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3章 运动和力 /第6节 摩擦力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三章 第6节摩擦力(优生加练)

更新时间:2021-04-15 浏览次数:25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0九上·杭州期末) 如图甲所示,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先后两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的s-t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则下列物理量相等的是( )

    A . 木块前后两次所受的摩擦力 B . 木块前后两次运动的速度 C . 前后两次在相同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 D . 前后两次拉力的功率
  • 2.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 . 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 .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 .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 3.

    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pm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F4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F1F2 B . F 2F3 C . F3F4 D . F3F4
  • 4.

    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同一木块,使它分别在水平桌面上和并排在桌面上的几根圆木棍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3N和1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有关的结论 B . 用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的结论 C . 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的结论 D . 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3N和1N
  • 5. 用黑板擦在黑板上擦动时,第一次沿圆周擦动,第二次沿直线擦动,前后两次的摩擦分别是(  )

    A . 滑动摩擦,滑动摩擦 B .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C . 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D . 滚动摩擦,滚动摩擦
  • 6.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

    A . 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B . 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 . 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 D . 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 7.

    如图所示,一个工件随着传送带一起匀速向右运动,这时工件(  )

    A . 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 . 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 . 只受摩擦力的作用 D . 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 8. (2016·杭州)

    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 B . 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 . 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 . 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
  • 9.

    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 , 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 . 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 . 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 . 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 10. 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木块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B . 在同一个接触面上滑动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C . 两木块相对滑动得越快,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D . 只要接触面粗糙,两木块间就存在着滑动摩擦力
  • 11. 探究“力和运动关系”的活动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分别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纸板、玻璃等物品。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有一个是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是可靠的事实,其中是理想化推论的是( )

    A . 小车在毛巾、纸板、玻璃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B . 小车在玻璃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远 C . 如果没有阻力,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D . 小车在玻璃上所受阻力小
  • 12.

    把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

    A . 逐渐变大 B . 逐渐就小  C . 保持不变 D . 先变小后变大
  • 13.

    如图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 . 6N,水平向右  B . 6N,水平向左 C . 4N,水平向左 D . 4N,水平向右
  • 14.

    如图所示,一个工件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工件(  )

    A . 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 . 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 . 不受摩擦力作用     D . 无法确定
  • 15.

    如图的实验器材,长木板B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A放在B上.三位同学用该组器材分别进行了下面操作:甲同学用水平力拉木块A在B上匀速运动,B静止不动;乙同学用水平力拉木块A在B上加速运动,B静止不动;丙同学用水平力拉木板B,使A、B一起匀速运动.三位同学的操作中A与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f、f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f=f   B . f=f , f=0 C . f=f<f     D . f<f , f=0
  • 16.

    如图所示,用50N的压力F,将重20N物体A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A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为(  )

    A . 20N B . 50N  C . 30N  D . 70N
  • 17.

    用两个相同的足够大的水平力F将100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夹在两个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所有木块都如图所示保持静止状态,每个木块的质量都为m,图中所有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则编号57和58号木块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木块从左至右编号依次为1、2、3…98、99、100)(  )

    A . mg B . 7mg C . 8mg D .
  • 18.

    如图所示,用5N的水平推力F去推一个水平面上重为50N的物体,物体静止不动;用10N的水平推力F取推它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用15N的水平推力F去推此物体时,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A . 5N B . 10N  C . 15N  D . 50N
  • 19.

    如图(a)所示,物体甲重30N,被50N的水平压力F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b)所示,物体乙重60N,在4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分别是(  )

    A . f=30N,f=60N B . f=30N,f=40N C . f=50N,f=60N  D . f=50N,f=40N
  • 20. (2020七下·下城期末) 用力切同一个土豆过程中,当切入深度较浅时,拿起来竖直放置,土豆会掉下来;当切入深度较深时,同样的拿起来竖直放置,土豆不会掉下来(如图)。这是因为(    )

    A . 深度较浅时,土豆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受到的重力 B . 深度较深时,土豆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受到的重力 C . 深度增大时,土豆和刀片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增大 D . 深度增大时,土豆对刀片的压力增大,压力与重力二力平衡
  • 21. 在粗糙水平面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F1 , B对A的作用力F2 , 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

    A . 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 B . 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C . 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 D . 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 22. (2018八上·宁波期中) 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5m2,g=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 . 1.26×105Pa B . 1.10×105Pa C . 1.01×105Pa D . 0.96×105Pa
二、填空题
  • 23. (2019七下·嘉兴月考)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挡板中夹着二块重分别为 G、2G 的同一种材料的砖块,在小晨同学用水平方向两个力 F1、F2 作用下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请分析 F1F2(选填“大于”或“小于”“等于”),左边砖块对右边砖块的摩擦力大小是,方向是

  • 24.

    如图甲,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和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N;若将A. 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图乙),则推力F2N。

      

  • 25.

     如图,小华用不计重力的弹簧秤拉着一物块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弹簧秤的读数为 N,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当速度增加到4m/s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

  • 26. 某中学体育馆篮球场的水泥地面上铺了一块很大的毛地毯,用来表演文艺节目。现根据节目要求,要把毛地毯往前移动2米,小琦等几名同学拉起毛地毯的一边,费了较大力气才把它拉到前面。请你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毛地毯很难被拉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请你想出一种较好的方法来移动毛地毯?(不借助器械,可用文字或示意图说明)
三、解答题
  • 27. (2018八上·奉化期中) 重力G=2.5×10-3N的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竖直落下(不计横向风的影响),设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下落速度的平方(v2)成正比,关系为F=kv2 , 其中k为常数,且k=1×10-4N.s2/m2 . 求:
    1. (1) 该雨滴匀速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
    2. (2) 雨滴匀速下落时的速度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题
  • 28. (2020七下·越城期末) 某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组装了如下实验装置:

    1. (1) 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一个不等重的砝码,这是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此时木块受到的力是(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2. (2) 怎样改进实验使效果更好?请写出其中的一条改进措施:
  • 29. 摩擦力有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两物体间发生了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小明为了研究摩擦力的特点,做了如下的实验。

    把木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如图1所示。拉力F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F1之前,木块始终保持静止,而当拉力F增大到F1时,木块恰好开始运动,且此时拉力突然减小到某一数值F2(F1>F2),此后只需用F2大小的拉力,物块就可以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此实验过程,可知:

    1. (1) 在拉力从0开始增大到F1之前,物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摩擦力(填“静”或“滑

      动”),其大小在一直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物体要由静止开始运动,必须克服最大静摩擦力,在此实验过程中,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当物块开始运动后,若水平拉力继续增大,物块所受摩擦力(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4) 若拉力F从0开始一直增大,在图2中定性的画出摩擦力f随拉力F的变化图像。
  • 30. 小慧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1) 实验时,小慧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实验时,小慧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

      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

      a.分析序号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f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

      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 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 (3) 小慧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象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