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3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历...

更新时间:2021-07-29 浏览次数:234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孔子在评价出身贫贱但富有才干的弟子冉雍时说:“雍也可使南面(做一国之君)。”这反映了孔子(    )
    A . 举荐贤能不分亲疏远近 B . 坚持“有教无类”理念 C . 突破了传统的用人观念 D . 不遗余力恢复周礼
  • 2. 《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而无所芬华。”商鞅据此将秦国原来的爵制发展为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这一措施(    )
    A . 有利于军功贵族的崛起 B . 沉重打击商人阶层利益 C . 否定贵族爵秩等级制度 D . 强化了君主专制的观念
  • 3. 汉代的互市成为汉民族与匈奴、鲜卑、乌桓等边疆少数民族进行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汉朝以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艺品及粮食等,交换少数民族的牛马及土特产品。这反映了(    )
    A . 各民族群众可以自由进行贸易 B . 汉朝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 汉朝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D . 中原与边疆生产方式的差异
  • 4. 下表是由宋人文集中抽样出的206例士人阶层女性阅读者的墓志资料统计而成的。这反映出宋代士人阶层女性(    )

    阅读内容

    阅读人数

    百分比

    排序

    佛道经典

    105

    51%

    1

    儒家经典

    69

    33%

    2

    史书

    33

    16.1%

    3

    诗词文

    30

    14.6%

    4

    女教典籍

    21

    10.2%

    5

    音乐

    19

    9.2%

    6

    家训

    8

    3.9%

    7

    天文医药等

    8

    3.9%

    7

    诸子百家等

    5

    2.4%

    9

    A . 阅读目的具有较强功利性 B . 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C . 蔑视传统的纲常礼教观念 D . 深受崇文抑武风气影响
  • 5. 15世纪中叶以后,苏、湖二州及太湖流域由以前的余粮区逐渐变为缺粮区。“苏湖熟,天下足”被“湖广熟,天下足”的格局所取代。这主要是由于苏湖地区(    )
    A .  粮食生产技术落后于湖广地区 B .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强 C . 长期战乱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 D . 海外贸易使粮食大量外流
  • 6. 龚自珍以辛辣的笔墨抨击清朝的黑暗腐朽,主张革除弊政,同一时期的魏源提出了抵御外侮学习西方的建设性方案。二者思想的主旋律是(    )
    A . 探索社会改革 B . 主张师夷长技 C . 否定封建制度 D . 推动民生建设
  • 7. 《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一书中写到:“甲午战败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惟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这反映出(    )
    A . 近代中国人探索救亡道路的深化 B . 社会各阶层向日本学习的热情 C . 维新变法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D . 甲午战争增强了中国民族自尊
  • 8. 20世纪20年代,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体现了(    )
    A .  中华民族面临危机的现实 B . 积极探寻教育新路的情怀 C . 完整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 D . 脱离社会需求的教育主张
  • 9. 1941年,日军对沂蒙山根据地中心区进行大“扫荡”,根据地万余非战斗人员在大青山地区与装备精良的五万多敌人殊死斗争,最终九千人胜利突围。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在此次战斗中牺牲。这一事件(    )
    A . 改变了战场上敌我攻防态势 B . 实践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主张 C . 是敌后抗日战场的一次大捷 D . 彰显了不畏强暴坚忍不拔的精神
  • 10. 公元前494年,波斯人攻下了小亚细亚重要的希腊城邦米利都。有人就此事写了名为《米利都的陷落》的悲剧。当它在雅典上演时,引发全体观众痛哭。后来,雅典公民大会重罚作者1000德拉马克,并禁演此剧。这一禁演事件表明雅典(    )
    A . 漠视其他城邦的安危 B . 严控公民情感的表达 C . 重视戏剧的政治影响 D . 实行文化专制的政策
  • 11. 图为某一历史时期东亚贸易网络图。图中显示的贸易格局形成于(    )

    A . 15世纪 B . 16世纪 C . 17世纪 D . 18世纪
  • 12. 有些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的自然哲学,试图将世俗伦理从神学与教权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开明君主,试图将绝对主义王权从暴政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自然经济,试图将国家经济从腐败与衰落中解放出来。这表明当时他们(    )
    A . 积极表达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B . 认为中西方文化一脉相承 C . 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 . 对中国文化有着理性认识
  • 13. 下图是1942年苏联发行的一张宣传海报《绞死希特勒》。该海报反应了(    )

