时间:2021-05-27 浏览次数:13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眉山模拟) 进入青春期后,小强觉得妈妈很是唠叨,经常顶撞妈妈,亲子关系有些紧张。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小强结合所学知识制定了以下措施,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妈妈询问在校表现时,耐心回答 B . 外出时告知妈妈去的地点和回来的时间 C .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求助妈妈 D . 与妈妈意见不一致时,与妈妈多沟通交流
  • 2. (2021·绵阳模拟)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难日子里,方舱医院的网红“小品哥”在住院期间拍摄搞笑段子,为病友们带来了欢乐,也使大家的情绪得到一些缓解。这告诉我们(    )
    A . 要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 B . 情绪是不稳定的,它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C . “小品哥”运用改变认知评价的方法,帮助大家调节情绪 D . 面对同样挫折时,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是相同的
  • 3. (2021七下·吴兴期中) 小石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不知从何时起,开始长胡须了。同学们非常惊讶,有人嘲笑他早熟,给他起了难听的绰号,还拿他来开玩笑。下列对同学们的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同学之间可以自由谈论青春期生理变化 B . 关注同学的生理变化是对其友好的表现 C . 实事求是地面对同学们正常妥当的玩笑 D . 不嘲弄同学的生理变化是对同学的尊重
  • 4. (2021七下·吴兴期中) 八年级学生小梅给“心海导航”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自己了……我心事重重,总是不自觉地坐着发呆,有几次妈妈都被我的神态吓坏了。我不想和妈妈说话…我感到了一种浓浓的孤独、迷茫和不安。”对此,你会对小梅说(    )
    A . 青春的我们没有任何办法来控制自己 B . 应该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C . 这是不正常的,应尽快寻求心理咨询 D . 女生感情丰富,男生就没有这些烦恼
  • 5. (2021七下·吴兴期中) 下列做法符合“行己有耻”要求的是(    )
    A . 小明总是以各种借口来为自己不完成作业开脱 B . 小静总是爱对周围的同学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C . 小石为不受老师批评,每天早晨到学校抄作业 D . 小刚严格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过马路
  • 6. (2021七下·北仑期中) 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疾风暴雨期”下列表述中属于青春期生理发展特点(    )
    A . 觉得自己长大了,似乎成熟了,可情绪不稳定,为点小事就冲动 B . 个子猛长,出现了喉结,脸上还长了不少令人讨厌的小痘痘 C . 开始厌烦父母和老师的唠叨,与他们对着干,总觉得他们落后于时代 D . 开始关注和了解异性,对某个女同学很有好感,愿意与她接近
  • 7. (2021·绵阳模拟) 2020年6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高空抛物、侮辱诽谤英雄烈士拟入刑。这两种行为拟入刑,从本质上讲是因为(    )
    A .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 . 规则需要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加以改进和完善 C . 上述两种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 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 8. (2021·天台模拟) 浙江宁波”百岁粥坊”年送出8万份热粥。志愿者们每天一早为社区的老人、环卫工人煮粥送粥,不仅温暖了他们的胃,也温暖了他们的心。这一暖心之举(    )
    A . 体现了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 B . 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C . 既可消除社会矛盾也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D . 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要求
  • 9. (2021·内江模拟) 据《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与友人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个故事教育我们(    )
    A . 要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B . 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C . 遵守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D . 遵守规则需要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10. (2021·绵阳模拟)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绵阳市共派出88名队员支援武汉,进驻武汉红十字医院、汉阳方舱医院,共收治患者797人,治愈出院500人。队员中,有的丢下身患癌症晚期的母亲,有的丢下9个月大的双胞胎孩子,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用生命护卫武汉人民的健康,被称为“最美逆行者”“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关于绵阳市援鄂医疗队的事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承担责任,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事,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 B . 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 C . 勇于担责,不是为了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而是出于内心的责任感 D . 承担责任,肯定要付出辛苦,必定会感觉有压力,有时不值得
  • 11. (2021·遂宁模拟) “治安天下,德润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这告诉我们(    )
    A . 法律与道德一样,都具有强制性,都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规则 B . 法治时代,道德同样重要,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进法治建设 C . 道德是法律的重要来源,有些道德义务就是法律义务 D . 德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12. (2021·广州模拟) 2021年2月13日,湖北援冀移动CT正式开始工作,胸部扫描检查的结果通过5G网络传送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半小时即可形成检査报告。这体现了(    )
    A .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B . 网络让信息传递变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 C . 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D . 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财富
  • 13. (2021八下·吴兴期中)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它规定和保障了每个公民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民事权利。由此可见,《民法典》(    )
    A . 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B . 保障国家权力的运行 C . 规范公民的民事活动 D . 发挥惩治犯罪的作用
  • 14. (2021·遂宁模拟) 民法典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未成年人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其住所地的村(居)委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其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司法保护 C . 社会保护 D . 自我保护
  • 15. (2021·龙岗模拟) 近年来,由高空抛物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频发。高空抛物行为进入刑事程序数量很少,民事纠纷占绝大多数。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 1254 条第一款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实施,"高空抛物罪"作为新罪名单独入刑。这标志着国家从法律上遏制高空抛物这一不文明行为的约束力愈加强硬。可见法治(    )
