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龙西北地区八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3...

更新时间:2021-07-12 浏览次数:9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规划中的西气东输三期工程将我国西北部和国外天然气经江西省输送到福建省。它对改善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气源地的是(   )
      A . 中亚 B . 俄罗斯 C . 西亚 D . 乌克兰
    2. (2) 天然气与其他燃气相比其优点是(   )

      ①绿色环保②价格昂贵③安全可靠④改善生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3. (3) 实施西气东输三期工程的意义有(   )

      ①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缓解华南地区能源紧张局面

      ③增加就业机会④改善华北地区大气环境质量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 读下面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正确判断上图中四幅图对应的气候类型,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
      A . ①地中海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温带草原气候 B .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热带草原气候 C . ①地中海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温带季风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2. (2) 关于上图中③所示的气候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B .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的40°~60°的大陆东岸 C . 成因是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D .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 3. 在2020年底,中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贫困地区全面实现了脱贫,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下图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导致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贫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 气候干旱 B . 热量条件差 C . 地形地质条差 D . 水资源短缺
    2. (2) 龙江、泰来、甘南、富裕也曾经是贫困县,所处的连片贫困地区是(   )
      A . 燕山-太行山区 B . 大兴安岭南麓山区 C . 小兴安岭山区 D . 吕梁山区
    3. (3) 实现连片贫困地区如期脱贫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 积极垦荒,开辟耕地 B . 打造产业,增加就业 C . 发展教育,提高素质 D . 补贴资金,易地搬迁
  • 4. 为了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促进国内外产业有序转移和有效承接。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新疆吸引广东、福建服装产业转移的突出优势有(   )

      ①是全国主要的优质棉花产区②商贸产业基础雄厚  ③邻近中亚等国际市场④已出台了优惠政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新疆承接广东、福建服装产业转移,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是(   )
      A . 提升科技水平,增加经济收入 B . 企业产业升级缓慢 C . 减轻环境压力和污染 D . 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 5. 深圳经济特区(下图),位于深圳市南部,东起大鹏湾,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阳台山脉,南邻香港。东西长约49千米,南北宽约7千米,总面积约327.5平方千米,后期面积扩大。时至202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初期的区位优势(   )

      ①劳动力丰富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

      ④技术力量强⑤外资融入条件好⑥工业基础好

      A . ①②⑥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⑥ D . ③④⑤
    2. (2) 深圳经济特区在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是(   )
      A . 促进了深圳农业结构的调整 B . 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迁出 C . 加强与北部山区的交通联系 D . 加快深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3. (3) 在与香港联系中,深圳经济特区主要是(   )
      A . 对港投资 B . 劳务输出 C . 产业引进 D . 矿产外运
  • 6. 下图示意某小区城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问题。

    1. (1) 图中等高线M的数值可能是(   )
      A . 300米 B . 400米 C . 500米 D . 600米
    2. (2) 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瀑布的是(   )
      A . B . C . D .
  • 7. 鄱阳湖是一个季节性涨水湖泊,也是与长江自然相通的最大湖泊。它具有相对完整的湿地景观系统和生态系统结构,水情动态和环境条件会影响生物生长状况。下图为2008-2014年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植物群落地表生物量变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信息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显著特征是(   )
      A . 茫茫一片水连天 B . 沉沉一线滩无边 C . 生物量丰物种少 D . 水情年际变化大
    2. (2) 芦苇-南荻群落生物量2011年以来变化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
      A . 退耕还湖 B . 采挖湖底泥沙 C . 围湖造田 D . 湖口筑坝拦水
  • 8. “红色荒漠”即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表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江西省山区“红色荒漠”和云南省“石漠化”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江西省“红色荒漠"和云南省“石漠化”形成的共同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 喀斯特地貌广布 B . 风蚀作用 C . 地形起伏大 D . 气候干旱
    2. (2) 江西省为防治“红色荒漠”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②禁止陡坡开荒