    A . 德国法西斯势力败局已定 B . 欧洲战场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C . 苏联对战争形势盲目乐观 D .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走向联合
  • 14. 1954年法德缔结文化协定,规定两国所有教育机构都必须对“对方国家的问题进行更客观的描述,从教科书特别是历史教科书中,排除依据感情性质的、可能有害于两国国民之间良好关系的评价”。这表明法国和德国(    )
    A .  认同教育是推动和解的根本动力 B . 历史研究的学术细则达成一致 C . 都认可教科书的和平教育功能 D . 回避对两国历史研究的分歧
  • 15. 1972年美苏达成一项7.5亿美元的信贷协定,内容为美国为苏联提供5亿美元贷款,苏联则在今后3年内购买美国谷物,最终美苏之间达成了3000万吨粮食协议。后来苏联继续向美国提出购买粮食,美国提出与两国之间“中导条约”的谈判挂钩,苏联被迫销毁射程在500至5500千米的中程和中近程导弹。这表明( )
    A . 苏联未能高度重视粮食问题 B . 粮食安全成为影响外交的重要因素 C . 苏联经济严重依赖美国 D . 美苏结束了激烈对抗的局面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 16. 几千年来,外来作物的传人逐渐淡化了本土作物的地位,并通过作物嬗替、取代,建立了新的作物组合形式,从而改变了农作物的地理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2 中国古代主要农作物原产地与传入时间

    作物

    原产地

    传入

    时间

    作物

    原产地

    传入

    时间

    作物

    原产地

    传入

    时间

    水稻 粟 黍 大豆

    中国

     

    亚麻

    地中海

    汉代

    大麻(油用)

    中国

     

    冬小麦

    西亚

    4000年前

    苎麻  大麻(纤维) 桑

    中国

     

    芝麻

    西亚

    西汉

    春小麦

    未定

    西汉

    木棉

    未定

     

    油菜

    春种油菜

    中亚

    东汉

    荞麦

    东亚

     

    树棉

    南亚

    3000年前

    大麦

    地中海

    3000多年前

    亚洲草棉(中棉)

    原产南亚,中国培育为草本

    宋元间

    秋种油菜

    地中海

    元代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南美

    明代

    非洲草棉

    非洲

    公元初

    花生

    南美

    明代

    陆地棉(美棉)

    美洲

    19世纪

    ——据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分类提取表2反映的外来作物与本土作物嬗替的基本信息,并分别说明其最终形成的农作物地理格局。

  •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图1、图2、图3反映了不同时期的革命形势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图2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图3  三大战役示意图

    1. (1) 依据图1、图2、图3的信息,分别概括当时革命形势的特点。
    2. (2) 以“变与不变”为主题,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认识。
  • 18. 劳动模范简称劳模,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3  1983—1988年全国劳模年度授奖概况

    国务院决定表彰的时间

    获奖人数

    获奖人

    姓名

    获奖人单位和职业

    颁奖时间和地点

    1983年2月22日

    3

    赵春娥

    罗健夫

    蒋筑英

    河南洛阳老集煤场女工

    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

    2月28日陕西西安

    3月4日河南郑州

    3月4日吉林长春

    1984年9月24日

    1

    焦红

    河北邯郸运输公司汽车六队货车司机

    10月21日石家庄

    1985年11月2日

    1

    杨怀远

    上海海运管理局“长柳”号轮船服务员

    11月5日上海

    1986年7月8日

    1

    邓稼先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核物理学家

    7月16日解放军301医院病房

    1987年4月11日

    5

    赵成顺

    于敏

    艾有勤

    李国桥

    熊汉仙

    鞍山钢铁公司半连轧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

    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理论物理学家

    河北开滦唐家庄煤矿三区采支小队长

    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

    湖北武汉六渡桥百货公司女营业员

    4月27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

    1988年4月20日

    10

    张兴让

    李守堂

    赵乃刚

    杜德顺

    顾诵芬

    路寅娟

    朱菊儿

    王永民

    魏书生

    聂卫平

    河北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厂长

    黑龙江牡丹江木工机械厂车工

    安徽省水产局局长

    北京虎坊路浴池特级修脚技师

    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第31棉纺厂挡车工

    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

    河南省计算机中心副总工程师

    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教师

    中国围棋队总教练

    4月3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材料二

    全国劳模评选自2005年起采取“两审三公示”的办法,由表彰大会筹备委员会办公室对推荐人员的相关情况进行初审和复审,在本单位、省级和全国进行三级公示,以便接受社会监督。

    2015年4月28日,在时隔36年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发起表彰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高规格大会再次举行。2015年与2010年的表彰情况相比,企业一线职工占企业人选的比例由55%提高到57%,农民工占农民人选的比例从6%提高到25%。

    ——以上材料均摘自姚力《20世纪80年代全国劳模表彰及其时代价值》

    1. (1) 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劳模授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 (2) 材料二中劳模表彰有何新变化?指出新时代劳模表彰的价值。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欧洲,新型的市场经济确实有其强大的动力,促进了人类的生产能力,也大幅地提高了一般人的生活标准。可是,如此的生产制度,必定引发贫富之间极大的不公平,其差距甚至比过去贵族与贫民之间的差距更为巨大。于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处在迈向高峰的过程,有不少人提出了严重的质疑,人类是不是以大部分人的辛苦劳力,只为了成全一小部分人的富贵荣华?社会主义理想的出现,使得本来只是民族国家、民主国家的分野,又多了一项社会主义革命产生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列强之间的矛盾,却又多了一个高度集权的共产主义国家——列宁组织的苏俄。

    ——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根据材料,围绕“与现代文明相伴的矛盾问题”,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有关史实进行阐释。

    (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