    A .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彻底杜绝高空抛物问题 B . 完全可以实现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 C . 彰显法律权威,倡导人民群众遵守社会公德 D . 能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 16. (2021·龙岗模拟) 自从新冠状病毒爆发以来,中国人民积极应对,采取居家隔离、出门必戴口罩等一系列自我保护措施,放弃了部分个人自由来实现生命的安全,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胜利。而在西方国家有人高喊"要自由不要口罩",不愿意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令病毒肆意传播,造成至今难以挽回的局面。其实他们歪曲了自由的真谛。自由的真谛就是(    )
    A . 绝对自由 B . 无法治不自由 C . 权利高于一切 D . 平等对话
  • 17. (2021·盐田模拟) 2021年3月,深圳市普法办发布了《民法典小人书》、“普法总动员小游戏”以及《法治头条》栏目,希望通过这三款普法产品,将法律的严肃严谨与民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方式相结合,让公众在休闲娱乐之余,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熏陶和法治教育。深圳市普法办这样做有利于青少年(   )
    A . 运用法律解决一切问题 B . 尊法守法,杜绝违法行为 C . 参与执法,维护法律权威 D . 学会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 18. (2021·福建模拟)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未成年人保护法将迎来大修,拟确立未成年人受侵害强制报告制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弱,需要国家特殊保护 B .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 C . 有了完善的法律体系,未成年人才能健康成长 D . 未成年人保护法大修是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 19. (2021·南充模拟)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中有一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 . 表达了两岸人民挫败“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定决心 B . 反映了两岸人民盼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共同愿望 C . 预言了“反对分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纽带 D . 指明了“一国两制”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 20. (2021·南充模拟) 2020年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分别致贺信祝贺2020“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在意大利罗马开幕。中意国家间相互举办文化节有利于(    )
    A .   相互借鉴文化,减少文化差异 B . 共享多样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C . 增进相互了解,驱散新冠肺炎疫情阴影 D . 传播中华文化,避免文化冲突
  • 21. (2021·眉山模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最后指出:“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来。”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只要树立崇高理想,就能实现精彩人生 B . 追逐梦想不负青春,努力奋斗不负时代 C .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随时调整人生梦想 D . 认识自己力求全面,人生理想必然远大
  • 22. (2021·攀枝花模拟) 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打交道时,面对不同的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我们应该(    )
    A . 宣传中华文化,倡导中华最强 B . 尊重民族差异,包容多样性 C . 坚持汉族特色,强化自身优势 D . 搁置文化交流,埋头开拓市场
  • 23. (2021·攀枝花模拟)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秦岭、祁连山、太行山、长江、黄河、汾河,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B . 坚持不开发自然资源、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生态理念 C . 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D .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
  • 24. (2021·攀枝花模拟)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采取的诸如建方舱医院、居家隔离等有力措施,都是经专家、学者论证后实施的。这体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    )
    A .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 . 专家咨询制度 C . 社会听证制度 D .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 25. (2021·四川模拟) “课堂在空中,生活在脚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学校号召学生在学习之余参与家务劳动实践,同学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开展厨艺大比拼、卫生大扫除等活动,这样做有利于(    )
    A . 学生通过劳动来逃避网课学习的任务 B .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C . 杜绝学生不会劳动、不想劳动的现象 D . 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掌握全部生存技能
  • 26. (2021·德阳模拟)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建议。你读出的信息是( )
    A .   公民可以随意行使表达权、建议权 B . 公民民主意识提高,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C . 这是公民积极参与民主选举的表现 D . 体现公民当家作主,是国家的主人
  • 27. (2021·天台模拟) “追着阳光去台州,神山秀水心归处。”台州九县(市、区)委书记、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家乡代言,为当地群众的增收积极推广相关产品。从中可以看出(    )
    A . 销售创新直接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B . 运用网络会迅速推动地区的全面发展 C .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 . 干部和群众上下一心就可以解决发展问题
  • 28. (2021·德阳模拟) 在5G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高清视频,享受VR带来的新体验,身临其境地参与视频会议、体育赛事直播等活动。这主要说明( )
    A . 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 .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C . 民族创新能力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培养 D . 创新有助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29. (2021·德阳模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就是要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 .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B . 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C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30. (2021八下·吴兴期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定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体现了我国宪法是(    )
    A . 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的统一 B . 汉族与少数民族意志的统一 C .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D . 党内规章和国家规定的统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