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27 浏览次数:180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北大营两侧,暴虐的中国军队破坏我南满铁路,同我守备队发生冲突。”以电报中这一伪造的情节为借口,日本发动了(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受
  • 2. (2020九上·海曙期中) 纪实小说《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再现了西安事变背后鲜为人知的种种。之所以说“历史在这里拐弯”是因为( )
    A .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 .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3. “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 )
    A . 柳条湖事件 B . “九一八”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4. 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的“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展览馆”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该展览馆再现了( )
    A . 鸦片战争中国被侵略的历史 B . 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 C .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血泪史 D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惨绝人寰的历史
  • 5. “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段报道反映的是哪场战役( )
    A . 北伐战争 B . 平型关大捷 C . 台儿庄战役 D . 百团大战
  • 6. 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举行御前会议,讨论是否无条件投降的问题。日本天皇裕仁考虑国内外形势,表示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决定发出停战诏书。裕仁天皇所说的国外形势,不包括( )
    A .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B . 苏联对日宣战 C . 中国抗日军民的大反攻 D . 日本军民无心恋战
  • 7. 下面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描写: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会场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该会议应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三大 C . 中共七大 D . 遵义会议
  • 8.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其反映了史实是( )

    A . 三国协约的形成 B . 法西斯同盟形成 C . 慕尼黑阴谋 D . 诺曼底登陆
  • 9. “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是下列哪国人( )
    A . 德国 B . 捷克斯洛伐克 C . 波兰 D . 奥地利
  • 10. (2020九上·海曙期中) “用希特勒制衡斯大林、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以换取祸水东流”的阴谋出现在( )
    A . 巴黎和会 B . 波茨坦会议 C . 慕尼黑会议 D . 雅尔塔会议
  • 11. 在西方军事术语中,D日经常用作表示一次作战或行动暗勺那一天。迄今为止,最著名的D日是1944年6月6日。历史上的这一天打响了二战后期的( )
    A . 莫斯科战役 B . 太平洋战争 C . 凡尔登战役 D . 诺曼底登陆战役
  • 12. 1941年苏联流传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描绘了战败的德军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撤退。这应该是发生在哪场战役后( )

    A . 凡尔登战役 B . 莫斯科保卫战 C . 德国闪击波兰 D . 日本偷袭珍珠港
  • 13. 由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可知( )
    A .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D .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 14. 雅尔塔会作出的决定是( )

    ①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②战败的德国由苏、美、英三国军队分区占领

    ③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④日本应无条件投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5. 影片《兵临城下》里苏军和德军狙击手斗法的镜头让观众不由窒息,新兵们乘船渡河的场面扣人心弦,而苏联全线反攻的震撼场景又是一道视觉盛宴,影片里描述的这场战役最后苏军获得胜利,这次战役不但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大转折点。请问这是哪一场战役( )
    A . 莫斯科保卫战 B . 柏林战役 C .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 诺曼底登陆战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 16.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出现的情景?
    2. (2) 图二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发生的?
  • 17. 和平、合作是历史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

    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同盟国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同盟国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

    ——摘编自阿德勒等的《世界文明史(下册)》

    材料二: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东北民谣

    材料三:(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变的原因。
    2. (2) 材料二所说的“苦难十四年“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请列举一著名战例,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3. (3) 1945年,“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中国参与了哪一国际组织的创建?
  • 18. 某校九年级(1)班以“20世纪的战争”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战争,下表是该组同学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20世纪主要战争比较表

    名称

    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31年-1945年

    1939年-1945年

    全面爆发的标志

    卢沟桥事件

    不列颠之战

    重大战役或事件

    贺胜桥战役

    马恩河战役

    性质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反法西斯战争

    反法西斯战争

    结果

    中国胜利

    反法西斯同盟胜利

    第二小组运用图片资料研究战争。下列是他们收集的部分图片。

    第三小组以史为鉴,关注时政。他们收集整理了新华社近期有关日本对二战态度的材料。

    材料一:2014年4月22日,约150名日本议员参拜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2014年8月15日,安倍内阁两名阁僚参拜了供奉有l4名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首相安倍晋三当天通过代理人以自民党总裁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祭祀费……受到中国、韩国和其他邻国强烈反对。

    材料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自由民主党近年在努力寻求修改教科书审定标准中关于记述历史事件时顾及亚洲邻国的“近邻诸国条款”……如果修改这一标准,日本的“侵略””压迫”和“出兵”会分别改为“进入”“镇压”和“派遣”。

    1. (1) 表中比较的内容有三项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图片表明英国对待法西斯德国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两种态度造成的影响有何不同。
    3. (3)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出当前日本社会怎样的政治动向?假如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中国政府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将用哪些史实驳斥这种言论?(两例即可)你会对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向目方提出怎样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