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地...

更新时间:2021-05-11 浏览次数:9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 (1) 下面关于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10°N~50°N的中低纬度地区 B . 距海岸200 km以内的沿海地区 C . 海拔500 m以下的低平地区 D . 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区
    2. (2) 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
      A . 恒河平原 B . 青藏高原 C . 刚果盆地 D . 加拿大北部
  • 2. 现就读于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的汪晓玲父母在广州沿海某工厂打工,春节期间汪晓玲随父母回湖北农村老家过年,并去看望生活在附近县城的姥姥。今年3月10日,由于汪晓玲的科研能力强,导师带她赴国外考察学习(约一个月)。据此完成下题。汪晓玲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 . 随父母回农村老家过年 B . 在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 C . 到附近县城看望姥姥 D . 陪同导师赴国外考察学习
  • 3.     1957年,人口学家马寅初提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为7亿---8亿。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认为,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人口的合理容量是(   )
      A . 7亿 B . 9亿 C . 16亿 D . 21亿
    2. (2) 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我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
      A . 大量调入资源,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B . 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C . 广泛接纳移民,缓解人地矛盾 D . 扩大对外开放,承接污染工业转移
  • 4. 传统村落也称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及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图甲是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分布图,图乙是黄河支流汾河流域古村落上游空间拓展时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主要分布于(   )
      A . 上游湿润地区 B . 中游平原地区 C . 行政中心附近 D . 河流附近
    2. (2) 黄河下游流域传统村落总体数量少,而黄河支流汾河流域古村落下游又较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分别是(   )
      A . 经济落后   水源缺乏 B . 开发历史短   气候干燥 C . 涝灾多发   平地较大 D . 旱灾多发   人口稀少
    3. (3) 推测黄河支流汾河流域古村落空间发展顺序最可能是 (   )
      A . 由中上游向下游扩展 B . 由中下游向上游扩展 C . 由上游向中下游扩展 D . 由上下游向中游扩展
  • 5.   “……漫漫岁月中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清秀,江南古镇的恬静,江南雨巷的幽深,江南文杰的灵韵……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看不明虚实、分不清究竟……”。根据上述材料描述的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 (1) 材料中“江南水乡”的分布特征和聚落的外部形态为(   )
      A . 沿山谷分布,呈条带状 B . 沿公路分布,呈团块状 C . 沿河流分布,呈条带状 D . 沿山麓分布,呈扇状
    2. (2) “江南水乡”乡村聚落最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  )

      ①耕地  ②草地  ③林地  ④养捕水面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3) 下列农业类型及其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A . 江南丘陵的立体农业----地形 B . 北京郊区的乳畜业——科技 C . 新疆绿洲农业——气候 D . 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土壤
  • 6.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规定今后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 (1) 与传统门店相比,地摊经济的最大优势是( )
      A . 服务范围更广 B . 商品种类更全 C . 经营成本更低 D . 环境开阔安全
    2. (2) 当前背景下,我国发展地摊经济,有助于( )
      A . 创建城市文化,增加居民幸福感 B . 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C . 分散市中心人口,改善人居环境 D . 吸引人口迁入,扩大城市规模
  • 7. 制鞋业因劳动力成本占比较大,其区位选择一般在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制鞋业集聚的地区。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劳动力价格上升,珠江三角洲的制鞋业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自21世纪初,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抓住机会,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培育壮大制鞋产业。至2016年,上高县共吸引50余家国内外知名制鞋企业在此建厂,年产各类鞋2000多万双,产品畅销全球。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 (1) 普通制鞋工业属于(  )
      A . 原料导向型工业 B . 市场导向型工业 C .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 科技导向型工业
    2. (2) 同其它地区相比,上高吸引众多制鞋企业在此建厂的原因是(   )

      ①劳动力价格较低  ②位置较为优越  ③熟练技工最多    ④绝对的区位优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二、综合题
  • 8. 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材料二

    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比较表

    面积比例

    人口比例

    人口密度

    以东地区

    36%

    96%

    222人/km2

    以西地区

    64%

    4%

    9人/km2

    材料三 2018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统计显示,2017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 852.85万人,常住人口9 559.13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1. (1) 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量 B .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来越大 C .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D . 在原始社会,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较小,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很大
    2. (2) 河南省面积(16.7万平方千米)位居全国17位,但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主要的原因是
    3. (3) 黑河----腾冲线以西地区地广人稀,而以东地区则地狭人稠,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否可以大规模向该线以西地区移民?为什么?
    4. (4) 提高甲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可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 9.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城镇化历史进程(1690—1990年)表

    年份

    2500人以上的城镇数目

    总人口(百万人)

    城镇人口比例(%)

    1690年

    4

    0.21

    8.3

    1790年

    24

    3.9

    5.1

    1820年

    61

    9.6

    7.2

    1860年

    392

    31.4

    19.8

    1880年

    939

    50.2

    28.2

    1920年

    2 722

    105.7

    51.2

    1940年

    3 464

    131.7

    56.5

    1960年

    4 996

    178.5

    63.1

    1990年

    19 289

    248.7

    61.6

    材料二 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城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见下图)。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9.68%。从城镇规模看,特大城市发展最快、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发展缓慢。

    1. (1) 若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0%以上看作城镇化的开始,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50%以上看作城镇化的初步完成,那么美国城镇化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说出美国1820—1920年城镇化的特征。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种城镇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镇化问题。
  • 10.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网购经济带来了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2019年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在600亿件左右,农村地区达120亿件。因此,在城市网购市场开发殆尽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将触角逐渐延伸到农村之中。农村快递如何跑赢“最后一公里”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 (1) 快递网点根据外卖订单信息,利用快递员的即时位置,合理分配外卖订单。

      这一功能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 遥感技术 B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 地理信息系统 D . 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 (2) 说明农村快递网点选择的区位条件。
    3. (3) 三轮车是农村快递网点联结客户的主要交通工具,分析其原因。
    4. (4) 联系实际说明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