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简单机械 (基础巩固)

更新时间:2021-04-26 浏览次数:11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21. 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的作用下可绕转动的称做杠杆,杠杆(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是弯的,杠杆处于状态时称做杠杆平衡。
  • 22. (2020·金东模拟) 如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地上运送巨木的情景。架在支架上的横杆属于杠杆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支架下面垫有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 23. (2020·瑞安模拟) 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是低碳出行、绿色出行一种很好的方式,同时自行车上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 (1) 自行车的轮胎和脚踏板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
    2. (2) 自行车的车把手上的车刹可以看成一个 (填机械名称)。
  • 24. (2019·宁波模拟) 哑铃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运动器材,因其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实用而受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如图是我们在使用哑铃时,上臂完成托举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 (1) 若把上臂举哑铃时看作一个杠杆,则此杠杆是(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2. (2) 在上举的过程中,阻力臂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5. (2019九上·秀洲期末) “辽宁舰”服役,圆了中国航母梦。如图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

    1. (1) 牵引索与蒸汽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均为 (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
    2. (2) 气缸内的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它的内能,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这时从能量转化角度讲,相当于内燃机的冲程。
  • 26. (2019九上·江北期末)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用的简单机械除了杠杆、滑轮,还有斜面。螺丝钉是一种类似的机械(填“杠杆”、“滑轮”或“斜面”),螺纹(填“密”或“稀”)一些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

  • 27. (2018九上·天台月考) 清明饼是我国清明节的传统美食,捣糯米团是制作清明饼的重要环节。如图,师傅手握大锤,高高举起,然后落下,使糯米团在不 断的捶打下变得更有韧性。

    1. (1) 糯米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淀粉消化后的最终产物
    2. (2) 捣糯米团时,大锤可以看作一个 杠杆
  • 28. (2016·余姚模拟) 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 (1)

      如图甲,旗杆的顶端安装着一个定滑轮,用来改变

    2. (2)

      如图乙,把被剪物体尽量靠近剪刀的转动轴,可减小臂,剪断物体更省力.

    3. (3)

      如图丙是钓鱼示意图.使用钓鱼竿的好处是

  • 29.

     如图所示,一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的杠杆,杠杆上所标刻度每小格长为3cm.某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实验时,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钩码,每个重为1N,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为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 30.

    如图是小聪为拉船靠岸而设计的甲、乙两种方案,若拉船的力需要很大,则应选用方案 (选填“甲”或“乙”),因为采用这种方案可以 .(不计机械的自重及摩擦)

三、解答题
  • 31. (2020九上·越城期末) 小强用如图所示装置在10s内将重为450N的货物匀速提升2m,此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20W,不计绳子的重和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求:

    1. (1) 小强拉绳子的速度;
    2. (2) 拉力F的大小;
    3. (3) 动滑轮的重力。
  • 32. (2016·余姚模拟)

    小敏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重力的“托盘秤”,如图1是其原理示意图,其中的托盘用来放置被测物体,OBA是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R1是压力传感器(其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变化而变化,变化关系如表),R0为定值电阻,显示重力大小的仪表实质是一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已知OB:OA=1:2,R0=100Ω,电源电压恒为3V(忽略托盘、杠杆及压杆的重力)

    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阻R1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 (1) 若物体重力增加,电压表的读数将

    2. (2) 当托盘上放被测物体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被测物体的重力是

  • 33.

    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如图甲,旗杆的顶端安装着一个  滑轮,用来改变拉力的方向。

    (2)如图乙,把被剪物体尽量靠近剪刀的转动轴,可减小  臂,剪断物体更省力。

  • 34.

     如图所示,质量均匀分布的直木棒一端支在地面上,O为支点.

    请画出木棒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请画出使木棒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端点P的最小作用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 35.

    图中OA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点B处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动力F1 ,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2及动力臂L1

四、实验探究题
  • 36. (2016·丽水)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安装好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把钩码挂在杠杆A点如图甲,为方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应在B点沿着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测力计示数将

  • 37.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 (1) 将杠杆的中点O挂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2. (2) 杠杆平衡后,小英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 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 (3) 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将

    4. (4) 完成实验后,小英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杠杆的质量

      ①将杠杆的B位置挂在支架上,在B的右侧挂质量为m的钩码,前后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

      ②用刻度尺测出此时钩码悬挂位置E到B的距离L1  的距离L2

      ③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杠杆的质量m=  (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 38.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杠杆上每小格长为2cm)、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 (1) 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 (2) 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 大小,因此应将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 (选填“左”或“右”)调

    3. (3)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上2个钩码,做为动力F1 , B点处挂上l个钩码,做为阻力F2 , 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出两个力的力臂L1和L2 , 计算后发现:F1L1=F2L2 , 便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 但小红认为小明这种实验处理方法是不完善的,理由是 

    4. (4)

      接着,小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D点处挂上2 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N.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F1′L1′总是大于F2′L2′,其原因主要是受 作用的影响.

    5. (5) 小明将图丙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点从C点移到E点,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丁所示,请推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N.

  • 39. (2020九上·绍兴月考)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 或匀速转动状态.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主要目的是

    2. (2) 实验中,用装置A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 ( )

      A . 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 . 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 . 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 . 杠杆受力不平衡
    3. (3) 若用装置B进行实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拉力的力臂将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0.

    某班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个数、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各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杨阳那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物重

    (N)

    物体上升的高度

    (m)

    拉力(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1

    1

    0.1

    0.6

    0.2

    83.3

    2

    1

    0.1

    0.4

    0.4

    62.5

    3

    2

    0.1

    0.65

    0.4

    76.9

    4

    1

    0.2

    0.6

    0.4

    83.3


    1. (1) 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个数越多, ;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 ;比较第1、4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2. (2) 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与实际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测得机械效率(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 有关.

    3. (3) 有两个组所用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滑轮或滑轮轴之间的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 它的机械效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