      ③禁止开采一切矿产

      ④发展沼气,解决当地群众的生活能源问题

      ⑤大力修建梯田,增加人均耕地

      ⑥封山育林、营造防护林

      A . ①②③⑥ B . ②③④⑥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⑥
    3. (3) 云南省“石漠化"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 . 激化人地矛盾 B . 人畜饮水更加缺乏 C . 土地利用率提高 D . 旱涝多发
  • 9.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其《劳畲耕》中写到:“峡农生甚艰,斫畲大山巅。赤埴无土膏,三刀财一田。颇具穴居智,占雨先燎原。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诗中描绘的农业是(   )
      A . 刀耕火种的迁移农业 B . 铁犁牛耕的旱作农业 C .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业 D . 精耕细作的水田农业
    2. (2) 古代这种农业生产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 东北山区 B . 华北低山丘陵地区 C .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D . 西北山区
    3. (3) 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是(   )
      A . 容易诱发地震 B . 出现水土流失 C . 造成土壤盐渍化 D . 产生沙尘暴
  • 10. 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甲地降水特征与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
      A . 全年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降水多 B . 受东南信风和沿岸寒流影响,全年降水少 C . 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控制,有干湿两季 D . 沿岸暖流经过,全年降水多
    2. (2) 下列与乙地气候成因无关的因素是(   )
      A . 东南信风 B . 沿岸暖流 C . 赤道低气压带 D . 地形
  • 11. 长白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由于山体高程高差相对较大,气候、土壤条件随海拔变化明显,导致植被也随海拔出现垂直分异,且植被垂直带的宽度、形状、带间过渡类型差异较大。下图为长白山北坡植被垂直带曲线带谱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序号a、c、f对应的典型植被自然带为(   )
      A . 落叶阔叶林带、暗针叶林带、高山苔原带 B . 落叶阔叶林带、红松针阔混交林带、暗针叶林带 C . 红松针阔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 D . 红松针阔混交林带、暗针叶林带、高山苔原带
    2. (2) a、c自然带间b过渡带最宽,过渡缓慢的原因是(   )
      A . 水热垂直方向变化大 B . 过渡带地势相对平缓 C . a自然带竞争力较强 D . 过渡带人类活动明显
  • 12.     1970年通车的成昆铁路是客货共线铁路,全长1091千米,川南和滇北山区的多个路段采用迂回式的展线(是一种用于爬坡的铁路线路)方案。下图示意成昆铁路某路段的展线分布,图中①②为铁路立交桥,③为跨河铁路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路段采取展线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 . 减小线路坡度 B . 防避地质灾害 C . 节约河谷耕地 D . 降低工程投资
    2. (2) 图中河流的干流的总体流向是(   )
      A . 自西向东 B . 自东向西 C . 东北向西南 D . 西南向东北
    3. (3) 结合地势判断,南行的列车在该路段通行时依次驶过(   )
      A . ①桥上一②桥上-③桥--②桥下 B . ①桥下--②桥下一③桥--2桥上 C . ②桥上一③桥--①桥上一②桥下 D . ②桥下一③桥--①桥下--②桥上
二、综合题
  • 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极熊常在较低纬度陆地与较高纬度海区之间南北迁徙。海冰是北极熊在海上觅食、繁殖、休息的主要场所。海豹主要以鱼类为食,冬季须将冰层凿出冰洞以保障呼吸。北极熊主要以海豹为食,冬季是北极熊在海上捕食的黄金期。夏季海冰大量消退时,北极熊南撒回到陆地。下图为北极熊栖息地生存稳定性分级图。

    1. (1) 说出北极熊栖息地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2. (2) 气候寒冷地区的熊类多有冬眠习性,但北极熊很少冬眠,试分析原因。
    3. (3) 从食物的角度分析哈得孙湾成为北极熊稳定栖息地的原因。
  • 1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能源电池产业是从事动力电池生产和应用的行业,其产品可以分为蓄电池和燃料电池两大类,目前新能源电池多为锂电池。四川阿坝、青海和西藏等为锂矿资源丰富的地区。下图分别示意电池生产的不同阶段和目前我国锂电池生产的布局。

    1. (1) 说明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发展高端锂电池产业的主要优势。
    2. (2) 近年来锂电池产业开始向四川、青海、西藏等地的城市转移,判断该地区的电池生产的阶段,并分析这些城市锂电池产业集聚的原因。
    3. (3) 分析新能源电池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 15.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11月1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 (1) 说出长江经济带能够成为引领全国经济发展主力军的优势。
    2. (2) 分析长江经济带建设对长江上游经济圈的积极影响。
    3. (3) 上海作为首位城市,在带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可采取那些措施。
  • 16.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塔里木河的下游河段和台特玛湖长期干涸。2000~2004年,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抓住开都河进入丰水周期的有利时机,实施了5次应急生态输水工程,从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2005年以后进入常态输水阶段,通过大西海水库接纳干流来水,每年择机向下游开闸放水。2018年为第19次生态输水,水头仅用7天就抵达了台特玛湖,是历年来用水最少、用时最短的一次。下图为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工程线路示意图。

    1. (1) 塔里木河第1次应急输水时间是2000年5~7月,第2次为2000年11月~2001年2月。试分析这两次输水时机选择的主要原因。
    2. (2) 分析第19次生态输水用时短的主要原因。
    3. (3) 说明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对沿线地区产生的效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